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重庆监管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4年第22期
深刻领悟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文化旗帜。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事关人民福祉、社会稳定、民族振兴。无论哪个国家,成功的金融道路都必须与自身国情相适、文化相亲。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立足金融规律和中国实际的道路,决定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取向、实践要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已汇聚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基本立场和本质特征,从文化角度引领着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方向。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必须高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旗帜,才能凝聚共识,团结力量,谱写新篇。
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是金融工作的主题,加快建设金融强国是金融工作的目标,把握主题、达成目标,需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金融“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为此,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应有之意、必然之举。文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先进的思想文化能被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只有以文培元、以文铸魂,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力、塑造力,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才能行稳致远、最终实现。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实践要求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五要五不”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结着现代金融发展规律,共同体现金融文化的传承创新。其中,诚实守信是基本盘,以义取利是价值观,稳健审慎是经营观,守正创新是方法论,依法合规是度量尺。这些实践要求统筹了发展与安全,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为金融行业划清了底线、指明了方向、树立了标杆,在工作中必须全面把握、完整贯彻。
引导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探索
以诚为首,增强底线思维,守好金融真实性。一是发扬“三铁”精神。引导机构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传统,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始终坚持不做假账,真实反映经营管理和风险状况。通过监管通报、实地走访、现场检查等方式,督促机构提升财务数据质量。引导机构按规如实准确披露财务会计报告、风险管理状况、公司治理、年度重大事项等信息,保障社会公众应有的知情权,促进加强市场约束。二是完善“四早”机制。印发专项通知,推动辖内法人银行建立风险监测“四早”机制,通过定期评估风险状况、及时识别响应预警信号、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实现风险防控关口前移,守住风险底线。督导法人银行完善流动性风险监测预警体系,细化明确每日、每周、每月、每季重点监测指标、内容,加强早期干预,严防风险劣变。三是加强追责问责。制定系列行动方案,在市场准入、审慎监管、行为监管等全环节严格执法,对逾越底线者重拳出击,坚决做到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督导机构对违背诚信原则行为采取惩罚措施,包括取消评优评奖、失去晋升资格、给予严重警告、解除劳动合同等,并对违纪违法行为及时移送处置。
以义为先,优化专项体系,保障金融功能性。一是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印发专项意见,指导机构用好绩效考评“指挥棒”,推动坚决破除“唯金钱论”“金融精英论”等错误思想。比如,中国人寿重庆市分公司将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消保工作等纳入绩效考评,对助推乡村振兴工作领导不力的支公司领导班子,考核等级下调一档,严重者可直接调为最低档。二是创新融合服务体系。实施“党建引领·三网融合”专项行动,指导江北区39家机构近500名金融职工化身金融网格员,主动融入所在地区1379个网格,与社区专职网格员协同合作,推动金融服务、风险合规管理、社会基层治理“三网融合”,试点以来已拦截非法金融活动超150件,为群众挽损减损超500万元。联合璧山区探索落地“金融拥军”,指导机构在璧山区15个镇街退役军人服务站创新设置“金融顾问”,并协助搭建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2个。三是迭代消保工作体系。数字赋能加强消保源头治理,持续推动机构建立全流程数字化消保体系,提升消保风险识别、管理能力。打造金融综合服务网“金渝网”,推进金融行业与多个行政主管部门信息互联,大幅提升监管响应能力,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联合开展“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注重“监管+机构”“教育+实事”“线上+线下”三结合,促进提升公众金融素养,积极培育金融行业文化。
以稳为基,完善公司治理,强化金融审慎性。一是加强党的领导。以“红金渝”金融党建品牌为统领,与江北区党委深化共建“江北嘴金融党建先行区”,要求辖区内银行保险机构党组织将党建工作与公司治理等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目前,辖内国有及民营法人银行保险机构均成立了党委或党支部,全部国有银行保险机构均实现党建入章,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均已实施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党委前置研究,制定党委议事规则和研究讨论事项清单,推进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融合。二是穿透监管股东股权。紧抓四项机制建设,围绕完善机构责任压实机制、穿透信息采集机制、治理评估跟踪机制、多方协同管理机制,持续做实股东股权穿透监管,从源头防控急躁冒进、贪图短期暴利股东进入机构、干预机构。按照“层层穿透”直至实际控制人理念,绘制机构股权穿透图谱,运用监管大数据平台筛查股东信贷资金流向,穿透识别隐性关联关系,持续做好风险研判处置。三是推进治理有效制衡。推动规范“三会一层”运作,对重点机构靠前审定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议题,强化对董监高履职后评价工作,加强与外审部门联动,严防内部人控制和外部人操纵发生。督导机构修订完善风险控制和经营管理制度、流程、方法,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业务、重点环节的管控,做到管理有规则、行为有规范、过程有控制、效果有评估。
以民为向,坚持守正创新,践行金融人民性。一是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支持高质量发展。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优化组织体系,倾斜业务资源,切实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873.81亿元,同比增长12.75%;绿色信贷融资余额8011.4亿元,同比增长19.41%;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2580.33亿元,超四成是信用贷款。持续做优城市惠民保险“渝快保”,2024年服务覆盖超500万人,已累计为群众理赔减负超14亿元。二是创新差异化产品,走正特色化道路。引导银行保险机构立足定位,发挥优势,差异化规范化创新产品服务,因地制宜满足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金融需求。例如,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围绕衣食住行等民生需求,持续推广智慧场景建设,累计上线场景超1000个,实现全市区县全覆盖,服务人数超100万人。引导机构支持“一县一策”,助力创建永川“金融支持生猪示范区”,打造丰都“新农人”等金融服务特色品牌。三是治理伪创新乱象,防控系统性风险。坚持以能够服务实体经济、能够便利人民群众为标尺,衡量甄别金融创新,严厉整治规避监管、扰乱市场的伪创新乱创新。针对互联网贷款创新引发大量投诉的问题,在全国率先出台互联网贷款合作业务监管细则,并督导银行“总对总”规范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从源头上治理保护消费者权益。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打击“代理退保”等黑色产业链、非法利益链,维护金融市场正常秩序。
以规为要,落实严的标准,推升金融合规性。一是把好选人用人正确导向。引导机构在选人用人方面注重以文培元、以文铸魂,严格培养选聘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金融人才。加强“关键人员”准入把关,坚持将干部队伍建设、合规管理、廉政情况作为机构董监高任职资格核准必查必谈内容,防范干部“带病流动”“带病上岗”。二是切实强化员工行为管理。督导机构持续开展内控合规建设年、提升年、强化年等系列活动,梳理汇编员工负面行为清单,抓紧关键少数、重要岗位人员教育管理,完善实施更为严格的员工异常行为排查机制。引导银行搭建专项管理系统,持续完善员工异常行为预警模型,对预警风险苗头发出提示函干预纠正。三是深化清廉金融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廉金渝”清廉金融文化品牌,与重庆市江北区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签署协议、实施“清廉金融·清风江北”共建合作,引导机构深度参与“清廉重庆”建设。指导机构运用违纪违法干部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开展警示教育,持续营造倡廉行廉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 马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