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纵横武林的大侠,总有那么几位,光听名字就让人觉得厉害,比如慕容复、令狐冲、欧阳锋、西门吹雪、东方不败……
但若是给大侠们换个姓,整个故事看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路人甲的聚会:王复、张冲、陈吹雪、高不败……
为什么复姓莫名给人一种很高级、很稀有的感觉?难道复姓真的和古代贵族有什么渊源?
复姓究竟怎么来的?
如今的普遍现象是子随父姓,那第一个拥有姓氏的人又随谁呢?一个比较魔幻的传说是,混沌初开时,天帝在天上捏了好几排小人儿,然后随手撒向地面,落在石头上的姓石,落在树上的姓叶,落在花丛里的姓花,落在池塘里的就姓池。这个随意又浪漫的神话,体现了我国先民的图腾崇拜。一般认为,古姓起源于图腾,人类的女始祖“母感天而生子”,这才有了人类。最早的几个姓在很长时间内延续不变,数量很少。西周时期,可明确考定的姓也不过数十个,且都是女字旁:姬、姒、姜、嬴、妊、妃、好、姚等,基本都是单字。古姓多为女字旁,是因为姓源于母系氏族社会,那些有着同一母系、具有共同血缘关系的族属的姓是一样的,所以姓是一种符号标志。因此,姓其实体现着某种寻根意识,寻到了种族最初的那个女始祖,也就找到了自己的根。但是,这些数量有限的姓并不具备发展出后世“百家姓”的能力,为大量新姓提供来源的,其实是氏。先秦时期,姓和氏并不是一个东西。西周基于宗法制行分封,周天子嫡长子继承王位,为大宗;庶子们则被分封成诸侯,为小宗;诸侯的嫡长子又继承国君位,为大宗,一众庶子则再被分封出去,成卿大夫,为小宗……姓是大宗的族号,代表着根的传承;而被分封出去的小宗需要再给自己起个族号,这就是氏,比如周武王姬发的弟弟姬封(康叔)被分封卫国,于是姬封就以“卫”为氏,成为卫氏(姓)后代的始祖。所以,氏其实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的,被分出去的各支系开氏始祖的符号标志。姓不能乱起,但氏相对灵活。梁启超认为,周代命氏的方式有四种:以国为氏、以王父之字为氏、以官为氏、以封地(采邑)为氏。宋代史学家郑樵对氏的起源进行了归类,认为有33类之多,包括以国、以郡国、以邑、以乡、以亭、以地、以字、以名、以序、以族、以官、以爵与谱系等28类,还有代北、关西、诸方的复姓等5类。此处,复姓出现了,但这里的复姓多来自古代少数民族,且另作他论。大量的复姓其实是来源于以各种依据命名的氏,也就是说,在各小宗给自己命氏的时候,如果碰上两个字的地名、官名、邑名等,就有可能给自己来一个复氏。所以,复氏的出现没有特殊的理由,它和其他单字的氏也没什么两样。根据先秦时期人们命氏的依据,复氏的来历差不多就是郑樵归纳的那几类,此处列几个较为常见的复氏来源:第一,以地名为氏。比如楚庄王的小儿子子兰,是小宗,被分封到上官这个地方做卿大夫,所以子兰就以“上官”为氏,成为后世上官一族之祖。欧阳、贺兰、百里等复氏也均来自地名。第二,以官名为氏。公元前445年,杞国被楚国所灭,杞简公的弟弟佗一路逃到了鲁国。当时,鲁悼公念杞人为夏王族之后,于是给佗封为“夏侯”,佗的后辈觉得脸上有光,于是就以夏侯为氏,一路传承,夏侯惇就是佗的知名后代。第三,以方位为氏。这个很直白,如“北宫”。周文王之后姬括,世代袭为卫国上卿,住在北宫门外,于是以北宫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一大夫住在西门,所以其后人便都以“西门”为氏,比如西门吹雪、西门庆。第四,以爵与谱系为氏。夏商周三代,公爵居五爵位之首,公爵的后人觉得很有面子,所以便以“公孙”为氏,以显血统高贵,大概《水浒传》中的“入云龙”公孙胜也带点“高贵”血统吧!以上几种复氏的来源比较多见,像上官、欧阳、夏侯等复氏一直沿用至今。秦汉时期,姓氏合一,后世不再区分姓和氏,种类繁多的单字氏、复氏也就成为单姓、复姓,逐渐形成了今天的“百家姓”。复姓和少数民族有什么关系?
前面说到,代北、关西、诸方等地的复姓来源于古代少数民族,那么民族融合会不会是复姓产生与流行的重要原因呢?不完全是。虽然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中,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但汉姓被改为少数民族姓的情况较少发生,一般是少数民族统治者采取了行政手段所致。例如,公元557年,鲜卑人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立北周。宇文家族命令曾改了汉姓的鲜卑族人都改回原姓,比如将“元”改回“拓跋”,单姓一律恢复成复姓。同时,赐予汉人鲜卑复姓,如为蔡氏赐姓“大利稽”,为张氏赐姓“叱罗”,为周氏赐姓“车非”。宇文氏还命各位士兵跟着他们将帅的姓,均改为鲜卑姓。等到杨坚(后来的隋文帝)做北周宰相时,改姓的文武百官们又恢复了汉姓。
除了官方主导的改姓,也有一些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汉人,受民族文化的感染而改为少数民族的姓氏。虽然如此,历史上民族融合的结果主要还是反向改姓,大致有这样几种情况。首先,和推行改姓的少数民族统治者一样,汉族帝王也会通过行政手段向异族首领或将官赐姓。比如,汉武帝赐匈奴太子日䃅“金”姓,诸葛亮赐哀牢夷首领“赵”“张”“杨”“李”等姓。其次,少数民族统治者会主动接受汉文化,倡导改汉姓。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北魏孝文帝发起的历史上较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孝文帝原来的名字叫拓跋宏,出于对汉族文化的欣赏,他将国都迁至汉人聚居的洛阳,并且从上到下地废胡服、禁胡语,将汉语定为国语,还鼓励鲜卑人娶汉人为妻。
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命鲜卑人改鲜卑姓为汉姓,作为皇族的拓跋氏带头将自己的姓改为“元”,孝文帝即叫元宏。其他的改动如“贺鲁”为“周”,“去斤”为“艾”,“叱罗”为“罗”,“柯拔”为“柯”,“步六孤”为“陆”,林林总总一共改了144种姓氏。再者,就是一些人为了适应社会文化环境而改汉姓,或是因为一些重大事件,如迁徙、避祸等基于现实需要而改汉姓。总体来看,历史上少数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后,并不都是由多字变为单字,二字姓、三字姓,甚至九字姓都是存在的。而随着各民族间进一步的相互融合,这些复姓与多字姓也都逐渐变为单姓。如今天的广西有很多姓银的人,他们的祖先银述可是金国女真族的一员大将,因久居广西,其后裔的姓氏逐渐变为单字“银”。姓氏演变的历史其实是民族融合的切片,这种双向文化交流的过程,造就了今天丰富多元的中华民族文化。复姓和贵族又有什么关系?
从上文可以看出,复姓之人未必是贵族,因为复姓和单姓的来源是大体一致的;复姓之人也不一定就有着不同于他人的血统,毕竟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复杂且双向的过程。但是,姓氏在历朝历代,确实或多或少代表过出身与门第,在不同程度上为一个人是天生“不同凡响”还是“平平无奇”贴上标签。先秦时期,小宗虽然不能像大宗一样继承君位,但是有命氏之权,而其他平民百姓是没有这层血缘关系的,所以连氏都没有。随着父权社会的演化,以父姓始祖为源的氏逐渐成为象征贵族阶级的符号,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如郑樵所说:“三代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孔子周游列国时,半路上碰到的长沮、桀溺等人就是没有姓氏的人,因为他们出身于寒门。后来,秦始皇统一天下,废分封、行郡县,依附于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命氏制度没了意义,所以再把“氏”作为区分贵贱的标志也着实无趣。既然氏没了彰显身份的作用,那么它与标记血缘的姓也就没有本质上的差异,这直接促成了姓氏合一,并为后世的姓氏文化奠定了基础。西汉初年,刘邦决心消灭各地旧贵族的残余势力,下令将战国时期那些“名门望族”的后裔全部赶到关中一带集中居住。其中“迁徙原齐国田姓贵族时,因族大人众,故改变了原来的姓氏,以次第相区别,分列为第一氏到第八氏。首迁者往第一门,为第一氏;田广之孙田登迁往第二门,为第二氏”,即把自己的姓氏改为“第二”。其他如“第五”“第七”“第八”等复姓,也都有可能是这么来的。奇妙的是,这些在特定心境与情景中产生的复姓,有的还一直传承到今天,如陕西的埝口五村、魏洛村等就有着很多姓“第五”的人。后来,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门阀制度的兴起又赋予姓氏彰显身份的能力,且日渐成风。但是,很多贵族姓氏都是单姓,不多见复姓。所以说,先秦时期的氏虽然为贵族专享,但复氏和单字氏的地位是一样的。
[1]王泉根著.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2]陈建魁著.中国姓氏文化[M].中原农民出版社,2008.[3]何晓明著.中国姓名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4]田河,朱力伟. 秦印复姓初步统计[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3).[5]陈光田. 战国私玺中所见古代复姓及其源流考[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