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Carbon新声,是一档以Green Carbon青年编委为访谈对象的栏目。该栏目旨在通过与被采访者对话的形式,还原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经历与科研道路,探讨他们投身科研、带领团队、培育学生等方面的心得与感悟,分享他们在科学思维建立、领域交叉融合、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的理念与实践,以期为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学生和科技爱好者树立榜样,启迪思考。
个人简介
马妍姣
Ma Yanjiao
马妍姣,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青年人才,担任南京师范大学低碳技术与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实验室主任,电化学储能与能量转化团队负责人。主要致力于新能源利用与储能方向的研究,提出高熵驱动结构稳定,活性中心掺杂等研究思路。目前在Energy Environ. Sci.、Adv. Mater.、Angew. Chem.、Adv. Energy Mater.、Adv. Funct. Mater.、ACS Energy Lett.及Matter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参与申请10项专利,其中欧盟专利1项,已授权中国专利7项。担任SusMat、Energy Materials、Green Carbon等期刊青年编委。
采访部分
GREEN CARBON
Part 1
谈研究领域:“让高熵技术更加‘普适’”
1、请简要介绍您的研究领域。
2、请进一步介绍一下,您的研究方向是如何与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向相结合的?
3、您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过20多篇论文,在系列成果中,哪些是最令您骄傲的?能否简单介绍一下其中典型成果的大致内容和意义?
4、在您的相关研究领域里,未来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突破的点有哪些?
GREEN CARBON
Part 2
谈关键选择:“通过‘长期主义’进行规划和坚持”
5、在科研成长的过程中,有没有您认为非常重要的节点和选择?
6、在读书期间,您完成了结婚、生子等“大事”,是有意为之还是水到渠成的选择?可以和我们分享一下这部分经历吗?
7、您认为,爱好在科研过程中扮演着什么角色,有什么意义?
8、在科研压力很大的时候,您往往选择哪些方式来排遣?
GREEN CARBON
Part 3
谈女性科研工作者:“女性特质对科研工作有正面推进”
9、目前,男女双方对家庭的付出和责任已经越来越被平等看待,但母亲的身份或许比父亲的身份意味着更多付出。您觉得,有了宝宝对您的生活和研究产生了哪些影响?是否“分散”了一部分精力,您是如何做到平衡工作和生活这两种关系的?
10、您认为,在科研工作中,女性有哪些优势?
GREEN CARBON
Part 4
谈青年科研工作者:
“最重要的是坚持和好奇心的结合”
11、您认为,科研工作者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
12、您如何评价以您为代表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在未来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3、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青年科研人才?
14、对于和您一样的留学归国人才,在选择平台方面您有哪些建议?
15、作为较为年轻的团队负责人,您在培养学生、带领团队方面,有哪些理念和举措?效果如何?
GREEN CARBON
Part 5
谈Green Carbon期刊发展:
“不仅关注学术研究,也要重视实际应用”
16、Green Carbon是探讨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学术期刊。您建议期刊如何为您的研究领域发展提供更有特色的平台?如何为更多热门研究领域提供支持?
17、作为青年编委之一,您如何评价Green Carbon创办的意义和对行业的影响?
18、在极具竞争性的学术出版领域,您认为Green Carbon应该如何定位以突出差异化发展特色?
19、您对Green Carbon有哪些预期或期待?
采访手记
如果要用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来作为开场白,应该是“漂亮是马妍姣老师最不值一提的优点”。这位出生于1988年的教授、博导,有乌黑的长发、白净的皮肤、灵动的大眼睛,称之为美女毫不夸张。
但沟通和采访的深入,马老师身上传递出来了对科研工作的认真、长期主义的规划、面对困苦的坚韧与乐观、极高的自我要求……这些闪着光的优秀品质让人透过她的美丽,看到了更多作为青年科研工作者的魅力和担当。
与马老师对话的过程如春风拂面,因为她语气温和,气质温柔,对各种问题的回答都能娓娓道来。但一次深入对话下来,我们意识到,马老师其实是一位外柔内刚的科研工作者。
比如,她从大学开始就给自己规划好了读研、读博、出国深造这条并不“舒服”的路,并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比如,她在异国他乡进行博后研究的同时,完成了生娃这件人生大事,并实现了边带娃边科研的“两不误”,熬过了难以想象的身心压力;比如,她始终觉得自己的成果还不够好、不够多,对自己有持续的高要求并付诸实践,期待自己和团队能产生更优质的引领性成果……女性科研工作者的耐力、坚韧,描绘着属于马老师的个人特色。
马妍姣老师是如此的鲜活、生动。一方面,她无疑是一位理智、务实的“长期主义者”,每一步都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定了目标就愿意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另一方面,她也是浪漫的“文艺爱好者”,她画风景、摹人物,为自己的论文在国际顶级期刊的发表配上亲手绘制的封面图,是名副其实的“多点开花”科研工作者。
有个感人的小细节是,即使知道要面对面进行沟通,在我们把采访提纲发过去以后,隔了一天,马老师还是回复了一份详实的、面面俱到的、逻辑缜密的文字版回复,并配了一句话“您好,我简单梳理了一下答案,明天主要围绕这些点来说一下。”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外,对一位孩子仅有两岁的年轻妈妈来说,时间之宝贵不言而喻。这份材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智慧的人是如何用勤奋来“锦上添花”,也让我们看到了属于青年科研工作者的蓬勃希望。
Green Carbon 新声
启 迪 科 技 生 力 军
编辑:Green Carbon期刊中心
审核:Green Carbon期刊中心
关于
Green Carbon
1
Green Carbon(绿碳,ISSN 2950-1555)是由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创办、与科爱集团联合出版的开放获取英文学术期刊,聚焦绿色碳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化石碳资源的绿色转化与利用、排放碳资源的固定与利用,以及多尺度碳循环的分析与管理等主题,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科技创新,打造多学科融合的国际一流学术交流平台。期刊将发表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类文章、社论、简短通讯、观点和专题类文章。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 CAS数据库收录 2025年底前稿件处理费用(APC)由编辑部承担,作者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对已接收文章免费进行语言润色服务 黄金开放获取期刊,已出版论文可以免费全文下载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green-carbon
优秀文章提供免费精准推送服务
官方网站
https://www.keaipublishing.com/en/journals/green-carbon/
联系方式
greencarbon@qibebt.ac.cn
欢迎访问期刊主页
扫码进入文章投稿
编辑部联系方式
邱翔 博士
电话:(0532)58261072;15640526517
邮箱:qiuxiang@qibebt.ac.cn;
greencarbon@qibebt.ac.cn
路帅敏 博士
电话:(0532)58261072;13210205278
邮箱:lusm@qibebt.ac.cn;
greencarbon@qibebt.ac.cn
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189号,266101
长按关注
欢迎您的投稿!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