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2025新年寄语
我愿化身“媳妇桥”
陈平均
那天在县作协群看到作协主席米丽宏老师转发的文联通知,让大家回顾昨天,展望明天,写一写新年寄语。去年我写的是一本台历的故事,今年琢磨来琢磨去,感觉无从下笔;突然脑门灵光一闪,就写写“媳妇桥”的故事吧。
2024年夏天,我在采访《水南寺,柏树岗,朱色淡》的过程中,听说山洼里有一座“媳妇桥”。它位于柏树岗西南坡下二里许、北驾迴村东青龙山半山腰,虽年深月久,风雨飘摇,仍旧屹立不倒。2013年被临城县政府公布为县级保护单位,并于2014年立碑警示。
探秘媳妇桥的修建始末,我曾三进三出北驾迴,三登三探“媳妇桥”。期间走访了赵振华、赵罗兴、赵阳珠等七八位上岁数的老人,有的耳聋,有的意识模糊,经过刨根问底,几经沟通,虽然只是说了个大概,但我仍从沙里淘金,略有收获。
相传,北驾迴有个贤惠的媳妇,公公积劳成疾因病去逝,丈夫为了还父亲治病欠下的外债,上山采石不小心掉下悬崖摔死了,婆婆知道后一病不起。媳妇一个人勤劳持家,既要照顾生病的婆婆,又要照管六岁的小叔子和四岁的儿子,吃饭时先喂饱小叔子再喂自己的孩子,艰难的养活着一家人。
有一天,她背着小叔子,拉着儿子,翻越青龙山经过水南寺到县城给病重的婆婆拿药,回来时遇到狂风暴雨,走到青龙山洼时,脚下一滑摔成轻伤,但她仍然咬着牙继续前行。雨过天晴后,她把包里仅剩的一件干衣服,披在小叔子身上。行走中碰到路人,问她为什么把衣服披在大孩子身上,而小孩子哇哇直哭;这个媳妇轻轻叹了口气说,你们哪里知道啊?这个小的是俺亲生的,大的是俺小叔子。人们听了这才明白,一个个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事儿一传十,十传百,媳妇的善良贤惠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媳妇桥”已被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
后来,北驾迴村乡亲们商榷,在这个媳妇摔倒的山洼里建一座桥。四邻八乡知道后,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千方百计建好了这座外砌石头内置土方的大桥,方便了周边十几个村的百姓出行。人们念及媳妇仁义贤惠的美德,就取名“媳妇桥”。集资建桥中还有个曲折的小插曲,据赵阳珠老人说,山西有一个富商,平生好积德行善,修桥架路。一次他经商路过临城地界时,得知北驾迴正在建桥,决定前去捐献;来到修桥现场观察,因桥随山势走向而建,看到桥体方位不正,垒石大小不一,就心生不快想放弃捐款。当他听说媳妇桥的来龙去脉后,倍受感动,于是慷慨解囊。
走访中还得知,原来大桥两端竖有两座石碑,上面刻有建桥年限、捐款人名字和金额。上世纪七十年代兴修水利工程时,村里打了几口大眼井,将媳妇桥的石碑拆除,用作井筒内架设电机等设备。如今大口井都已坍塌报废,石碑也埋在下边,真是可惜了。上岁数的还清楚埋在那里,一旦天长日久,恐难觅踪迹。赵罗兴几位老人说碑文上的记载都没啥印象了,只记得是清朝年间建造的。
为了亲近“媳妇桥”,我先后三次登临,亲身感受古人修桥的壮观和力量。仔细观察一阵桥体后,由于没带尺子,只好步量,桥长大约50米,宽约5米,塌陷窟窿的最窄处不足3米;我又来回数了数,目前桥面裸露青石280块左右,大的有1米长,半米宽,小的有20厘米见方。桥体最高处约20米,两侧都是长石条堆砌,最下边留有小涵洞,用于雨季泄洪,我想下去瞅瞅,可荆棘丛生,难以成行。一侧石栏杆荡然无存,一侧栏杆只剩七八米,桥面有多处塌陷,看着让人心疼。不免想呼吁:损毁的,我们只能深感遗憾;现存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好。
由于前几年山场无秩序开采,从柏树岗到媳妇桥的旧道,早已面貌全非。有幸的是天遂人愿,从桥南头向西南延伸百十米尚未破坏,属于天然青石路,部分路段中间石头高低不平,两边有深浅不一的沟槽,显然是当年的车轮痕迹。虽时过境迁,仍存蛛丝马迹,依稀可辨。媳妇桥这条路在那个年代有点官道的意味,从轨辄的印迹就可以看出当年的繁华,莫非人类的生存历史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岁月沧桑中的“媳妇桥”桥面)
如今人们去县城办事或串村走亲访友,不用再走媳妇桥,可沟两岸养种地走动仍然离不开它,虽然作用小了,但媳妇桥寓意的精神深远。有一段时间,我将“媳妇桥”的写作列入计划之中,可惜资料不全,线索难寻,一直被搁置起来。今天蹩足成文,却只说皮毛,难言精髓,权当是抛砖引玉吧。
常言道:成事在天,谋事在人。回忆过去的一年,我写了几个小短文,先后被《拾味临城》和《临城文联》刊发,倍感欣慰。欣慰之余,由衷希望文联(婆家)永远是一朵红花,作协(娘家)是一捧沃土,自己(媳妇)甘做一片绿叶——就像媳妇桥一样默默隐藏在山洼深处,为往来的有志之士铺路撘桥,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最后,期待2025年临城县文化事业再创佳绩!
写于2024年年末
扫码识别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 临城文联
投稿邮箱 | lcxwl20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