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Carbon新声 | 常进法:把冷板凳坐热,让国家少走弯路

文摘   2024-07-31 17:04   山东  



Green Carbon新声,是一档以Green Carbon青年编委为访谈对象的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与被采访者对话的形式,还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经历与科研道路,探讨他们投身科研、带领团队、培育学生等方面的心得与感悟,分享他们在科学思维建立、领域交叉融合、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以期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和科技爱好者树立榜样,启迪思考。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个人简介




常进法


Chang Jinfa




常进法,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多酸与网格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2018年1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18-2023年先后在日本产综研(AIST)-京都大学、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3月加入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兴趣集中于电催化氢-电能量转化关键电极材料与器件方面,先后在Nat. Energy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Energy Environ. Sci.Joule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多篇论文为领域高被引/热点论文,被引用3700余次,个人H因子34。曾获吉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化学会普林斯顿&输力强优秀论文奖、美国高校杰出博士后计划奖等。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采访部分




GREEN  CARBON

Part 1

谈研究领域:“未来能源体系的支撑技术

1、请简要介绍您的研究领域。

答:我主要从事电催化氢-电能量转化高效电极材料及器件方面的研究,包括燃料电池、电解水等。其中催化剂可以有效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效率,在电化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述工作产生的成果,应用场景十分广泛。

氢燃料电池功率密度大,用液态氢气作为燃料,能够推动大功率需求场所如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例如,美国航天局发射的第一台航空火箭用的就是氢燃料电池。

以甲醇、甲酸、乙醇等为燃料的直接小分子燃料电池,功率密度相对低一些,适合民用,可以在电动自行车、移动电源等生活常用的工具中提供续航应用。

目前,氢氧燃料电池技术已经在日本丰田公司研发的Miria系列电动汽车上实现了应用。它通过氢气和氧气或者氢气和空气反应产生驱动力,帮助我们摆脱汽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赖。

整体来说,面向不同应用场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燃料电池作为动力来源,这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2、请进一步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是如何与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相结合的?

答:在我读博的时候,燃料电池还不是一个主流选择和热门领域。近年来。随着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十四五”规划等国家顶层设计提出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材料、氢能专项等战略,都纷纷将氢能当作终极清洁能源。

在氢-电转化过程中,不少催化剂含有碳元素。在甲醇、乙醇、甲酸等小分子电氧化反应中,完全氧化会产生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我们会进一步通过电还原将释放的二氧化碳还原成有价值的燃料,实现良性循环,这样也十分符合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


3、您在Nature系列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过60多篇论文,还获得过包括吉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在内的多个奖项。哪些成果是最令您骄傲的?请介绍一下大致内容和意义?

答:每一次发表文章,都是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总结,而且这些成果有的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善和提升,所以谈不上骄傲,只能说我们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下面我举两个具体的例子。

第一个,是我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读博期间,师从邢巍老师做的一项工作。当时,我们发现磷化镍(Ni2P)种亲氧性非贵金属材料引入钯基催化剂中,对于甲酸电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得到实验结果后我感觉很兴奋,因为行业中并没有相关研究的先例,所以我想尽快把成果写成文章进行发表,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但邢老师对我说,做科研不能太急躁,现在的成果是浅层次的工作,要进一步把其背后的机理研究透彻,并触类旁通,进一步探索。例如,磷化镍对铂催化剂催化甲醇电氧化等是否也有助催化作用?过渡金属磷化物电解水反应是否也有效果等?

跟着这个思路,我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发现并验证了磷化镍对小分子电氧化的促进作用,可以促进该类小分子的中间体一氧化碳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相对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平快”式的研究,我们这些研究较为系统深入,也产生了系列成果,先后发表于Angew. Chem. Int. Ed.Energy Environ. Sci.Nano Energy等行业顶级期刊。其中,在Angew. Chem. Int. Ed.是以封面论文的形式进行的发表,该论文发表后曾一度是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当时,审稿人给出的评价是:“直接液体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达到了氢燃料电池的水平,该工作首次证实了非铂催化剂具有实用性”。在过渡金属磷化物在电解水产氢(氧)方面的研究,我也有很多工作发表,这都得益于邢老师当时的有益指导。

第二个,是2021年在Nature Energy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了我们团队发现的一个现象:将氟元素引入经典的Pd/N-C催化剂中,可以显著促进乙醇分子中C-C键的破裂,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发现氟元素对Pd/P-C、Pd/S-C、Pd/B-C等系列催化剂都有显著改善效果。最开始我只是想投一个普通一区的文章,因为我到美国的前两年一直没有文章发表,难免心浮气躁。但是杨阳老师建议把工作做的再全一些,更深入一些,最后这个工作做了两年多才得以成文发表。

邢老师和杨老师对我的影响大而长远,他们让我永远记住了:做学问还是要深入、系统、触类旁通,不能急躁。“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是科研工作的大忌。


2015年教师节,常进法与邢巍老师


4、在您的相关研究领域里,未来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点有哪些?

答:燃料电池和电解水技术是目前研究领域的热点,但也面临着技术难点和产业化痛点。其中,催化剂成本昂贵是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技术革新进一步降低贵金属催化剂用量,在保证催化活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大幅降低成本,是关乎氢能产业化的关键,也是推动人类社会能源清洁化的革命点。

现在,行业主流的选择是以铂族贵金属作为催化剂,成本较高,限制了大规模产业化。不管是在燃料电池领域还是电解水领域,面临的共同突破点都是最大化降低贵金属在催化剂中的用量,同时最大化提升其利用率,最理想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非贵金属催化剂的商用。

对此,美国能源部最新出台的行业标准被视为有价值的参考:到2030年,在电解水产氢方面,每产生一公斤氢气,所使用贵金属的成本应控制在1美元以内;在燃料电池方面,将每千瓦时功率的成本控制在140美元以内,这意味着新型能源的成本将和目前化石能源的成本相当,可以用清洁能源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

在这个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扩大、延长催化剂的运行稳定性,最大化提高电池长时间工况运行的稳定性。现在常用的催化剂一般工况运行时长在几百到几千小时之内,对此,美国能源部提出的标准是达到5万小时以上。

总体来说,要实现催化剂的完全非贵金属化,保证催化剂高活性、长时间运行等目标比较艰巨,需要我们从材料、机理、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缺一不可。


5、在调研时发现,您经常受邀在其它高校院所开展学术报告和交流,这是否给您带来了交叉创新等方面的启迪?

答:研究领域有“小同行”和“大同行”之分。面向“小同行”,会细分到某一个共同的难点,进行深入讨论,共同寻求突破。面向化学、电化学等领域的“大同行”,大家研究的细分领域不同,可以根据各自研究的侧重点进行学科交叉创新,在报告中会互相讨论,碰撞思想火花,产生新的灵感。

例如,在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相艳老师团队之邀进行学术报告的时候,我详细介绍了自己正在研究的高熵合金催化剂的相关工作,相关研究引起了相老师的兴趣。相老师团队长期致力于高温燃料电池的研究,然而,在高温等苛刻条件下,催化剂性能的不稳定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们。而高熵合金催化剂最大的优势恰恰在于其材料本身的高稳定。基于此,相老师热情地向我们伸出了合作的橄榄枝。目前,我们已经将样品寄送过去。如果在对方研究团队的研究领域中,该样品能呈现出较好的效果,我们已初步计划进一步联合申报项目,并深入开展合作研究。

很多时候,我自己感觉工作已经做得相当“完美”,但是在“大同行”、大专家面前,仍然很容易被发现一些疏忽的问题。这为我下一步将要进行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改进意见和修正方向。

在中国海洋大学开展的一次学术报告中,我介绍了团队使用非贵金属催化剂在海水电解中开展的相关工作。有一位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现场提出,催化剂在模拟海水中效果不错,在真实海水中效果如何呢?因为真实海水中天然含有钠离子、镁离子、钙离子等离子,会导致离子交换膜堵塞。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没考虑过,这位教授的建议帮助我们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6、结合您的研究领域,您认为科研工作者应当如何开展科普工作?

答:我对科普工作很有热情,东北师范大学也经常组织我们开展科普工作。我觉得最大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要因人而异,针对不同受众群体要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科普;二是要从简单、有趣的现象入手开展科普工作。

例如,儿童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容易“异想天开”,面向他们开展科普工作就十分有意义。不久前,学校组织我去附属幼儿园开展科普工作。考虑到三四岁的孩子对色彩和电比较敏感和好奇,我们结合生活实际给孩子们讲解了红绿灯中的色彩秘密;现场设计的互动环节,让孩子们体验不同颜色的产生原理,感受了“摇一摇发电”背后机械能到电能的转化,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而好奇心本身就是最珍贵的东西。

常老师走进幼儿园开展科普工作




GREEN  CARBON

Part 2

谈成长道路:“上学是一件‘奢侈品

7、能否简要介绍一下您的求学经历?这些经历为您从事目前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怎样的基础?

答:我出生在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一个现在看来都不算富裕的农村。村里没有幼儿园,所以我的求学之路是从小学开始的。当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个班只有10多个学生,上午学语文、下午学数学,初中之前我都没接触过英语。

小学毕业,我以全乡第三名的成绩考到了乡里的初中。按照当时的成绩,我可以去县里读县重点初中;但是考虑到家里的经济情况,还是选择了乡里的普通初中。一方面是周围不少小伙伴已经辍学打工,让我深知上学本就是“奢侈品”;另一方面,我坚信只要好好学,在哪里都能学好。

当时,初中距离我家有三四公里,我每天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去上课。早上五点到教室晨读、八点多回家吃早饭,九点多回去上课、十二点回家吃午饭,下午两点去上课、五点回家吃晚饭,晚上六点去上晚自习、九点回家睡觉……每一天,我都要在这条路上往返骑车8趟。

那时候,乡村都是土路,一旦遇见下雨天道路便泥泞不堪,无法骑自行车,我就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去上学。很多同学在天气不好时会请假,我从来没有请假过。因为学习机会来之不易,而且老师并不会因为几个学生缺席就不讲新知识。在步行的半个多小时中,我还会拿出记有古文古诗、单词、公式等碎片化知识的“小本本”,一边走路一边学习。

直到现在,我身体素质还是很好,可能就是当时骑自行车练出来的。更重要的是,这段经历锻炼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力,为我后面的研究道路奠定了基础。


8在科研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您觉得非常重要的节点和选择?

答:有两个关键抉择。

一个是2014年初硕士将要毕业时,我有机会在应化所当一名科研岗教工,拿到事业编;还有一条看起来更为艰难的路,就是继续读博。我选择了后者。我记得当时发了一条微博:“我选一个更荆棘、更有挑战的路,让时间来证明一切。”

第二个节点是在美国做博士后研究后期,那时我有机会申请绿卡,并留美做教授;但抱着为祖国做贡献的初心,我最终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回国,继续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2014年发表的微博


9、您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领域进行深耕?是出于何种考虑?

答:我刚进应化所开始读研时,有幸旁听了同组博士师兄师姐的毕业答辩。当时,氢能和燃料电池的研究还不是热门领域。在专家讨论中,邢老师的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这些研究是国家大势所趋,以后肯定会得到重视。我们现在多做一点研究,以后国家就会少走一些弯路;我们把冷板凳坐热,后来的研究人员就可以少坐冷板凳。”

当时,行业的预估是或许再过50年,氢能有望实现商用。有专家开玩笑说,很多人看不到那一天了。而邢老师则乐观地说:“就像愚公移山一样,我有学生,学生还会有学生,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愁大事不成?”

邢老师站在国家需求的视角高瞻远瞩,广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态度让我大受震撼,所以,抱着“坐冷板凳”的想法,我也选择了这个领域,我希望能沿着邢老师的脚步,甚至超越他,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

当然,近年来,这个领域逐渐热起来,加入进来的同行越来越多,所以商用的希望也大大提前了。

10、在科研压力很大的时候,您往往选择哪些方式来排遣?

答:现在压力就挺大的,因为自己带独立课题组。到今年9月,课题组人员就要达到近20人。学生毕业、项目争取、课题组产出,都需要我作为“多面手”去负责。

我认为面对压力最重要的还是心态。我一向以心态好自居,再大的压力也能躺下就睡。“能有啥大不了的,都能解决的。”我擅长用这句话鼓励自己。

有时候压力很大的时候,不妨学会“放一放”;一件事做不好,就先做别的,或者先睡一觉。手里攥着千头万绪,但一个针眼一次也只能穿过一条线。同时,我也会和老师、同事们沟通、和朋友一起旅行,放松一下心情,换换脑子,回来再战。


2023年教师节,常老师和课题组学生

11、您认为,爱好在科研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什么意义?

答:我刚开始做这个领域的时候,把它当一份工作。后来慢慢取得了一些成果、发表了一些文章,在同行的正向反馈中得到激励,把工作变成了爱好。

如果做得是自己很喜欢的工作,那么时间流逝很快;如果整天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就是加倍的煎熬。所以,兴趣和爱好可以抵抗岁月漫长的无聊。



GREEN  CARBON

Part 3

谈科研工作者:“诚信是科研工作的第一要务

12、您认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答:首先是要诚信,这是第一要务。不诚信的行为,例如文章造假、数据失实,不仅会影响后续自己的工作,还会对行业带来误导,浪费整个行业的精力、人力、物力。

此外,坚韧不拔的精神、好奇心、求知欲、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创新思维,都是很重要的品质。


又红又专,2024年7月常老师
在延安参加学习培训


13、您如何评价以您为代表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答:未来的科学研究既充满机遇,也遍布挑战,青年科研工作者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方面,青年科研工作者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相当有价值的信息,知道发力点,有路径参考;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继续培养优秀的“后来人”,应对下一步的技术挑战和难题。

可以说,青年科研工作既是科学研究的参与者,也是科技发展的推动者。我们肩负着探索未知、服务社会、传承知识的多重使命,小到研究领域,大到科学事业,都应该做出贡献。


14、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答:我认为这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提供更优质的资源,保证青年科研人员能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和能力培训;要鼓励他们培养创新性、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要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承担科研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在实操中成长。


15、您建议青年科研工作者如何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刚刚入行的“科研新生”该如何找到选题进行入门?

答:首先要找到兴趣和爱好所在,这对于后续的研究动力和投入持久性有重要影响。刚进组学生,我会建议他们广泛阅读文献,了解行业研究趋势和存在问题。我读研的时候,会把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拿来反复阅读,不懂之处多次提问,可以较快实现“入门”。

此外,多和前辈交流讨论,也是获得经验的“捷径”;从小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开始入手,逐步取得成果,也能逐渐获得信心。



GREEN  CARBON

Part 4

谈Green Carbon期刊发展:

既要“深耕细作”,也要跨学科交流

16、Green Carbon是探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术期刊。结合您的研究领域,您建议期刊如何为相关研究领域发展提供支持?

答:可以针对相关领域设立专题特刊,邀请领域内知名专家做客座编辑,并聚焦领域撰写研究性、综合性论文,提升期刊影响力。

其次,建议编委会多多组织专家论坛,让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前辈分享经验、青年学者少走弯路。

此外,要鼓励青年学者提交高质量论文,并且建立发稿的快速审核通道。在这个方面,期刊已经有了很好的探索。

2023年11月,常老师作为青年编委参加

Green Carbon青年编委会成立大会暨

2023青年绿碳科学大会

17、在极具竞争性的学术出版领域,您认为Green Carbon应该如何定位以突出差异化发展特色?

答:首先是“精”,要专注于绿色低碳领域,在其中深耕细作,争取成为领域的权威性期刊。同时,要重视跨学科交流,吸引来自环境、能源、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进行投稿。

18、您认为Green Carbon期刊应如何帮助研究人员提高核心竞争力与研究影响力?

答:打铁还需自身硬,期刊要保证打造一个高质量出版平台,确保发表的文章是经过严格审核的,具有较高学术价值。

定期组织面向不同专题的特刊和学术交流会,也可以聚焦热点问题和前沿技术问题,吸引领域内关注,提升研究人员知名度。

另外,要加强与国际知名机构的合作,为研究人员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拓宽研究视野。

19、您对Green Carbon有哪些预期或期待?

答:在关注学术领域的同时,要以实践为导向,鼓励发表能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政策实施和成果,鼓励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并行。

要探索新的出版模式,增强数字出版和多媒体传播,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还要加大对青年学者的关注度,帮助他们在学术界建立声誉和影响力。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固定布局

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

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

以及用于模板制作。

采访手记


一直挂着笑容的脸庞、爽朗的声音、清晰的表达,在交谈中始终透露出一股蓬勃的朝气——出生于1988年的常进法教授已经在领域内取得了不少成绩,也成为了学生眼中的“热门”博导。

谈起专业,他滔滔不绝,连细致的行业数据都能信手拈来,让人不难看出其背后的勤奋、踏实与积累;谈起生活,他乐观豁达,把幼时求学吃得苦当作“馈赠”,直到今天还能从中汲取能量,让人深刻体会到其身上坚韧不拔的品质。

整个交谈过程中,常老师思路清晰、语速明快,能在接到提问后迅速思考,并整理成逻辑通畅、理解性强的内容向我们进行“输出”。这些内容里,有本该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让隔行如隔山的人云里雾里,但常老师把它们“翻译”成了“大白话”,让“外行人”也不难理解;也有关乎个人的感受,但常老师善用类比和比喻,他借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把科研压力类比为千头万绪的线头,把科研突破类比为线头穿过针眼,以此将它们“具象化”,让人感同身受。

更让人动容的,是常老师身上传递出来的格局、视野和正能量。他甘愿在被认为是“冷门”的领域内深耕,自己多坐冷板凳,国家就能少走弯路;他甘愿放弃美国绿卡和教授待遇,毅然选择回国,就是为了实现让祖国“少走弯路”的初心。这样的品质,科学家精神的传承与发扬,也是广大优秀青年科研工作者身上最闪耀的光芒。



Green Carbon 新声

 启 迪 科 技 生 力 军 





辑:Green Carbon期刊中心

审核:Green Carbon期刊中心




·往期回顾·




Green Carbon新声 | 谢在来:不以“热点”为导向,以社会真正的需求为导向



Green Carbon新声丨李崇文:科研路上直面困难,拒绝“逃避”



Green Carbon新声丨黄雪年:和企业多交流“发现真问题”



Green Carbon新声丨何林:以“长期主义”打磨化学过程的“魔法石”



Green Carbon新声丨陈朝吉:兴趣和热爱,能抵万难



Green Carbon新声丨王笑楠:“最好的”成果,永远是“下一个”

Green Carbon
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主办的国际学术期刊,以创办绿碳领域国际一流学术期刊为目标,聚焦绿色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石碳资源的绿色转化与利用、排放碳资源的固定与利用以及多尺度碳循环的分析与管理等主题,打造跨学科融合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共同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