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研究人员,生态学博士
春节期间,喜庆的爆竹声对我们来说是节日氛围的点缀,可对于敏感的猫咪来说,却是危险因素。
小猫为何会应激?猫咪应激有什么表现?又该如何缓解?
猫咪的听觉系统极为敏锐,远超人类。据研究发现,猫咪的听觉范围通常在20Hz到65000Hz之间,而人类的听觉范围则大约为20Hz到20000Hz,这种听觉范围使得猫咪能够听到人类无法听到的细微声音。
爆竹声不仅音量巨大,而且具有突发性和尖锐性,这对猫咪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刺激。在猫咪的认知里,这种巨大且不可预测的声音意味着潜在的危险,会触发它们的本能防御机制。
同时,猫咪还是领地意识很强的动物,熟悉的生活环境可以给它们带来足够的安全感。而爆竹声打破了环境的宁静,可能会让它们感到周围环境变得陌生和不安全,从而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进而引发应激反应。
应激反应是由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和心理的(行为的)两部分。对于猫咪来说,当它们面临爆竹声这种“大场面”时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在身体状态和行为上都会出现明显变化。
从身体状态来看,应激可能导致猫咪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能明显看到它们的腹部快速起伏。
部分猫咪会出现掉毛增多的情况,主人轻轻一摸,手上就沾满猫毛。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呕吐、腹泻等肠胃问题,这是因为应激反应扰乱了猫咪的内分泌和消化系统。
从行为来看,应激反应会使原本安静的猫咪突然嚎叫;使原本活泼亲人的猫咪突然变得胆小怯懦,躲在黑暗狭小的角落,如沙发背后、床底、屋子角落等,怎么叫都不出来;使原来比较能吃的小猫减少进食,甚至拒食。
还有一些猫咪会异常烦躁,出现来回踱步、乱抓乱挠的情况,甚至还会出现攻击行为。
那么,我们该如何缓解猫咪的应激行为呢?
对猫咪来说,安全感至关重要,应激状态下,狭小、隐蔽的空间能给它们带来极大的心理慰藉。我们可以在家中各个角落,像沙发旁、床底等位置,放置好猫窝或者纸箱子,在内部铺上柔软的垫子或者在外面裹一层厚毯子,让猫咪能随时钻进去,将自己藏起来,安心舔舐情绪的“伤口”。
此时需要注意当猫咪躲进去后,不要强行将它拉出来,要让它在里面慢慢平复紧张的情绪。
相关研究显示,目前录音训练依然是治疗噪音恐惧的好办法。具体操作时,主人可以先收集一些爆竹声的音频,将音量调至极低,在猫咪进行日常活动时播放,随着猫咪逐渐适应,再缓慢地、循序渐进地增加音量。如此一来,猫咪便能在这个过程中逐步熟悉并习惯爆竹声,进而减少遭遇爆竹声时产生的应激反应。
当爆竹声响起时,主人可以在猫咪躲避空间附近放上食物、水碗、猫砂盆、零食、玩具等。也可以播放一些舒缓的大自然声音,如雨声、海浪声、虫鸣鸟叫声等,来掩盖爆竹声,以此分散猫咪的注意力,减轻爆竹声对它们的刺激。
此外,主人可以准备一些专门针对猫咪的信息素产品。它们能模拟猫咪面部腺体分泌的信息素,让猫咪感到熟悉,提高安全感。
投稿啦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对您发出投稿邀请!
文章要与科学相关,且未在其他平台发布过,配图需三张以上,字数在1500~2500字,期待您的投稿~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