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党和人民报告丨小浦派出所:构建“三大体系”,编织“生态蓝图”

政务   2025-01-24 17:11   浙江  




  小浦镇地处长兴城区西郊八公里处,与3个乡镇3个街道相邻,交通十分便利,素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长湖申航道、10省道纵贯全境,宣杭铁路、新长铁路在境内接轨。自然、旅游资源丰富,有八都岕“十里古银杏长廊”,散落着3万余株原生野银杏,被誉为“世界古银杏之乡”。






  小浦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优良的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为此,我们不断探索创新治理模式;在共护银杏、共治交通、共富服务等方面构建了精准、务实、高效的生态警务体系。



杏福生态共护体系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们靠着银杏树发家致富,就得好好保护它们!”村民老吴笑着说道。村民们享受到旅游发展带来的红利后,对生态保护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加之生态警长的常态化宣传。村民们从过去的护树意识淡薄,到如今“要想富、护古树”的理念转变,并开启了自发护树的全新模式。在生态警长钱洪辉引领作用下,将科学护树理念贯穿于一年四季,春施肥、夏疏果、秋除虫、冬刷浆。

  2024年,对银杏树重点区域开展生态巡防80余次,化解涉生态矛盾纠纷10余起。



  “生态义警”队伍在生态保护领域发挥了关键作用,协助破获一起非法盗挖紫泥案件,打击处罚10人,涉案金额高达5000余万元;此外,还在溪涧中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水韭”。在这一队伍中,小浦镇潘礼南村村干部钱国强作为领军人物以身作则,积极弘扬见义勇为精神,荣获个人二等功、并被授予“长兴好人”称号。



杏福共治护航体系

  “您好,骑车请戴上安全头盔。”“您好,请系好安全带”……随着八都岕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民宿行业和新业态大量涌现、游客数量激增给交通管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为此,小浦派出所以构建“杏福共治护航体系”为载体,打造“十里银杏长廊样板路”和“画溪村乡村样板路”。在生态警长的带领下,分时段、分批次参与面上巡防,时刻关注景区交通安全状况,及时劝导不文明行为;遇到紧急情况,迅速反应、及时处置。


  在小浦全域四级隐患排查工作中,成功发现并整改一般隐患92处、县级隐患4处;常态长效推进“护学岗”机制,持续强化校园及周边重点地段巡逻防护,出动护学警力4000余人次、警车1000余台次;校园周边新增4处警示牌,筑牢安全防线;全年纠违5697起,辖区重大交通事故2起,同比去年下降50%。



杏福共富服务体系

  “真的是太方便了,这么快就让我拿到了证,你们一次次上门太辛苦了”民宿业主老许拿着特种行业许可证,握着小浦派出所辅警小周的手连连感谢。民宿业态的兴起为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小浦派出所采取前置化、主动化服务模式,为农家乐和民宿业主提供上门服务,变“最多跑一次”为“一次也不用跑”,以优质高效的服务取代刚性生硬的管理。



  在实现共富路上,小浦派出所还设立杏福工坊服务岗,全方位参与工坊里的生产过程、产品安全监督,堵住安全漏洞。服务对象根据自身需求“点单”,生态警务负责“买单”,围绕共富目标,按需提供精准的服务。挖掘杏福工坊中的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引领诚信经营,优质服务。通过宣传,激发村民创业热情。



  如今,在小浦看见的不仅是古树名木伫立千年风雨的守望,更能看见警民携手的“杏福”守护。我们依托“杏福生态共护体系”、“杏福共治护航体系”和“杏福共富服务体系”,实现了生态更美、治理更优、村民共富的目标。


小浦派出所将继续紧密围绕

“共治、共富、生态”三大警务

展现“警察蓝”守护“生态绿”的公安担当

为守护绿水青山

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实现共同富裕作出更多贡献



往期回顾


本文由“长兴公安融媒体中心”出品
审核:李熙民&陈晓红   编辑:赵琦铖&钱璐
供稿:小浦派出所
2025年1月24日

长兴公安
为您提供及时的防范提醒,权威的警务资讯,感人的警察故事,丰富的警营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