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了大谱!你在国内热成狗,我在非洲冻的瑟瑟发抖

文摘   2024-07-31 06:34   尼日利亚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眼下应该是很多国内民众最难熬的阶段。自7月15日入伏以来,国内的大部分地区正处在盛夏三伏的炙烤之中,气温如桑拿房一般持续走高,部分城市的气温甚至高达40℃。可谓是“坐卧一身汗,出门泪满襟”。坐在空调房里吃着冰镇西瓜避暑成为大多数老百姓的首选。


然而超出绝大多数国人认知的是,一向给人以炎热酷暑印象的非洲,其部分地区(主要为低纬度国家)却经历着一年之中最为“寒冷”的时候。雨季正酣,白天天气凉爽,降雨过后气温进一步降低。不仅不需要各类避暑电器,夜间更是需要厚厚的夏凉被才能防止被冻感冒(一脸问号)。


以下是中国南京和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近期温度图:



图中可以看出,南京近期的最高温度达39℃,夜间最低温度也接近30℃。而阿布贾的最高温度仅和南京最低温度持平,两个城市的温差接近惊人的11℃。像南京这样的大城市,由于存着在巨大的城市热岛效应,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其体感温度相较于阿布贾来说只能是更加巨大。


由此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段子,某个身处国内的黑人兄弟对着媒体采访时说:这里太热了,我要回非洲避暑!年少时当作的玩笑话,没想到却如此的真实。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常识情况?


要弄清楚这个其实不算难,看图说话:

               图1:全球气压图


               图2:非洲气候类型


一组有用且易理解的背景知识:


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然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太阳直射意味着获取热量更多,因此,自春分开始,北半球温度逐渐升高,到秋分后北半球温度逐渐降低。


简单来说,温度高热空气上升,低空气压低。温度较低冷空气下降,低空气压高。因此,自春风开始至秋分,北半球气压主要为赤道低气压和副热带高气压。


随着太阳的直射点北移,气压带也会相应地向北移动。气压差形成空气流动,空气流动形成风(季风或信风),风带来的水汽又会形成降雨。


在中国,高大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阻挡了西边的气流,受广阔的太平洋的巨大影响(陆地和海洋的比热容不一样),国内气候主要是季风气候(其显著的特点为雨热同期)。而非洲,由于不存在典型的陆地和海洋影响,其气候主要为热带气候(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有兴趣的话可以聊一聊欧洲的气候,以及这些气候的差异导致的文明差异。

(以上仅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南半球可类似推理)


重点来了!

结合以上的背景知识,不难得出如下:


一、每年的六月上旬,江淮地区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随着气压带的北移,雨带自南逐渐北移至华北地区,一直到七旬中旬结束,被称为“梅雨”季节。此后夏至,国内大部分地区逐渐迎来高温天气,直至秋分(大致为10月份)后结束,北半球气温走低。


每年盛夏三伏天,广阔的太平洋热带洋面受太阳照射,水汽集结形成台风。在气压差的影响下大多向陆地移动,肆虐内陆,导致局部地区形成狂风骤雨(俗称登陆)。


三、此时,非洲部分低纬度国家没有受到太阳的直射,加上正位居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综合影响下,导致这些国家并不会出现高温天气,且充沛的雨量导致气温进一步降低。


秋分过后,由于太阳南移至南半球,国内气温逐渐降低。此时北非处于热带高气压带影响,少雨高温,逐渐迎来了一年中最炎热的旱季。

(以上为大致分析,具体可咨询专业人士)


写在最后:

不是避暑山庄去不起,而是非洲避暑更有性价比。

世界之大,奇妙纷呈,真理自在其中。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抵如此。

END


孤岛说
Don\x26#39;t believe what you see,but the 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