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可太闹心了,帮个忙还要倒搭钱。”在北京工作的白领小雨(化名)对记者表示。
“我只有唯一一张信用卡,是在某展会参观的时候被一名银行工作人员请求办卡帮忙完成业绩的。事实上,我根本不会使用这张信用卡。然而就在几天前,我却收到了年费118元即将扣款的提醒。”小雨回忆,当时感觉场馆里的信用卡地推人员快要超过观众了,实在受不了工作人员的软磨硬泡,就同意办理了某城商行的信用卡。
“为了完成业绩,(银行工作人员)当场就把这张卡激活了,也没跟我说年费是多少、怎么抵消年费、办卡后都有什么权益。当时我就寻思给同龄人帮个忙,结果现在还要自己再跑一趟。”小雨表示,自己打算把年费缴了之后就去银行把信用卡注销掉。
而像小雨这样因“帮忙”或开卡礼而心动的人并不少。
北京的小昕(化名)表示,自己现在经常能在商场里、市集上看到商业银行的活动,很多银行会趁机进行推广,宣传开通信用卡送礼品,包括草莓熊玩偶、自行车、行李箱等。
△多家银行在北京奥森公园推广信用卡,成功办理2—4家银行信用卡,可以获得自行车一辆。(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王彤旭/摄)
△10月19日,邮储银行在北京金融街国际咖啡嘉年华的展位送卡皮巴拉玩偶。(中国商报记者 马文博 王彤旭/摄)
但你真的需要这么多卡吗?
小昕表示,自己已经有两家银行的信用卡,平时使用频率并不高,主要是网购、点外卖的时候刷几笔,是为了免年费。如果再办理别家银行的信用卡,对自己来说,并没有什么必要,太多卡反而会造成一种“负担”。
某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推广信用卡并不容易,“有时候一天只有一个客户愿意开卡,结果还不符合本行发卡要求。”还有某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客户前脚刚办完,后脚不到5分钟领完礼品就销卡了,“这种情况我们要被扣100元,感觉很不好。”
实际上,为规范信用卡业务经营行为,原银保监会、央行已于2022年7月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其中明确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不得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卡数量、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或者市场排名等作为单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标。强化睡眠信用卡动态监测管理,严格控制占比。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该新规在今年7月结束过渡整改期,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但在实操层面,作为银行零售战略的重点,不少银行工作人员的业绩还是和信用卡开卡数量相关。有银行工作人员反映:“哪位好心人给我办张,压力太大了,领导又开始催了,不然又开始电话营销挨骂。”
董峥认为,信用卡业务从增量经营向存量经营转型的过程中,这种造“神(卡)”模式已经与行业形势不相适应。目前信用卡市场几近饱和,尽管街头还有摆摊设点办理信用卡的,但申请者也多是受到礼品诱惑而“冲动”办卡,信用卡整体规模以及各项指标持续走差,也反映出当前整个行业的主基调。
随着消费者对金融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金融科技的不断创新,信用卡如何发挥其价值,探索出“精耕细作”的新可能?仍是亟待解答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