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两省三县交界处的泗安,建于隋朝,取名“四安”,寓意四方平安。明初改名“泗安”并沿用至今。辖区面积258平方公里,现辖27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是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农村集镇。独特的地理位置既赋予了区域发展的活力,也带来了业态多元的挑战,长合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规划与发展举措,更是为泗安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
泗安辖区内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仙山湖,湿地以山为图,以水为影,在悠悠山水间构成一幅绿色生态画卷,泗安派出所始终紧扣当地生态脉搏,全力奏响生态保护的激昂乐章。以“一山一水”生态要素为核心的生态警长工作法成效卓著。
“以前这里垃圾漫天,到处都是污水,现在已经全都种起了稻谷。”说起生态变化,村民们笑容满满。这得益于泗安派出所以山为媒,建立的六村联防机制。仙山涉及六个行政村,生态警长联动六村干部、党员,以“四进”宣防助推联防,与村干部携手宣传环保知识,耐心讲解垃圾分类、秸秆禁烧等环保要点。这一机制让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扎根于群众心中,群众生态保护意识显著增强,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主动守护身边的绿水青山。
“警察同志,我上次看见仙山湖那边有人在诱捕候鸟,可一定要关注啊。”面对这一情况,泗安派出所以水为媒,建立起部门共治机制,以水源治理为契机,推动长兴、广德两地公安签署跨省《警务协作协议》,公安、水利、生态环境等多部门入驻,建立了生态警务联勤共治工作站。
截至目前,泗安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共开展行动200余次,整治问题40个,面对生态领域的违法犯罪毫不手软。如今,每年在此越冬的候鸟从最初的10多种、万余只,增加到如今的40多种、几万只,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就有近10种,生态环境焕然一新,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创新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在公安、党政、社会三大力量支撑下,泗安派出所细化治理颗粒度,依托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积极组建义警队伍细化治理颗粒度。依托社会治理联动工作站,泗安派出所积极组建义警队伍,以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能力。
“谢谢你们的帮助,让我守住了自己的养老钱。”在一次进企业反诈宣传活动中,反诈安全员老刘发现李阿姨满脸焦虑。原来,李阿姨收到“银行客服”短信,称其信用卡被盗刷50000元,需点击链接处理。老刘一眼识破骗局,详细讲解诈骗套路,帮助李阿姨拦截了陌生短信,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生。在治安防范前沿阵地,236名反诈安全员犹如散布在辖区的“平安哨”,他们通过社区课堂、线上直播、短视频分享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将反诈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居民。
截至目前,泗安派出所成功阻止涉企员工遭遇电信网络诈骗9起,挽损、止损金额高达520000余元,切实守护了群众的“钱袋子”。
原处在叛逆期的“疯狂小张”经常夜不归宿,偷家里的钱,也曾因卖电子烟被派出所处理。在“春风四安”工作小组的教育帮扶下,小张重新踏上了求学路,成功考上了本科。泗安派出所充分联动司法所、综治办、学校、“春风四安”社工组织等,结成“警润少年”合作单位,针对行为偏差青少年积极开展日常走访与跟进、组织教育学习、组织公益服务、个案工作服务等帮扶活动。
2024年,泗安派出所入户走访问题少年52人次,新增服务建档5人,跟进开展个案工作23人,成功帮助12名问题少年修复家庭亲情,介入校园欺凌个案1个,为增进未成年人健康福祉、共建共享健康泗安奠定重要基础。
坚持纾企困、解企难,找准公安业务和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职责定位,建设亲清警企关系,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泗安派出所护航经济发展始终在路上。
前期,泗安派出所接到辖区企业报警,称员工小王和小李因工位物品摆放起了冲突,吵得不可开交。民警迅速赶到现场,一场调解行动就此展开。矛盾纠纷联合巡诊团在长合区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如同社会和谐的“润滑剂”,深入基层各个角落,细致排查、精准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泗安派出所成功调解长合区28起重大纠纷,涉及人员400余人,金额高达1100余万元,有力保障企业生产平稳有序,维护社会秩序安定和谐。
在安商护企领域,泗安派出所更是创新先锋。于长合区易制毒化学品管控工作中,泗安派出所率先引入数字化监管模式,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对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全流程进行实时、精准监控,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无虞。这一开创性举措作为共富警务亮点,上报省厅后引发广泛关注,为全市乡镇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强力推动区域经济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大步迈进。
回首过往,泗安派出所工作成绩斐然;展望未来,愿以创新为笔,以实干为墨,续写党政安心、企业安稳、百姓安居、企业安顺的平安繁荣新篇章,让泗安这颗明珠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