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铸“本”·悦读启“真”】第四期

文摘   2023-07-27 09:02   湖北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乐于读书,才乐于教书;善于读书,才善于教书。坚持专业阅读,可增加教师职业生命力的厚度;坚持广泛阅读,可拓展教师职业生命力的长度。

推荐书目:

内容简介:

《可爱的中国》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于1935年5月2日在狱中写下的一篇散文。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写的是他求学、被捕、囚禁中的一些见闻、一些事理、一些感悟,并对人生最后一段日子提出了假设。这篇散文主要体现方志敏同志两个方面的思想感情,首先是针对当时中国的国民党反动派认为中国的共产党人的革命"只顾到工农阶级利益,而忽视了民族利益"这一原则性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加以回答,打破那些武断者诬蔑的谰言;其次是寄语后人:人一定要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不要被一时的困难所吓倒。

作者简介:

方志敏(1899年8月21日—1935年8月6日),江西省弋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江西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闽、浙、皖、赣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

他历任县委书记、特委书记、省委书记、军区司令员、红十军政委、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主席团委员,党中央委员。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合编为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任总司令。1935年1月27日,他不幸被俘人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2009年9月,方志敏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等11个部门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阅读启“真”:

这本书的作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方志敏生长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了拯救祖国参加了革命,在掩护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不幸被捕。在狱中,无论严刑拷打还是威逼利诱,都无法改变方志敏对信仰的坚持和对党的忠诚。在黑暗的囚牢里,他以一颗对党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将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气节和爱国主义情怀化为了《可爱的中国》这一不朽的篇章。在狱中,他用鲜血和生命呐喊出对祖国的挚爱。如果我还能存活,我生命的每一刻是为了可爱的中国,如果我即将离去,我流血的地方会开出圣洁的花朵。距离方志敏同志逝世已经88年了,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活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代替了悲歌,富裕代替了贫穷。方志敏同志所向往的那个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早已一一实现。让我们一起读《可爱的中国》这本书,重温方志敏同志坚韧不屈的革命故事,向无数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辈们致敬!

读启“真”:

推荐书目:

内容简介:

商场如战场,巴菲特是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同时他也是一个乐观,开朗、自信的父亲。他对儿女们宽容而且民主,给他们充分的自由选择自己的前途和未来。在人生路上,巴菲特放手女儿们儿们独立思考与成长,给予他们真正的尊重和关爱。他认为儿女不是父母的私人财产,他们有自己的未来,应当自己去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以巴菲特的家庭教育为切入点,以巴菲特给儿女的忠告为主题,解读巴菲特如何融合自己的智慧和父爱,向自己的儿女传授面对挑战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最终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同时,你也可以从《巴菲特给儿女的一生忠告》中学会如何尊重、爱护一个个生命个体,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你会发现,其实成功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贡品,而是你我都可以采撷的果实。

作者简介:

沃伦·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男,1930年8月3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经济学硕士,全球著名的投资家,主要投资品种有股票、基金行业

巴菲特说:“活着,快乐最重要,亿万财富不会给人能力和成长活着,反而会消磨你的激情和理想。从一定意义上讲,金钱只是一串无意义的数宇,只有拥有乐观、自信、勇敢、勤于思考的品格才能收获快乐而丰富的人生,因此,可以说,我已经把我最珍贵的财富都赠送给了我的儿女们。”

阅读启“真”:

有些孩子恐怕最欠缺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上学的目的就是是应付考试,每天“填鸭式”地接受知识,然后上更高级别的学校,继续学习知识。如何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如何创新?我们没有想过,很多孩子都是典型的 “高分低能”。如何才能改变这个局面呢?习惯的力量让我们没法改交,因为我们都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所以我们习惯了,从不深究这里面会有什么问题,如何改变?

一代又一代人就这么“习惯下去,也许你在为自己现在的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而忧虑和着急,但不要让这种悲剧延续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独立思考,选择自己的心中所爱吧!别让“习惯”继续束缚他们!

读启“真”:

推荐书目: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特级教师李竹平,为了丰富儿童的母语学习生活,拓宽儿童视野,提升儿童的语文综合素养,创造性地开发和实践母语课程的成果与做法。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第一辑说明了母语课程开发的缘起,第二辑阐述了母语课程构建的逻辑和路径,第三辑呈现了母语课程开发的成熟样本,第四辑展示了作者母语课程构建和实施的艺术,第五辑分享了母语课程的课堂演绎艺术。本书对于一线小学语文老师开发特色课程,具有较强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李竹平,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创听读课,现致力于“为儿童全生活着想”的母语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教师博览》等刊签约作者,《小学教学》《教育视界》《班主任之友》等刊封面人物,《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刊专栏作者,发表文章400余篇。编著《小学语文名师文本教学解读及教学活动设计(五年级)》《春天是用来挥霍的》《最美作文》等书,出版专著《我在小学教语文——母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作文故事会——飞刀老师的16堂高分作文课》《儿童成长的秘密》等。

阅读启“真”:

最近读完了李竹平老师的《我在小学教语文》。我轻轻合上书本,脑海里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仍然在流动。

李老师传达的思想,我好像不能一下子领悟,但又感觉收益颇多。这本书的封面上写"涵养灵魂有光的学生”,多好啊!我想,教师也应该做灵魂有光的教师。

我很喜欢李老师在序言里说的一段话,把它摘抄了下来:“统编不是要‘统'成一潭死水,而是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价值,比如围绕一个学习主题“一花一世界”,李老师将林清玄的几篇文章放在一起来读,了解林清玄的人生经历和成长足迹,感悟一个作家的作品与他的成长经历密切相关。这让我马上联想到了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经常进行的“作者简介”,对比下来,“作者简介"将语文过于工具化,学生只能生硬的背诵记忆,语文学习变得枯燥无味。李老师让学生给林清玄的几篇文章按时间排序,在思考和讨论中,学生不仅比较了作品内容和表达特色,还发出感悟“一个作者的作品是随着人生经历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的"“理解一个作者的作品, 有时候要了解他的人生经历。”语文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孩子们。

《我在小学教语文》这个书名初读觉得很普通,后来读着读着就有了感触。对自己说“我在小学教语文”,鞭策自己不断学习和反思, 在成为一名优秀小学语文教师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告诉别人“我在小学教语文”,应该是对自己工作的喜爱、肯定和骄傲。

读启“真”:

结语:

“最是书香能致远”,阅读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心灵旅程,书中有良言,书中有方法,书中有比眼睛里更生动的世界。相信我们老师定能在阅读路上继续前行,做书香教师,成为学生不息的“源头水”和“长流水”。

武汉市江岸区堤角小学
办学理念:还学生纯真的童年;办学目标:唤醒生命自觉的意识;育人目标:培养品行坚毅,个性灵动的新时代少年;校训:求真知,做真人;校风:真做善为;教风:真爱善教;学风:真学善思。学校电话:027-8231479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