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解读 | Plant Physiology | 四肽重复蛋白TaTPR-B1调节小麦穗密度

学术   2024-12-14 00:01   海南  

小麦是世界主要粮食之一,提高其生产力对满足人口增长需求和确保粮食安全至关重要。穗密度(SC)是重要的穗部相关性状,与小麦产量密切相关。因此鉴定、验证和克隆穗密度相关基因,解析其功能,可为小麦高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培育高产小麦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日,Plant Physiology发表了题为“The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 protein TaTPR-B1 regulates spike compactness in bread whea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精细定位,确定了一个四肽重复(TPR)蛋白编码基因TaTPR-B1为控制小麦穗密度的候选基因,通过基因敲除和过表达验证了TaTPR-B1对穗密度的调控作用,并开发了可用于现代小麦基因聚合育种的分子标记。

1.QTL定位

KY5214W8762为亲本构建KW-DHKW-RIL群体,W8762SC高于KY5214,后代家系出现超亲分离。对KW-DH群体进行QTL分析,在6个环境下鉴定出16个与SC相关的稳定QTL,其中QSc.cau-2D.1QSc.cau-6B.1为主效QTL,分别解释16.62-35.04%14.3-24.54%的表型变异,优异等位基因均来自W8762(图1)。

1 KY5214W8762及近等基因系的植株和穗部表型

2. QSc.cau-6B.1的精细定位

QSc.cau-6B.1位于小麦6BL染色体,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Xcau.6B-175710.83 Mb)和Xcau.6B-121712.49 Mb),LOD值为7.19-13.04,并利用KW–RIL群体,进一步验证了QSc.cau-6B.1位置和遗传效应的准确性(2)

利用Xcau.6B-175Xcau.6B-121为检测标记,从KW–RIL群体中筛选剩余杂合系(RHLs),构建了两个次级分离群体。基于KY5214W8762的基因组重测序数据,开发了3InDel标记和7STARP标记用于筛选重组体,结果从两个次级分离群体中共获得6个重组体(RT1-RT6)。利用重组基因衍生的后代,将区间缩小至Xcau.6BSTARP26-2711.53 Mb-Xcau.6BSTARP35-2712.03 Mb),物理区间为0.5 Mb。进行田间性状调查后发现,NILW8762SC显著增加,SL显著降低,GWTGW显著增加,GLPHT无差异,表明QSc.cau-6B.1可增加小麦穗密度(图1、图2)。

2 QSc.cau-6B.1的精细定位

3. TaTPR-B1的克隆与分析

QSc.cau-6B.1区间内,仅TraesCS6B03G1214400TaTPR-B1)在KY5214W8762间存在32-bp InDel多态性(ATG下游380-411 bp)。KY5214TaTPR-B1编码完整的包含352个氨基酸的蛋白质,W8762中由于32-bp缺失导致移码突变,形成了截短蛋白(图3)。TaTPR-B1编码TPR家族蛋白,主要在幼穗中表达,TaTPR-B1KY5214定位于叶绿体中,而TaTPR-B1W8762定位于叶绿体外(图4)。TaTPR-B1TaTPR-D1为同源基因,蛋白序列相似性为94.90%。在RT6衍生后代中,TaTPR-D1KY5214TaTPR-D1W8762在旗叶和幼穗中的表达水平有差异。

3 KY5214W8762TaTPR-B1的序列比对

4 TaTPR-B1的表达模式和亚细胞定位

4. TaTPR-B1/D1的敲除

CB037KY5214相同,都含有完整的TaTPR-B1编码蛋白。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敲除CB037TaTPR-B1/D1,产生1Tatpr-b1/D1单突变体、3Tatpr-B1/d1单突变体和3Tatpr-b1/d1双突变体,与野生型(WT)相比,突变体的SC更高,SL更低,TSNPHT无明显变化,表明TaTPR-B1TaTPR-D1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图5)。

5 TaTPR 敲除系的表型

5. TaTPR-B1KY5214过表达

Fielder中过表达TaTPR-B1KY5214,三个过表达系均表现出较低的SC和较高的SLTSNPHT无明显变化(图6)。

6 TaTPR-B1K 5214-OE的表型

6. TaTPR-B1KY5214调节多种生物过程

TaTPR-B1KY5214-OE和野生型Fielder的幼穗进行转录组分析,检测到91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其中592个上调DEGs显著富集在“热胁迫响应”和“细胞分裂素的生物合成”等通路,320个下调DEGs显著富集在“半胱氨酸生物合成”等通路,通过荧光定量PCR验证了部分DEGs的表达水平(图7)。

7 TaTPR-B1KY5214-OE和野生型Fielder的转录组分析

7. TaTPR-B1等位基因频率分析

利用Xcau.IndelTaTPR-B1分子标记,在640个中国小麦品种和370个世界小麦品种中发现,TaTPR-B1仅存在TaTPR-B1KY521444.85%)和TaTPR-B1W876255.15%)两种等位基因型。在中国小麦品种中,TaTPR-B1KY5214的频率(45.16%)略低于TaTPR-B1W8762的频率(54.84%)。TaTPR-B1KY5214在大多数小麦产区频率较高(46.70%-96.97%),但在黄淮流域冬小麦区频率极低(21.32%)。在全球小麦品种中,欧洲、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小麦品系中TaTPR-B1W8762频率高于TaTPR-B1KY5214,但在亚洲品系中TaTPR-B1W8762频率较低。1940-2024年审定的中国小麦品种中,TaTPR-B1W8762等位基因的比例逐渐增加。对432个小麦品种的表型差异分析表明,TaTPR-B1W8762等位基因使SC更紧密,SL更短,TSN无显著差异(图8)。

8 TaTPR-B1单倍型分析

总结

小麦是主要粮食作物,提高产量至关重要,穗密度与产量相关。该论文通过对DH群体进行QTL定位,鉴定出16个稳定的SC相关QTL,对QSc.cau-6B.1进行精细定位,缩小至0.5 Mb物理区间,筛选出TraesCS6B03G1214400TaTPR-B1)为候选基因,通过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实验验证了TaTPR-B1SC的调控作用,并开发了可用于现代小麦育种的分子标记。研究结果为理解小麦穗密度的遗传基础提供了深入见解,同时开发的分子标记也为小麦基因聚合育种提供了实用工具,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积极意义。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93/plphys/kiae546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小麦族多组学网站:http://wheatomics.sdau.edu.cn
投稿、合作等邮箱:shengweima@icloud.com
微信群: 加群点击小麦研究联盟交流群


小麦研究联盟
本公众号意在分享小麦组学研究和生物信息学领域相关的知识,包括相关软件,方法,文章,编程相关的知识。bioinformatics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