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助力
赋能成长
为全力备战下学期开学后旋即而至的 “和平杯” 美术学科竞赛,美术组教师们争分夺秒,于1月7日至9日,精心筹备并有序开展了为期三天的赛前集训。
活动期间,吕欣校长亲临现场指导工作。校长高屋建瓴,为教师们指明了备赛方向,激励大家鼓足干劲、全力以赴。这番鼓舞如强心剂,让美术组全体教师热血沸腾,对在 “和平杯” 中取得优异成绩充满信心,决心以卓越成绩为学校增光添彩。
集训首日,教师们围绕大单元教学模式展开深度研习。通过对专业理论的条分缕析,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研讨,大家透彻理解了如何系统整合教学内容,为提升学生综合美术素养夯实了理论基础。
第二天,教师们走进博物馆,就被那宏伟的建筑和浓厚的历史氛围所吸引。这里仿佛是一个时光隧道,带领我们穿越千年,领略不同时代的风采——长信宫灯。看见这盏灯,仿佛能够看见被它照亮的时代。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她为灯而生,两手持握灯盏,向前投射光亮,身体是烟尘的容器,想象着她的温度,如同感知到久远的温暖,光阴长短,如灯火明灭。在艺术的海洋中畅游。从笔触细腻的古典画作,到造型独特的现代雕塑,每一件展品都为教师们打开了新思路,助力他们在后续教学中引领学生拓宽创作视野。
第三天,教师们观看了天津美院美术馆“津派文脉 饮湖成蹊—湖社与天津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主题艺术作品与文献展。本次展览汇集了130余件经典作品展现了百年来湖社画会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百年前中国正经历着西方文化席卷华夏的时代风潮,而湖社的有识之士们以保存国粹为己任,坚持民族文化自信。他们认真学习传统,并在守正中不断创新,形成了以民族绘画传统为根基,又具有个人艺术面貌的京津画派,并为天津美术教育和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参观完老师们分别做了分享,当今又值时代巨变,回顾百年湖社及津派国画与艺术教育的脉络对我们受益匪浅。
美术组陈辅玲老师参加和平区美育浸润行动——中国画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有幸结识了许多优秀的绘画老师。他们毫无保留地倾囊相授,从精妙的笔墨技法到深邃的艺术理论,再到独特的创作思路。学到了很多丰富且实用的知识以及绘画技巧。
此次集训意义非凡,创新地将培训与教研进行深度融合。在集训期间,老师们展现出极高的热忱,以十足的专注全身心投入其中。积极交流、深入钻研,不放过任何一个提升教学质量的契机,力求在专业领域与教学方法上实现更大突破。
END
撰稿:陈辅玲
初审:贾林娜
审核:孔维巍
终审:孟媛 吕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