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服途径是治疗各种局部和全身性疾病的重要药物给药途径,具有理想的患者依从性。然而,口服制剂的开发面临着许多挑战,包括药物可药用性差、吸收低且变化大、疗效有限。口服NP具有载体功能,促进肠道吸收,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预防疾病,并具有治疗应用。因此,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口服纳米颗粒(NP)的开发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已经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口服纳米载体(OAN),如以脂质或聚合物为基本成分的有机纳米载体、无机纳米粒子(纯金属、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磷酸钙)和混合纳米粒子。研究OAN和肠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了解它们在体内的命运和提高递送效率尤为重要。
鉴于体内肠道微环境中纳米颗粒-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在将其用于设计可转化为临床的特定应用的纳米颗粒之前,仍需要对这一主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综述所讨论的,已经阐明了NP的理化性质对其与GT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以及纳米粒子的最终命运。基于这些研究,基于NP的理化性质和体内相关分配角色的NP差异命运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NP暴露于GT流体后形成的电晕及其通过粘液层的转移,或NP在细胞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分子的性质和类型,仍然未知。已经开发了研究NP理化性质对其在GT中命运影响的先进方法,计算方法被认为是分析这些方面的有力工具。基于人工智能机器的系统可用于筛选纳米材料,预测NP的细胞摄取和运输,并模拟GT的生理环境。深度人工智能可以为口服纳米载体递送系统的研究做出贡献。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探索更精确的计算方法。
肠道纳米颗粒递送和细胞反应(图源自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 )
此外,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来提高治疗效果或调节肠道免疫微环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未来的研究应侧重于其他理化因素以及口腔等生理条件对纳米粒子-细胞相互作用的影响。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应考虑和研究纳米颗粒本身的安全性和OAN对肠细胞的毒性。了解OAN与肠上皮和粘膜组织中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有助于设计智能或先进的口服制剂,以提高口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效率。
综述讨论了目前对NP通过肠屏障转移以及OAN和肠黏膜细胞之间双向相互作用的理解。综述了OAN的各种理化性质,包括大小、形状、表面电荷、磁性、手性构象以及光学和机械性能,这些性质影响着NP细胞的相互作用及其命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相互作用,NP可能在药物输送中发挥作用,并在局部和全身疾病中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消息:
https://jnanobiotechnolog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51-024-02930-6
—END—
内容为【iNature】公众号原创,
转载请写明来源于【iNature】
微信加群
iNature汇集了4万名生命科学的研究人员及医生。我们组建了80个综合群(16个PI群及64个博士群),同时更具专业专门组建了相关专业群(植物,免疫,细胞,微生物,基因编辑,神经,化学,物理,心血管,肿瘤等群)。温馨提示:进群请备注一下(格式如学校+专业+姓名,如果是PI/教授,请注明是PI/教授,否则就直接默认为在读博士,谢谢)。可以先加小编微信号(love_iNature),或者是长按二维码,添加小编,之后再进相关的群,非诚勿扰。
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
请联系微信ID:13701829856 或邮箱:iNature2020@163.com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