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我在岗
“老张,下一列车进站在2股道‘甩’,‘挂’4股道45辆敞车。”“杨哥,45辆敞车大约半小时后进入矿3线,需要怎么对位?”“尽头‘甩’全,拉2号口。”走进山东港口烟台港西港区路港集疏运调度指挥中心,一幅繁忙而有序的景象映入眼帘。火红的灯笼映衬着大屏幕上“安全生产3678天”格外醒目。
“你看我们这,一个屋三种制服,老张是国铁的,杨哥是矿石的,而我俩是铁路的。烟台港作为全球铝土矿进口第一港,‘海铁联运’是铝土矿重要运输方式,即便是春节期间,铝土矿运输也保持着每天近10列的数量,同时,我们还承担着煤炭保供等民生任务。”据铁路公司调度员原旭介绍,原先一小时内要打近百个电话或高频进行沟通,现在路港合署办公,在一个屋里,不到一分钟,从大季家北站取空车进港,再到装卸线送车的作业计划就在同一个调度中心内编制完成,港口铁路计划兑现能力增加20%以上,调车作业时间缩短10%以上。2024年,铁路公司完成大宗散货发运远超1000万,“中欧班列”、商品车、铜精矿等特色货源发运效率均有所突破。
除了人员协作的优化,烟台港还不断推进“智慧港铁”建设。工作台前巨大的铁路线路图,如同一张活生生的脉络图,实时展示着机车的位置、速度以及挂载车列数等信息,为调度员提供更加直观、准确的决策依据;工作人员的电脑只需轻点鼠标,计划就自动生成了……“之前,我们查找机车位置全靠铁路沿线摄像头,现在国铁、我们的车辆在什么位置抬头一看便知,方便多了!”“而且今年大家一起并肩作战,不仅效率高了,这年的味道也浓厚了许多。”原旭脸上洋溢着团队合作的喜悦。
“预报说今天晚上要降温,一会安排人给各道房送两件军大衣来。”作业站值班主任徐民勇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职工的关心。
跟随送衣服的皮卡车来到道房,记者看到道口工王永明正准备去巡查道岔。他告诉记者,以前过年总有那么几天会下雪,一晚上要去扫7、8趟,回到屋里,裤子和鞋子总是湿的。
记者注意到,现在铁路沿线都是白茫茫一片,只有道岔处是个“黑窟窿”。走近仔细观察发现,雪花一接触到道岔钢轨马上就融化成水,丝毫形不成积雪。
“现在安装了智慧道岔融雪系统,在屋里就能把雪融化,只需要定时去检查一下就好,真的是非常给力。”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仿佛是在为这份来之不易的轻松和高效而自豪。
“远程辅助引导系统,让我不必搭在车尾风吹日晒,坐在室内也能为港铁运输保驾护航,真是既暖和又高效。”连结员王文霏这样说。
“机车技术状态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预警,将机车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我们开车更放心了。”机车司机高学伟这样说。
而技术保障中心副主任韩坤表示:“2025年,我们重点任务将老旧机车进行‘油改电’,让港铁疏运更绿色。未来我们还将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攻关,下次就能邀请你们体验自动驾驶的机车了。”
供稿 | 铁路公司
文 | 刘嘉浩
编辑 | 朱俊璇
审核 | 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