俗话说“隔代亲 格外亲”
老人对孙辈的请求总是尽力满足
然而
一些不法分子却“装起孙子”
利用老人对孙辈的深厚情感
冒充他们的孙子孙女进行诈骗
1月5日晚上19时许
刘奶奶(化名)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电话另一头张口上来叫“奶奶”
由于声音与自己的亲孙子十分相似
于是刘奶奶便以为是自己的亲孙子
“孙子”称自己在和朋友过生日
简单的问候后便挂了电话
到了第二天早上9点
刘奶奶又接到电话
还是那个“孙子”
称自己嫖娼被抓了
现在被关进派出所
需要5万元来摆平此事
自己和朋友借了3万
现在还差2万元
并说自己找了个朋友来取现金
已经在奶奶家门口等着了
由于孙子平常都在外地工作
爱孙心切的刘奶奶
立刻拿出备用的2万元现金
匆匆下楼交给了所谓的朋友张三
还对张三千恩万谢
感激他出手帮助自己的孙子
到了中午
“孙子”又打来电话
称自己的朋友三万元取不出来
还得问奶奶要三万
于是刘奶奶急忙来到了银行准备取钱
就在这时
雉城派出所收到了
上级下发的预警信息
显示辖区内的刘奶奶
接到了境外诈骗电话
预警员立刻拨打刘奶奶的电话
却无人接听
预警员又上门寻找
也不见刘奶奶的踪影
在银行里
刘奶奶告诉银行工作人员
自己取钱是为了看病
然而在交谈过程中
她又不经意间提到 “孙子” 在派出所
银行工作人员敏锐地察觉到事情不对劲
于是迅速联系了雉城派出所求助
民警立即赶往银行开展面对面劝阻工作
详细解释诈骗分子的伎俩
刘奶奶这才意识到
自己差一点就又要被骗3万元
幸亏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及时阻止
保住了自己的养老钱
先打电话嘘寒问暖
“孙子”首先利用合成声音打电话给老人嘘寒问暖,让长辈放松警惕,骗取老人信任,根据电话另一头的反应筛选一批高质量目标;
称犯事需花钱解决
当老人放松警惕后,“孙子”再以自己犯事需要花钱解决为理由,例如打架斗殴、出车祸进派出所;要求老人提供现金或转账。其间,“孙子”会编造严重后果,强调“千万不要告诉任何人”;
安排“骆驼”上门取钱
当老人在银行取钱后,骗子则专程安排“骆驼”(“骆驼”是指负责上门取钱的人)上门取钱;
诈骗成功,骗子消失
诈骗成功后,骗子消失,老年人却很可能因证据意识不强、思维反应较慢等错失挽回损失良机,或又因其提供的信息不全、不足,给侦查办案增加难度。
●询问亲朋好友核实:老年人遇到真假难辨的事情时,切勿急于作出决定,任何通过电话、短信,要求线上转账汇款或线下资金交易的,即使对方声音很像自己的亲人也不能轻信,因为骗子很可能使用合成的声音行骗,老人应先询问身边的亲朋好友核实情况;
●身边人提醒:老年人的家属平时要多关注老人,定期向老年人讲述一些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骗局,提高老年人识诈防骗的意识和能力;银行工作人员如发现老人独自慌张转账的异常情况,可向其本人及家人多加核实,或联系辖区派出所共同处置。
老年朋友切勿轻信陌生来电
遇到要求交付现金或转账汇款的情况
应立即告知家人并拨打110核实
做到“不轻信、不交钱、多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