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设计考研【武汉理工大学专题】| 题型考察分析+论述题答题思路详解!附论述考题趋势预测!

学术   2024-09-22 23:40   湖北  


📄 武汉理工大学设计理论

    题型分布及特点:


武汉理工大学近几年参考书目一直有所变化,但考点和内容变化性不大。


目前参考书目为:田自秉版《中国工艺美术史》、李砚祖版《艺术设计概论》、李立新版《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


很多小伙伴在问,王受之版《世界现代设计史》在前两年被武汉理工大学在参考书目中摘除,是不是不用学习。我的建议是:需要学习,而且这个是大家后续论述题提高的基础,也是填空题、名词解释常考内容根据地。


像李立新版《设计艺术学研究方法》的考点主要集中在简答题和论述题,一般每年会包含一道10分的简答,论述题会有两种考察方式:研究方法考察和实践型考察。


一种方式是对于研究方法的考察,比如田野考察法的基本观点、研究对象、基本方法。另一种方式是对于实践型考察,通常以前沿热点+基础知识点的考察形式呈现。


武汉理工大学的设计理论考题分为四种题型,分别为填空题(分值10分)、名词解释题(分值40分)、简答题(分值50分)和论述题(分值50分)。


一、填空题(共10道题,每题1分,共10分)

型特点:填空题通常要求考生填写特定的设计著作、设计师、设计风格、设计材料等信息,每个填空问题分值仅为1分,考察学生对设计学基础知识点的记忆。


内容变化:主要围绕设计师和设计师作品(如赖特的代表作:流水别墅、红蓝椅的设计者:里特维尔德)、设计材料(青瓷、景泰蓝、釉下彩等)、设计著作(拉斯金的著作:建筑的七盏明灯、《为真实世界的设计》的作者:巴巴纳克)等基础知识点。


二、名词解释(共8道题,每题5分,共40分)

题型特点:这部分题型要求考生对设计学中的重要概念、术语或风格进行解释,考察学生对设计学理论的掌握程度。


内容变化:通常涵盖设计学中的重要流派和风格(如新艺术运动的特点:自然形态的运用、装饰性)、理论、技术(如失蜡法:用于制作金属雕塑和复杂形状的金属部件)和人物(勒·柯布西耶(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代表)、弗兰克·盖里(解构主义建筑大师)、菲利普·斯塔克(当代著名工业设计师)等)。


三、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10分,共50分)

题型特点:这部分题型要求考生对特定的设计问题或现象进行简要分析和回答,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对设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内容变化:通常涉及大范围设计史理解(如简述20世纪50年代后的设计运动及思潮)、设计工艺(汉唐宋元明清工艺美术特点,如汉代的漆器、唐代的三彩等)设计理论(设计符号学、设计中的“能指”和“所指”)、设计方法(定性研究的总策略、田野考察基本方法等)、设计实践(艺术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系)和设计批评(设计师社会职责)等方面。


四、论述题(共2道题,每题25分,共50分)

题型特点:这部分题型要求考生对设计学中的复杂问题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内容变化:通常关注关注设计学与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的结合,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设计实践和理论,包括设计学中的前沿问题、跨学科问题、社会文化问题和未来趋势等,考察学生对设计前沿的认知和理解。


以下以近4年武汉理工大学大学设计论述题真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找到这类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要点。


📄 近四年论述题解析:


 1、请你谈谈对密斯少就是多和文丘里少就是乏味的设计理念的理解,并阐述二者的逻辑关系。

(2024年武汉理工大学论述题真题)


这个论述题要求考生分析两位著名建筑师的设计理念,并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建筑与设计的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


思路:在逻辑关系上,“少即是多”与“少即是乏味”体现了设计哲学的演变,这两种理念的对立和互动,通过基本概念和案例的阐述,来阐释其在设计理念、建筑与设计的关系。密斯的理念是对20世纪初现代主义运动的回应,旨在通过简化设计来提高建筑的功能性和纯粹性。而文丘里的“少即是乏味”则是对现代主义设计原则的一种批判和反思,它代表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的超越,强调设计的多样性和文化性。


密斯“少就是多”和文丘里“少就是乏味”的关系:密斯·凡德罗的“少就是多”理念,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精髓所在。这一观点强调通过最简化的设计元素来实现最大的功能性和美学效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罗伯特·文丘里提出了“少就是乏味”的观点,文丘里认为,建筑应该反映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不是追求一种普遍适用的、简化的形式。他主张在设计中融入历史元素、文化符号和装饰性细节,以创造出富有表现力和意义的建筑。


 2、生态设计一方面是实践形态,一方面是理想形态,从这两方面进行论述。

(2023年武汉理工大学论述题真题)


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分析生态设计在实践和理想层面的意义。可以从生态设计的原则、实践案例、以及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


思路:在当今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生态设计成为了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不仅是一种实践形态,体现在具体的设计项目和产品中,也是一种理想形态,代表着设计师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生态设计强调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环境影响,旨在创造对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种设计理念的实践和理想形态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设计行业向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生态设计:作为设计领域的关键分支,既是一种具体的实践形态,也是一种深远的理想形态。在实践层面,它要求设计师采用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并遵循循环经济原则,覆盖产品从设计、制造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这包括使用可回收或生物降解材料,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能源消耗,以及设计易于拆解和回收的产品,以实现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理想形态的生态设计则是一种哲学和价值观的体现,它鼓励设计师和消费者承担起对环境的责任。设计师在追求产品功能性和美观性的同时,也需考虑其对环境的长期影响,推动社会对可持续生活方式的认同。面对生态设计的实践与理想,设计师需应对技术、经济和市场的挑战,同时把握公众环保意识提升和绿色技术发展的机遇。未来,生态设计将不断融合创新技术和设计理念,引领设计行业向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要求设计师探索新材料、工艺和商业模式,以实现生态设计的双重目标。通过这种综合性的努力,生态设计将促进社会向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3、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的角度,

 论述未来社会创新设计与生活方式变革的关系。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论述题真题)


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探讨新兴技术如何影响设计和生活方式。可以从技术如何改变设计流程、用户体验、以及设计产品的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背景:随着人工智能(AI)、大数据和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我们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些技术正在重塑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设计实践。AI的智能化处理能力、大数据的深入分析能力以及元宇宙的沉浸式体验,共同推动了设计领域的创新。这些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与产品、服务和环境的互动方式,还为设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促使设计师重新思考如何创造更加人性化、智能化和可持续的设计方案。


思路:在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元宇宙如何塑造未来社会创新设计和生活方式变革的关系时,我们首先认识到智能化设计通过AI和大数据提高设计效率并实现个性化体验。数据驱动的决策进一步优化了设计过程,使设计师能够基于用户行为数据做出更精准的设计选择。同时,元宇宙的兴起为设计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允许创造沉浸式体验,重新定义人与环境的互动。然而,随着这些技术的深入应用,设计伦理和隐私保护变得尤为关键,设计师必须在创新的同时确保用户权益不受侵犯。此外,这些技术也为可持续设计开辟了新途径,推动资源优化和环境影响减少。综上所述,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不仅推动了设计创新,也引领了生活方式的变革,为未来社会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强调了设计师在负责任地使用技术方面的重要角色。


智能化设计正引领未来:智能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人工智能(AI)技术,以提升设计的自动化和个性化水平。这种设计方法利用AI的数据分析能力来预测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从而生成并自我优化设计方案。智能化设计的核心在于其能够处理和分析大量数据,提供深入的用户洞察,指导设计师做出更符合用户期望的决策。在元宇宙的背景下,智能化设计进一步扩展到创造虚拟体验,包括虚拟产品的外观设计、交互方式和空间布局。这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掌握传统设计技能,还要理解如何在虚拟环境中创造出有吸引力和功能性的体验。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设计还涉及到伦理和责任的问题。设计师在使用AI、大数据和元宇宙技术时,必须考虑用户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以及避免偏见和歧视。此外,智能化设计也强调可持续性,通过优化资源使用和减少对物理资源的依赖,推动环保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4、设计学与社会学相交叉的研究方法。

(2021年武汉理工大学论述题真题)


这道论述题要求考生探讨设计学与社会学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学方法来研究设计问题。可以从用户研究、社会文化背景对设计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解题思路:(背景、思路、与设计的关系)

背景:在当今社会,设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方法已成为理解设计在社会文化中作用的重要途径。设计不仅仅是形式和功能的创造,它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互动以及文化认同。社会学为设计提供了研究社会结构、群体行为和文化现象的视角,而设计学则为社会学提供了创新的解决社会问题的工具和方法。这种交叉研究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设计如何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设计来促进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思路:考生首先需要选取论述视角,从社会学和设计学的角度审视设计的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如设计如何影响社会、环境可持续性以及文化多样性。其次,研究方法应该包括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手段,如田野调查、用户研究、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以获得对设计在社会中作用的全面理解。此外,设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还应该关注设计的社会创新潜力,探索如何通过设计来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进步。


设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方法:设计学与社会学的交叉研究方法确保设计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以用户研究和田野考察等方法来评估设计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在交叉研究方法中,设计不仅是美学和功能的体现,更是社会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反映。设计的社会创新实践强调了设计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设计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讨论则提醒设计师在追求美学和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设计对社会正义和可持续性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持续性与创新之间的冠词。这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促进了设计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推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跨学科方法论的应用,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工具,丰富了我们对设计社会作用的理解。


📄 论述题考题趋势:


武汉理工大学的最后两道论述题,考题特点体现在其跨学科的综合性,通常考察的是设计与理论、科技、文化的关系。如密斯、文丘里的理论表达,生态设计、服务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现代设计理论的阐述和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的科技元素,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设计学的基础理论,还要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考题强调了设计学的历史维度,要求考生对从古代到现代的设计发展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风格。同时,考题也多次聚焦于设计思想和理念的探讨,例如工匠精神、密斯凡德罗和罗伯特·文丘里的设计理念,这要求考生对设计哲学有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此外,考题鼓励考生探索创新设计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联系,如生态设计和未来社会创新设计,这反映了设计学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视。同时,考题也关注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等新兴技术对设计领域的影响,要求考生思考这些技术如何塑造设计的未来。


总结为一个结论:要求考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设计基础知识,还要有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对未来趋势的洞察力。特别是对于设计前沿的知识如何结合设计理论的内容,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理论与实际之间建立联系,提出有见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举例:

论述题:从人工智能、大数据、元宇宙角度出发,结合科学与艺术的关系,论述艺术设计对生活方式的变革有什么影响。

(2022年武汉理工大学论述题真题)


本题考察重点:此题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对当下热点的认知,并希望考生能够结合设计学所学内容,加以作答。


思路:科技和艺术设计是相互依存的,科技的进步为艺术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艺术设计则赋予科技以审美和文化价值。在未来,这种相互作用将更加明显,设计师需要紧跟科技的步伐,不断创新,以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以下为一耶学员对该题的答题示范参考:

人类可追溯到设计活动包括设计的原始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即现代设计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也不断进步,越来越成为艺术设计发展的不竭动力。艺术设计则赋予时代以审美情趣和感染力,科技对艺术设计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艺术设计隐喻的科技力量为人类生活创造了生活方式的新变革,引领人类生活走向进化。


一、科学与艺术设计相互融合

纵观整个人类历史,社会不断前进的每一个阶段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设计的重大改革和发展都与科技的突破密切相关。任何一个时代,社会生活与社会规则无疑是设计依赖的基础。社会环境的改变以及科技的进步,必然会有种种新材料的诞生们也就直接影响设计师对选材以及设计风格的方式改变。从宏观角度来看,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一直保持着相对良性的互动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总体上是缓慢、富有节奏地进步,而科技进步无疑是促成生活方式在重要时间节点变化的主因。


二、科学推动艺术设计对生活方式的变革

随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区块链、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终端硬件的迭代升级,目前元宇宙的发展和演化速度已经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元宇宙极有可能成为“多维度、全感官、沉浸式”的新互联网形态。元宇宙整合了多种数字技术,从而产生了一种虚拟与现实、数字与应用交叉融合的互联网社会形态。如今,虚拟设计(Virtual Reality,vr)这一技术现在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虚拟生产”、“虚拟贸易”、“虚拟市场”、“虚拟社区”等。此外,像各类服装店和鞋店推出的“虚拟换装”功能,运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将设计以光影效果的形式,从虚拟赛博空间呈现于立体空间之中,满足消费者视觉上的审美。虚拟设计以电脑三维空间模拟现实达到真实,使设计对象与人、环境更加客观真实,运用到了各个领域,并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未来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设计艺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并可以说为创造了人类生活方式,从原始时代的陶器汲水器的造型,到商周时代具有威严的青铜器,再到唐代的席地而坐变为垂足而坐的起居方式。人作为生活的主体,设计对生活方式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的研究。未来的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产品设计,而是从物质设计逐步推进到非物质设计,从ucd到hcd的过程,这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到既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有减少物质消费、降低对资源能源的压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一过程必将在思想和物质上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最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设计的发展。让人们有更好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效率,创造一种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科技显然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在未来世界,科技依旧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科技与设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当代艺术设计须依靠科技所提供的力量,发挥设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先进的技术为基础,通过科技与艺术的融合中创造人类社会的美好生活。


*


▲点击查看【武汉理工大学定向班】课程详情


▲点击图片查看高分上岸经验贴


一耶设计史论考研
一耶,专注于设计史论考研教育!学员上岸率高达86.3%,近五年培养了25所院校的史论和总分第一!提供专业课巨浪式提分,圆你名校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