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理论……还能用哪些理论让我的答题显得更专业、更高级?
论述答题有三宝——理论、案例和名言。在答论述题时,首先看的是答题/理论点的选取,接着是答题框架或者理论框架的搭建,选取哪些理论、如何生动贴切地分析这些理论、以及理论之间如何衔接过渡,最是考验一个人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扎实度。
想要在答题中让自己的答案脱颖而出、拉开差距,仅仅堆砌“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沉默的螺旋......”这些常见理论很容易出现答案同质化的现象,因此,咱们需要打开自己的理论认知面,掌握一些看似“超纲”自己的专业素养,实际是新闻传播学研究领域的“常识”理论,那么你在答题中就能赢得一点先机和创新,给老师眼前一亮的感觉。
本篇整理了12个常见理论并且附上了理论的应用范围,以便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当然,你不必贪多求全,可以选择其中的5-6个熟练掌握,进而熟能生巧。
任何理论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答题也并非理论的堆砌与硬套,无论对于基础知识理论还是“高级”理论,都要在理解透的基础上实现灵活的应用。
公共领域是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一书中提出来的,用来描述大众媒体媒体应该在民主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的理想模型。公共领域是一种介于私人与国家之间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个体公民聚集在一起,就共同关心的公共事务进行公开的讨论和辩论,维护总体利益和公共福祉。
它的特点有:
① 开放性,即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 自由与独立,不受任何权力机构和个人的强制,自由集合,自由讨论;
③ 关注普遍利益,谋求公利而非私利;
④ 需要媒介进行传播和辅助,以保证信息的充分沟通与交流。
▋理论运用:公共领域可以用于对社交平台的分析之中,例如对于”微博属不属于公共领域“一直是有争议的话题。
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是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研究纲领。行动者网络理论中,行动者(actor)、网络(network)、转译(translation)是其理论的三个核心,即认为社会是由许多异质性事物之间联系构成的复杂网络。之所以是异质性事物,是因为在行动者网络中,除了人类行动者,也有生物、技术、观念、组织、思想等非人的一切存在和力量;行动者之间产生的一系列行动和联系形成了网络,每一个行动者就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系越密切越活跃,网络的密度也就越大,其所延伸的范围也就越广;转译即行动者不断努力把其他行动者的问题和兴趣用自己的语言转换出来,只有通过转译,行动者才能被组合在一起建立起行动者网络。
行动者网络理论研究了人与非人行动者之间相互作用并形成的异性网络、关系网络。行动者网络是异质行动者建立网络,发展网络以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概念。
▋理论应用:答题中需要强调技术、思想等非人行动者的作用时,可以使用行动者网络理论。
可供性的概念由美国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最先提出,是指在环境中可获得行动的可能性。随着社交媒体在全球的兴起和流行,可供性成为理解和分析社交媒体界面、传播技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的关键概念之一,美国社交媒体研究学者博伊德认为社交平台具有四种可供性,分别为:① 持久性(persistence),用户表达的内容可以被持久保存;② 可见性(visibility),更多潜在受众可以被发现;③ 可传播性(spreadability),内容可以被轻易分享;④ 可搜索性(searchability),内容方便被搜索。华人学者潘忠党认为当下新媒体的可供性可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信息生产的可供性、社交可供性、移动可供性。▋理论运用:当我们在答题中强调技术的作用时,可以运用可供性的概念。正是为人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可供性,技术才颠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狂欢理论由前苏联学者巴赫金提出,他认为,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过着两种生活,一种是日常的生活,一种是狂欢式的生活,而过这两种不同的生活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世界感受。狂欢理论包括“狂欢节”(特定的节庆活动)“狂欢式”(狂欢节庆典、仪式的统称)和“狂欢化”(狂欢式内容的文学语言表达)三个部分。他所提倡的狂欢精神,其实质是等级的颠覆、对话地位的平等和开放性。▋理论运用:狂欢理论可以用于青年亚文化、购物狂欢节、转发锦鲤等潮流现象的分析之中,分析时注意突出两层特点:一是全民参与;二是解构经典。凝视理论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提出,他认为:自我的完形是通过观看、通过对镜像的凝视完成的。在主体对镜像的观看中,不仅有属于想象界的自恋性认同,还有属于象征界的他者认同。前者形成的是理想自我,后者形成的是自我理想;前者是对自己或与自己相似的他人形象的看,后者则是以他者的目光来看自己,按照他人指给自己的理想形象来看自己,以使自己成为令人满意的、值得爱的对象。自我的凝视,或多或少折射着他者的凝视。▋理论运用:凝视理论常见于性别议题的分析之中,女性常常置身于男性凝视的目光之中。例如戴锦华老师在分析电影时指出:对切镜头从来不是对视镜头,它通常模拟男性的、强者的目光,将女性、弱者至于前者的凝视之中。拟剧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提出的理论,他认为人生是一场表演,社会是一个舞台,社会中的人是舞台上表演的演员,利用各种符号来进行表演(称为印象管理)。戈夫曼提出,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后台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人们会把他人和社会不能或难以接受的形象隐匿在后台,在后台人们可以放松、休息,以补偿在前台区域的紧张,“前台-后台”的概念强调了对互动情境的定义及人们互动行为的复杂性、随机变动性,加深了对互动现象的认识。▋理论运用:拟剧理论可以用于社会交往、明星塌房等现象的分析,例如近年来流行的“社交媒体倦怠”就是基于用户在社交媒体上上的行为有一定的表演成分。接触社交媒体的时间越长,用户需要表演的时间也越长,从而造成对印象管理的疲惫。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在其著作《互动仪式链》中提出了“互动仪式链”概念。该理论认为,互动(即仪式)是社会动力的来源,每一个个体在社会中所呈现的形象,是在与他人的社会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在一定情境中,个体与个体之间不断互动,形成链条一样的网络关系,即互动仪式链。互动仪式链的核心是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在身体与心灵的交流中产生群体团结,并使成员获得一定的身份认同感。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参与者可以感知对方身体的在场;三是参与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拥有共同的焦点;▋理论运用:互动仪式链可以用于对直播带货、饭圈文化、视频弹幕等现象的流行原因分析。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指的是由不同的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者一个构造。场域概念的核心是关系,场域研究本质上即是研究行动主体之间的关系。其形成的前提是参与者在进入到场域前具有各自的利益或幻象,他们对于“游戏”的胜负关键问题深信不疑,同意该“游戏”是值得参加的,然后形成了一个场域。内部参与者之间地位和关系的形成取决于各自掌握资本的多少。地位形成之后,场域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充满斗争性:既有的参与者为了自身利益和巩固地位,利用权力不断斗争,以图增加拥有的资本。斗争的形式和程度,离不开行动者惯习的影响。惯习打破了主观和客观的两元对立,是个人在场域中能动性和实践性的体现。▋理论运用:场域可以用于新闻生产的分析之中,有三组关系在媒体日常的新闻生产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是政府、社会与媒体;二是资本、公众与传媒,三是政府、传媒与记者编辑。界墙效应一说法最初来源于2018年Science杂志刊文《The spread of true and false news online》,该文章首次用大数据方式表明假新闻在社交媒体上比真新闻更具有传播力:“虚假消息往往比真实消息传得更广。同时,虚假消息的传播速度也比真实消息快得多。”虚假消息可以在没有引发社会普遍关注的情况下长期在某些特定网络空间悄然传播,因利益、兴趣等形成的具有“部落化”特征的垂直、小众领域可能为假新闻提供一道传播“保护墙”,墙外的人对被墙围起来的小众空间缺乏兴趣,辟谣者也因此失去了花费更大辟谣成本破墙追击的动力。在如今的圈层社会,这种现象更甚。▋理论运用:界墙效应可以用于对谣言的分析。一方面,界墙效应揭示了谣言肆虐的现象,另一方面传播界墙的存在也突出了谣言治理的难度。破窗效应由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其内涵是指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频发。“破窗效应”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一面洁净的墙壁,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或小广告没有得到及时清洗,很快就会被涂得乱七八糟。▋理论运用:破窗效应可以用于媒介伦理分析,例如对待虚假新闻、有偿新闻等伦理问题,如果不能防微杜渐,在问题刚出现时就予以解决,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流行。异化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概念,指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而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转过来反对、控制主体本身。异化理论可以用来阐释目前网络时代下媒介与人之间的关系。媒介作为主体的创造物,本应该作为一种工具性的存在,为主体提供服务,而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媒介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在网络环境中,媒介越来越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媒介及媒介产品理应被人类所主宰,反过来成为统治、控制、乃至主宰人的一种反常力量。▋理论运用:异化理论可以分析人与技术的关系、数字劳工等问题,例如《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揭示的就是算法技术的异化。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研究社会形态属性的术语。工具理性是指行动只是由追求功利的动机所驱使,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预期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价值理性相信的是一定行为的无条件的价值,强调的是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价值理性关怀人性的世界,价值理性视野中的世界是一个人文的世界,一个有意义的世界。它不是在人之外的冰冷的客观实体,人对价值和意义的追问,人的最终归宿和终极关怀成为重心所在。
▋理论运用: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可以用于对人与技术的关系、媒介伦理的分析之中,而且通常是先批判某一现象背后体现的是工具理性的绝对主导,继而转向强调价值理性的重要。编审 | 小刺
排版 | 红红
加入觅游25级提分班!20大母题搞定论述大题,考前快速提分不二之选!加入觅游25级答题班!给自己一次答题能力提升的机会!加入觅游25级实务班!助你从实务写作小白蜕变为实务写作高手!加入觅游25级全程班!定制你的专属上岸计划!一起踏实备考,稳稳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