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你不必羡慕别人,做你自己就好

文摘   2024-08-21 17:55   中国香港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这是一部很难评价的作品,作为一本享誉世界的名著,开篇即直指人心,洞察人性。它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众多的拥趸,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它在文中关于个人主义和自由描述,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更不用说那些对于自然环境细腻到近乎于苛刻的描写,仿佛如临其境,被后人视为神作。就连美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艾默生也不禁感慨,称之为“美利坚群狮之王”。就是这样一部具有鲜明个人主义标签的作品,也因其强烈而略带偏激的哲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其受众范围。它不像《夜莺》般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也不像《人性的枷锁》那样让人如释重负,重获新生,取而代之的却是某种挣扎和无力,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弃读。它就是梭罗的《瓦尔登湖》,一部关于一湖、一人和一座木屋的故事。


关于《瓦尔登湖》,我不想再做过多的褒奖和追捧,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不认为我能做到比专业书评更加纲举目张,言辞优美、振奋人心。相较于此,我更愿意说几句读完后的个人的感受。我想,这大概可以叫作“与梭罗的对话”,同时也是逐步内醒,认清自己的过程。别误会,我没有诋毁或者亵渎的意思。从某种意义上说,表达真实感受,做到不盲目从众,拿出审视和质疑的眼光,也是个人主义的一种表达。从这个角度来说,算是符合梭罗当初的预期。(这里“我”只是引用了梭罗的写作手法,以下泛指)


学生时代做阅读理解,老师都会多次叮嘱要义:只有代入到作者的时代中,才能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了解一部作品背后所展现的时代性,才能很好的把握那个时代的特性、社会特征和人文思想等等。同样,如果脱离了时代性这个大背景,单纯的将作品的观点生搬硬套,胡乱嫁接,甚至是指导现在人们的生活,不免会造成一些实际的困难和误区。


《瓦尔登湖》发表于19世纪中期。这个时期的美国,经济上处于剧烈的上升期,而文化和身份认同却相对迟滞,处在依附宗主国和自我革新的矛盾之中,思潮涌动。在这个背景下,作为超验主义代表人物的梭罗,通过《瓦尔登湖》,宣传积极的个人主义,呼吁解放人性,提高人的地位。用文学掀起了一场美国思想史上重要的解放运动,毋宁说是具有积极的作用。


梭罗在《瓦尔登湖》的文字里透露出了对社会进步,特别是科技文明进步的悲观和负面情绪,强调绝对的低欲生活的对于人的灵性提升的至关重要性。


自农耕文明伊始,社会科技进步犹如历史洪流,奔涌向前,其根本动力是人类对于改造世界能力的需求。科技文明的进步,帮助了人类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提升生存空间。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顽疾、阵痛,甚至是不安情绪,但为此负责任的绝不该是这些“工具”本身。诸如天文学的发展,使人类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助,但据此就开始意志沉沦,也大可不必。面对新生事物,过分唱衰或一味追捧都绝不是最佳选择。只有理性分析,客观评价,洞察事物背后的必然规律,或许才是最好的办法。梭罗不必如此紧张,从目前来看,社会发展的正向推动远远大于其负面效应。


另外,物质的丰富也未必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在解决了生存问题这个后顾之忧后,人类才有更多时间思考更深层次的需求问题。内心是否充盈,意志是否自由,如何自我实现等等。马斯洛在人类的需求层次理论中,鲜明的指出了这一点。物质生活的提升,只是为人类进一步探究自身需求提供了台阶。但要说这个台阶是导致内心空虚、人性寂寞的元凶,也无疑是一种选择性的逃避和掩耳盗铃之举。梭罗不必刻意的非黑即白,在我看来,物质和低欲并不是一块硬币的两面。只要农场主的壁炉和简易的木屋能给人同样的温暖,你就无法说出哪种温暖更加高尚。只要商人通过智力和勤奋赚取的正当钱两,就不会因为商人的身份而变得肮脏。说到底,低欲是一种生活态度,是内心的某种谦逊,但绝不必是必由之路。生活在木屋的人未必就能得到知足的真谛,豪华大屋的主人也并非一文不取。这种一味提倡匮乏物质、自给自足式的“低欲”生活,只不过是浮在表面,浅显的低欲罢了。在我看来,这不仅无法正视自己,解决内心困扰,更是一种消耗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悲观作为。


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往往在其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这也是《瓦尔登湖》阅读起来颇有难度的原因之一。在西方文明的发展史中(有兴趣以后可以展开聊聊),宗教在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治理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宗教文化更像是看不见的影子在影响着西方文学。在这些作品里,人物冲突,行事准则,故事发展等,都深深地打上了宗教和上帝的痕迹。而在东方,由约定俗成和先贤哲理构成的道德体系成为几千年来人们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是非对错,接受的是道德的评价,而不是上帝的谴责。这种文化背景上的的差异,需要我们在阅读一些西方作品的时候,保持怀疑和审慎态度,警惕落入某种思维定势的陷阱之中。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外来的和尚未必好念经。世界名著也罢,江湖小作也罢,带着怀疑的态度去阅读,在我看来是非常可取的做法。作为某种意义上的文化输入,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哲理不应该因其名气就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里说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当然不仅仅是文化自信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质疑的权利,真金必然不怕火炼,真理也越辩越明。


梭罗笔下的自由,带着些许隐世主义的味道,亦充斥着浪漫的个人主义色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寻一隅净土,做一方隐士好像成为自由的“标配”。在我看来,自由从来就不是某些具象化的方式,不应该直接和诗与远方划上绝对的等号。它更应该是一种平衡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外界对内心的投影和内心对于外界映射之时,在二者之间创造的舒适地带。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也不是通过什么刻意的追求,否则追求自由本身就带有不自由的味道。隐士不隐,两年的瓦尔登湖生活被梭罗分毫不差的记录了下来,历经五六次修改最终成稿发表。这在我的心里很难不掀起一阵涟漪,这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或者,这本来就是一次有目的的实验。


瓦尔登湖徜徉在一片森林之中,平静的湖面上倒影着云彩的轨迹。风吹,叶落,虫鸣,鸟叫,白天和黑夜忘记了时间,四季悄无声息的轮替。山林寂静,夜深之时,听得见自己的心跳声。


市井街灯,豆黄的灯光投下斑驳的树影。大街上,人群熙熙攘攘。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谋生活,也只是生活的一小部分。在这座城市里,有的不只是冷酷无情的钢筋混凝土,这里有爱,也有责任。这里每天都在上演幸福和不幸的故事,但不管是哪种,总能牵动人们的心。


雪花,给人寒冷,但却在人们心里燃起浪漫。远方,总能给人未曾谋面的新奇,但在那里,一定有着与我们几乎无异的生活。或许,在他们看来,我们也是某种遥不可及的远方。老祖宗留下的的智慧:因地制宜,和而不同。世界正因不同才显得多姿多彩。在这里,每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独一无二的美。不妨设想,当所有人的生活都变成严格的复制粘贴,那该有多么的无趣。


你不必羡慕别人。喜怒哀乐虽然不同,但人人都有。幸福是一种感觉,而不是天平上的砝码。内心的安宁,不是与别人比较后的幸灾乐祸。


我们都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慢慢长大,然后变老。道路尽管不同,体验也未必一致,过程却各有精彩。生活是公平的,别人的生活你无法感同身受,属于你的谁也拿不走。你要做的,无非是认真对待。


所以,你不必羡慕别人,做你自己就好。

END


孤岛说
Don't believe what you see,but the 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