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枢纽经济新高地——推动徐州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区域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

楼市   2024-06-14 18:52   江苏  

上月召开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19次会议,审议通过《连云港—徐州—淮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2024年度工作要点》,会议指出,要深化区域协同,坚持系统思维,用好连徐淮综合货运枢纽联席会议机制,推进更高水平跨方式融合、跨区域协同、跨领域联动,实现“1+1+1>3”的融合效应。

市委书记宋乐伟指出,徐州要不断巩固提升全国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推动徐州由交通枢纽向物流枢纽转变、区域枢纽向国际枢纽转变,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枢纽经济新高地。

去年7月,徐州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与连云港和淮安携手入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组合型枢纽城市群。作为国家明确的11个组合型综合交通枢纽之一,连徐淮组合枢纽是“一带一路”双向开放陆海联运的重要窗口,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起到沟通南北、连接东西的重要作用。徐州充分发挥依托铁路港、内河港、航空港优势,着力打造多式联运组织平台;强化规则机制软联通,加快健全三地一体化运营机制,以更实举措推进软硬联通。

满帆高挂,蓄势腾飞。徐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努力通过枢纽对要素的集聚作用,提升发展内生动力,培育并延伸产业链,将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赋能徐州高质量发展。

加紧建设

交通迈入新征程

大运河畔,一片沃土生机勃勃——徐州港顺堤河作业区二期码头工程于今春全面开工。

作为“连云港—徐州—淮安”组合型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重点建设工程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核心功能项目,顺堤河作业区二期码头占地面积88.5万平方米,总投资18.1亿元,设计通过能力每年947万吨,设计吞吐量每年836万吨,建设12个2000吨级装卸泊位,泊位长度合计1094.6米。亿吨大港建设迈上新征程,将进一步提升徐州补链强链综合货运枢纽服务功能。

“我们港口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更新,发展走上快车道,集装箱业务量和货物品类数快速拓展。”徐州交控港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近年来,徐州积极推进多个重大交通项目,助力交通枢纽地位再提升。

日前,在徐州观音国际机场,国际货运站工程的建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该工程现已完成框架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安检设备及弱电设备采购,力争年内完成全部建设并投入使用。”机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加大产业投入、引进合作公司,不断优化货邮运输和物流流程,提高整体效能和竞争力,打造淮海经济区航空交通枢纽。

蓝图徐徐铺展,建设热火朝天。据市交通局数据统计,2023年我市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50亿元(含轨道65亿元)。潍宿高铁开工建设。丰沛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丰县不通铁路历史。京沪高速公路改扩建新沂段建成通车,成为我市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东部绕越高速公路项目加快实施。京杭运河绿色现代航运综合整治工程加紧推进,复新河疏浚工程开工建设,观音机场T1航站楼改扩建工程主体完工。

完备体系

“枢纽圈”能级提升

在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的心脏地带——徐州观音国际机场的顺丰“徐州航空站点中转场”内,数十名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将来自徐州及周边地区数以万计的包裹进行装机作业,这些包裹将在次日凌晨启程,飞往湖北鄂州,并随后转运至全国各地。而在短短数小时后,返程的货运飞机将携带着约7000件货物,平安返回徐州。

这条专为淮海经济区开通的货运航线,虽然运营时间尚不足一年,但已迅速崭露头角,成为推动徐州临空物流产业蓬勃发展的新动力。

近年来,徐州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省的发展大局,积极利用干线铁路、现代公路、内河水路、航空服务和轨道交通等多方面的资源优势,致力于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构建了连通长三角及东部沿海地区、通达长江中上游、东接连云港、北至济宁菏泽的河江海联运体系,常态化运营16条水运集装箱班轮航线,每周开行84个航次。

围绕“3+8+N”物流枢纽体系,一系列重点项目被精心挑选并纳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库中。随着丰乐港铁路专用线等关键项目的成功建设和投入使用,铁水联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将得到实质性的缓解。

此外,淮海国际陆港与连云港海港携手合作,成功推行了“CCA一单制”的全程运输模式,使得内陆港与沿海港口之间实现了无缝连接。

如今,徐州各港口枢纽多式联运体系逐步完善,“陆港”“水港”“空港”等节点实现高效联动。2023年,共完成集装箱公铁联运46万标箱、内河集装箱25.05万标箱,分别位居全省第一名、第二名,同比增长25%、23.8%。中欧班列开行370列(回程209列、去程161列),平均货值增长近50%。稳定运营4条海铁联运班列,海铁联运量达到1.1万标箱,同比增长约125%,徐连海铁联运实现“周班开行”。

共绘蓝图

“朋友圈”不断扩大

4月中旬,一列装载滚筒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班列,自无锡出发抵达徐州铁路物流中心铜山站。这是徐州、无锡两地首次采用“中欧接续班列+二次转关”模式出口。徐州海关现场开展集装箱验核,并办理转关核销,该班列经查验后于4月17日从徐州发出,经满洲里口岸发往境外,该模式开通后将常态化运行。

为确保首票“中欧接续班列+二次转关”货物高效出口,徐州海关主动协调各方,实施无缝对接监管,实现“即到即查、即验即放”,极大地缩短通关时间。

依托优质与便捷的服务,不断深化城市间、企业间合作,促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交流合作。“依托徐州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发展契机,我们积极推动淮海经济区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建立商贸往来,参与全国乃至全球资源要素配置。”徐州港务区商务口岸部负责人表示,这将帮助企业降低综合经营成本,为枢纽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月5日,一列中欧班列从徐州淮海国际陆港铁路集散中心鸣笛驶出,将历时11天奔赴9300公里外的俄罗斯莫斯科。该趟班列搭载了70吨来自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的鸡肉制品及其他农副产品,并采用冷链集装箱运输“一柜式”直达客户手中,实现对柜内温度、货品状态等信息的全流程实时监控,全程保障货品质量。

这是万科徐州淮海国际冷链智慧物流基地通过徐州中欧班列发出的首批冷链外贸货物,标志着徐州中欧班列综合物流产业链进一步强化,依托淮海国际陆港功能性项目,为本地企业打通外贸新通道,助力企业“破浪出海”。

作为淮海经济区首屈一指的大型高标物流冷链基地,该基地不仅设有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顶级冷库和2.3万平方米的常温仓储空间,更集成了智慧冷链运营中心、智能化供应链分拨中心以及大宗商品进出口贸易中心等全方位配套设施。

该基地在徐州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蓬勃发展,离不开徐州对于国家级货运枢纽建设的加速推进。不仅显著提升了基地的硬件设施水平,吸引众多优质的合作伙伴,使冷链业务市场更加广阔。

今日徐州,正加快发展陆港经济,着力培育港航经济,积极发展临空经济。未来,徐州将以更大力度,畅通大通道、带动大物流,不断织密综合交通网提升运力,提高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交通运输互联互通水平,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贡献更多力量。

一 审 胡东陆

二 审 尹凯撒 
三 审 陈文

汉风建设
欢迎关注汉风建设,即时知晓徐州城建信息,掌握最新城市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