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陈金鳌太极拳在西安的发展,我们不能不提起一个人,这就是陈凤英。
陈凤英,陈金榜的女儿,陈金鳌的亲侄女。不到一岁时,陈凤英便随母亲逃荒到西安,从此便在西安扎根生活。陈金鳌一生清贫,膝下亦无儿无女,1964年,陈金鳌在侄女陈凤英的极力请求下,结束了漂泊的生涯,从宝鸡来到西安,居住在陈凤英家,直至1971年因病去世。
陈凤英、李树发谈西安太极拳往事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1964年的时候,西安为咱这拳跟和家闹了一点别扭,有陈立祥、陈西照、陈立青,去宝鸡把老汉(陈金鳌)叫回来了,叫回来到这,我伯父在武德上好得很,来到这,见到这些人都坐到一块说说,平平安安都把事情解决了,解决了他们就不让他走,就在这呆着给他们指导拳,指导拳在这住了俩月,老汉又回去了,到那把工作给单位一说,人家一月给他15块钱的生活费,他就来到西安]
背井离乡,那时候陈凤英一家的生活亦是艰难度日,但是8年间,陈凤英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老人的生活起居,为陈老在西安传播太极拳的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那时候我们这么多人,就住15.6平方房,还是赁人家的,就在门口给我伯父搭了个,用砖头垒起,上头用草盖得房,我伯父就在那住,很艰苦,我伯父住在宝鸡也很艰苦,往这来的时候就是光个铺盖卷,拿个被子就过来了,来到这儿,我看见了,我说我不能叫伯父这么样再受罪,连褥子也没有啥都没有,我就给他想办法解决,到冬天的时候给他弄了个狗皮褥子,便宜的很,人家买的是囫囵狗皮,咱是买的一点点的小块缝起来的,便宜嘛,给我伯父在我家住,就是这样的]
作为陈家沟陈氏家族的后人,陈凤英对太极拳自然也是充满了兴趣。很小的时候,陈凤英便随父亲——陈氏太极拳第十八世传人陈金榜学习太极拳。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俺那院里住的人,都是跟俺这生活水平一样,都是拉洋车的给人家打工的,我在家里看到那些男的,在外头不高兴了,回来逮着女的就打,我想,女的就这么受气,我就给我父亲陈金榜说我要学拳,我父亲那时候就教我拳了,那时候我就开始练了,练一直到1949年解放,我就大概十二三岁那样]
对于家传的陈氏太极拳,陈凤英亦是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小架不发展的原因就是说,这是个看家拳,不外露,我父亲给我说过,我伯父也给我说过]
而说起当年伯父陈金鳌练拳的情景,陈凤英更是记忆犹新。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我伯父练咱这拳 越练圈越小
我伯父练到啥程度哩,就在那里站,在那里打云手,我就在那缝纫机上做活哩,我说“伯,你在干啥哩”,他说我在打拳哩,我说那你打的是哪一式呀,他说我打的是云手,我说那就是云手我看你那......他说就这你打不成,老汉最后拳就打到那么小的圈]
想起和伯父在西安一起生活的那些日子,陈凤英说,这,还应该感谢她的丈夫以及崔玉杰、职汝垒、李树发等等她的师兄弟们。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我老人们在这住呀干啥,我丈夫一点怨言都没有,和我伯父关系还搞得挺好的,可我伯父在这几年当中,确实也没有享过我的福,我也心里很难受,徒弟们都也对他挺满意(好)的,但是家里边都是不太好,就是那样子过了几年]
然而好景不长,陈老因为一个在宝鸡的得意弟子的意外事故,落下了病根。1971年,陈老终因病重住进了医院。在医院的那些日子,陈凤英以及她的师兄弟们尽心侍候着老人。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到1971年我伯父就有病了,哎呀有病确实住医院,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腊月住院到正月十四,过年就住在医院哩,他的徒弟就往哪去呀干啥,每天都有我看老汉身体弱,我跟医生要求输点血,那时候血也紧张,人家看咱情况也不好,就不给老汉输血,后来看着这些孩子,每天都去每天都看,人多了,人家大夫就问我,这是你啥哩,我说这是我伯父哩,说他几个儿子,我说他没儿没女,那一天来那么多都是他啥哩,我说那都是他教的徒弟,他会太极拳,教的徒弟,医生说,哎呀,徒弟就这么好,人家就自动给老汉输血了,也干啥了,人家说老汉为人这么好]
陈老去世后,陈凤英在师兄弟们的帮助下,将老人的遗骨运回陈家沟,并和师兄弟们在陈家沟名人陵园为陈老立起了纪念碑,完成了老人落叶归根的心愿。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终归来说我在大家的帮忙下,完成了老人们落叶归根的心愿了,都叫他们回去了]
2008年,太极拳发源地河南温县筹备建设中国太极拳博物馆,收集已故太极拳名人用过的随身物品。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凤英主动将陈老用过的一只棕箱捐了出来。这只棕箱就是老人一生的写照,当年老人走南闯北,这只棕箱就装满了他的全部家当。如今这只棕箱静静地躺在中国太极拳博物馆的展柜里,默默的向游人们述说着一代大师一生的坎坷。
如今的陈凤英,生活恬淡而从容,默默承担着传播太极拳的重任。
[陈凤英儿子辛爱民:我母亲她这愿望就是想把这太极拳,让我们这一代把太极拳继续发扬光大,继续传下去]
[陈凤英在公园给儿子讲拳现场声一节:好好把这拳研究研究,练得能把内里的东西练出来就行了,越转圈越小,把这(拳)来你要好好的学,好好的练,练到你身上就行]
[陈凤英儿子辛爱民:从小在我母亲和我姥爷(陈金鳌)教导下,他们给我指点,到七十年代以后,就是姥爷走以后,是母亲和她的师兄弟们(指点我),还有回老家也回过几回,陈伯祥也给指点过,大家,陈金鳌的徒弟们对我都很照顾,也想让我把这东西继承下来,我现在就是想怎样把太极拳,怎样去普及、推广]
[陈凤英在公园教女徒胡佩兰练拳画面:身要直,气才通,上下贯通,在这时候腰以下气要往下走,走到脚跟,走到脚的大拇指。,往上的时候走到手,手稍。在后边是走经过脊骨里头]
[陈凤英弟子胡佩兰:通过拳的学习,确实使我亲身感到,这个(太极)拳,给我带来了健康,带来了幸福]
如今说起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在西安的发展,陈凤英说,这一切,还都是师兄弟们的功劳。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成立这个学会,还得感谢我的师兄弟们,还有刘永强,在这里起了很大作用]
[职汝垒弟子刘永强:2006年,在职(汝垒)老师的倡导下,由陈金鳌大师的后人,以及徒弟、徒孙们发起,成立了陈金鳌太极拳学会,主要想在西安,在全国,弘扬陈金鳌小架太极拳,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从太极拳的练习中受益。学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三四百人的规模]
现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陈老的弟子、再传弟子,都会如约来到陈凤英家,祭拜陈老,表达对恩师深深的思念之情。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副会长陈凤英:在当时的时候我伯父一走,我就对树发这些兄弟们说,俺伯走了以后你们可不要说不来了,我这儿没亲戚没啥,以后你们还来,所以这样连续30多年,每年的正月十四都到我那儿去]
如今的他们,为了陈金鳌太极拳的弘扬发展,团结一心,不懈努力着。
[陈金鳌太极拳学会总顾问、总教练崔玉杰:我们感觉到陈金鳌学会潜力很大,希望我们今后这些后代,要后继有人,都要努力学拳,今后才能把我们这个(学会)推向社会,发扬光大,叫我们的人民都身体健康。这是我唯一的,我的想法就是这,我们太极拳学会发展也是从这方面发展的]
在做这部片子时,适逢建国60周年大庆,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再不会有人因为生活而背井离乡,颠沛流离。如今的陈家沟,也今非昔比,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陈家沟名人陵园,一代大师陈金鳌静静地躺在这里,看着陈家沟如今的变化,看着太极拳如今的发展,我想,一代大师在九泉之下也可以欣慰了……
传递精彩,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