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21号,美股迎来了重要的转折点。第一龙头英伟达发布了最新的财报。
为什么英伟达的财报如此重要,因为在今天的美国市场,英伟达就是市值龙头和涨幅龙头,市场对英伟达的信心,就代表了资金对于美股的信心,假如英伟达出现了业绩转向,开始在今后走向下跌,那么美股也必然会出现阶段性下跌。
所以,即便你买的不是英伟达,而是纳斯达克指数,这一份报告也是你需要关注的。
在英伟达公布财报之后,从盘前交易来看,跌幅并不大,只下跌了2.5%。但是至此是否会开启英伟达下跌回调的趋势,才是今天更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此前的绝大多数时间里,英伟达几乎每次公布财报,都是超出市场预期的,所以财报后经常跳涨高开,而本次英伟达虽然业绩也出现了增长,但是却没有高开,这都说明如今的市场价格,相比于英伟达亮眼的财报,依然是太高了。
而且英伟达的股价,也在已经在140美元附近徘徊了五个多月了(如图)。所以,后续的英伟达,还能期待吗?
本次财报,英伟达三季度营收351亿美元,同比增长94%,市场对营收的预期在331.24亿;净利润1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市场原本的每股收益预期在0.7美元,实际每股收益公布出来是0.78。营收和每股收益,都是超预期的(如图)。
可即便财报是超预期的亮眼,但市场还是盘前下跌。为什么?因为后续业务的再增长预期速度和现有的市场价格出现了偏差…
在英伟达现有的业务里,数据中心业务和游戏业务是最占比最大的两项,尤其是数据中心业务,占比接近88%(如图),现有的业务增长几乎完全是靠这个支撑起来的。所以数据中心今后还能有多大的空间和增速,几乎就可以决定着现在资本市场对英伟达的定价。
数据中心业务,其实就是给云服务商以及open AI等人工智能企业提供算力的,这些机器设备在数据处理的时候,需要大量强大的芯片支持。目前云服务商就贡献了数据中心业务中50%的收入。其余的就来自于消费者互联网公司。
在这其中,英伟达目前的Blackwell系列,是目前市场中最受欢迎的产品,黄仁勋也表示预计供不应求状态将连续持续数季,增产也将持续到下一财年。
可是自英伟达今年3月推出Blackwell芯片系列以来,就一再推迟交货时间。从最初的今年二季度,到后来的四季度,如今甚至有人认为,改良后的Blackwell GPU最快于明年1月底才能出货。
而且此前传言,这款AI芯片在高容量服务器机架中还可能存在过热的问题,这个缺陷已迫使英伟达多次修改机架设计,不仅限制了GPU性能,还可能损坏硬件。所以这些都可能会让之后英伟达的财务业绩在中期内出现波动。
资本市场是短视的,对于已经飙涨了这么久的英伟达股价,一旦出现一点利空信息,都会促使股价出现大幅波动。所以除了刚刚提到的产品过热的技术问题,还有两点也是今后英伟达股价的关键决定因素:
第一点就是市场空间,很显然随着之后AI技术在全球的普及,对高性能计算能力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个时间节点绝对不是拐点,宏观前景是足够好的。
其次,是现有的竞争过程中,英伟达能不能打过别的公司,毕竟现在除了英伟达,AMD、微软、英特尔等等都想在这个领域里插一脚。从目前的市场份额数据来看,英伟达在GPU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20%(如图)。科技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太快,某一家企业突然做出来了新的技术突破,然后又出现了新产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占领市场。所以持续关注GPU市场份额的变化,也是在AI持续向好的宏观背景下,抓住龙头的重要因素。
现在英伟达的股价和市值虽然已经很高了,但是如果我们去看它和同行业的市盈率去对比,会发现英伟达57倍的市盈率和同行业49倍的市盈率之间,也只是轻微的差别(如图)。
而且相比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目前也处在历史平均水平一下。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再来看这个问题,目前整个行业都这么高的市盈率,会不会是整个美股市场的估值出现了高估呢?
截止到9月底时,巴菲特指标就已经达到了194%,甚至高于2021年12月时的189%。这个指标是以美国股市的市值与美国的GDP数据为对比得出的比率。若这样来对比,那有可能是整个美股市场可能都被高估了。
这一次英伟达发布财报后,为什么盘前还会下跌?不是英伟达的财报不好了,也不是英伟达的业务不增长了,而是经过两年的上涨,市场对于英伟达的预期太高了,市场对于美股的预期太高了。
超高的定价,不仅吸纳了原本的业务增量预期,还承载了众多资本对于英伟达更为长期的期待。
如此看来,不论是跟随大市,还是英伟达单家公司。
估值过高与业务持续增长同在。
这样一来,市场短期内会继续冲高上行的空间就会受到阻碍,而倘若市场在今后某段时间出现了横盘或者一段下跌调整,那么当美股再涨起来的时候,英伟达相信也仍然还会是那个涨幅与市值的真正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