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论“天人相应”与针刺规律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起源于“天人相应”这一理念。“天”和“人”是在时间结构和空间结构下“天人相应”理论产生对应关系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汪逸岚,王彤.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中的中医哲学内涵[J]. 中医学报,2020,10:2101-2105.]]。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也具有统一性。在《黄帝内经》中,这一思想体现在众多篇章中,从对人体的认识,对疾病的理解,到治疗方法的选择,都有这一思想的体现。而《内经》对于经络和针刺方法的论述也表达了这一观念。
在对营卫运行规律的论述中,认为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卫二气的循行路线虽不同,但均存在昼夜节律。营气沿十二经脉的顺序运行,一昼夜运行五十周,而卫气昼行三阳,夜行三阴,夜半子时营卫相会。营卫二气的运行规律与自然的昼夜规律相呼应,是人与自然相统一观念的具体体现。
对于经脉气血盛衰的认识,认为每一经具有各自的气血特点。如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等等。同时也提出气血的运行与日之寒温,月之盈亏相关。“是故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强调气血的虚实受到气温等外界变化的影响。经脉气血的盛衰受到了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的影响,而外因上又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
在论述邪气入经的病机表现时,将经脉与河流类比。“夫邪之入于脉也,寒则血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入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解释了不同外邪入经后,经脉的相应表现。另外,也提出了感邪与四季的关系,认为邪气常常随着四时之气血入侵人体,“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冬气在骨髓中”,因此邪气停留的位置具有季节特点。而对于病情的演变,认为病情的变化常表现出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与正气盛衰的昼夜节律相对应。或是因寒温的变化、或是因季节气候的不同、或是因昼夜节律的转化,以上诸多论述无不反映了疾病病机与自然界的密切关系。
针刺治疗上对“天人相应”这一理念也有诸多体现。例如根据气候寒温、月之盈亏使用不同的治疗手法,主张“因天时而调血气”;强调四季邪气的不同,倡导“以时调之,候八正之虚邪,而避之勿犯”;提出四季取穴与针刺深度的不同,认为“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又如根据卫气循行部位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来确定针刺的时机,达到“谨候气之所在而刺之”的目的。当病在三阳经时,等候气在阳分时针刺;病在三阴经,则待气在阴分时针刺。
有学者提出,《内经》根据“天人相应”理论,以“阴阳四时”为基础,开创了中医时间医学,为现代时间治疗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源”的作用[]。《内经》的这些论述体现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认识,以及外界因素对人体、疾病发展的影响,是将“天人相应”这一理念应用于治疗的具体表现,也是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更为全面的认识。自然界对病机的影响,是对疾病的发展规律的部分总结,提示治疗时须考虑到气候、昼夜等外界因素。但还需注意,疾病的变化受到内外因的多重影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正如《内经》中所说的,“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因此,不能仅考虑部分外在诱因而忽略了病人体质、饮食等其他因素。疾病与季节、昼夜的规律如果生搬硬套地使用,既忽视了患者疾病的客观情况,又不利于把握治疗的时机,反而本末倒置,脱离了疾病发生的内在环境。
《内经》的“天人相应”理论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治疗建议,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寻疾病发展的规律,更为全面地认识疾病并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汪逸岚,王彤.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中的中医哲学内涵[J]. 中医学报,2020,10:2101-2105.
[2] 龚学忠,许良. 《黄帝内经》“天人相应”理论中时间治疗学思想[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1:27-28.
供稿丨蔡巧玲全科名师工作室成员
编辑丨 夏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