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交流促提升
同研互学促成长
- 2023年潼南区实验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实习汇报展示活动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期一学期的实习工作即将结束,为进一步强化小学全科实习教师的专业能力,检验实习教师们一学期以来的学习成果,2023年12月28日,潼南区实验小学隆重举行为期一天的实习汇报展示活动。
实习汇报课
实习老师胡琦琪展开了《解决问题》的教学课堂。课上,她通过“阅读理解——分析解答——回顾反思”的教学过程,带领学生研究“怎样拼,周长最短?”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运用启发式教学,层层深入,渗透“有序思考”的数学思想,带领学生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全所有拼法,发展学生的思维。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长和宽越接近,图形的周长越短”的规律,并运用规律快速准确地进行解题。整堂课环环相扣,逻辑严谨,为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忆读书》课文时,龙陶庆老师紧扣单元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引导学生掌握四种梳理信息的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熟练地使用“圈画法”“列表法”“归纳法”以及“列时间轴法”,并将这四种方法运用于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分类》一课中,黄惠老师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分一分,说一说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手,动脑动口中,促进思维的发展。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层次让学生由直观到抽象,顺利、稳固地建立平角和周角的概念,探究锐角、直角、钝角、周角、平角之间的关系。
陈泉宇老师教授的《9加几》,从一年级孩子的兴趣出发,用“红蓝队对决”的游戏贯穿整堂课,同时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多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比如借助小棒,让学生提出“9加几”的计算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交流,探讨计算方法。其次根据一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动、爱说的特点,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纵观整节课,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习惯。
秦欢老师教授的二年级上册语文课《葡萄沟》,根据二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再结合新课标导向下开展本课教学:首先创设情景“跟着书本去旅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其次初读课文,随文识字,扫清字词障碍。在课文阅读中,不仅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祖国山河的秀美,民族风情的淳朴,还能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更能解决本课的教学重点——解决本课生字词的认读以及两个生字的书写;然后运用游戏的方式回顾课文生字词,再利用学习单的方法让学生再次感知课文。最后再进行情感升华——感受自然之美。
课后交流
汇报课结束后,各指导老师和实习老师们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点评。从教学环节的设计、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的教姿教态等方面进行了专业系统的点评,给予了实习老师们高度的认可。
实习老师们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指导老师们表示感谢与敬佩,希望将来也能成为像她们一样优秀的教师。
学校总结
最后,潼南区实验小学副校长蒋小容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对实习老师的汇报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表示:在短短的一学期中,实习老师们从初登讲台的青涩紧张到如今的沉稳大气,实现了从学生到老师的蜕变,她感到非常的惊喜与欣慰;同时对实习老师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希望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保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秉承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在教育这片沃土上继续发光发热。
天道酬勤,恒者能胜;莫问前程几许,只顾风雨兼程。希望通过潼南区实验小学校搭建的这个平台,各位实习老师们能够不忘初心,在成为优秀教师的道路上继续勇往直前,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END -
供图 | 朱晓琴 黎民
编辑 | 胡琦琪
初审 | 蒋小容
终审 | 龚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