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西游记》我们马上会想起机智勇敢、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唐僧在很多人眼中却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和尚,甚至成为软弱无能的代名词,然而,唐僧才是《西游记》中的第一主角,因为《西游记》的取经故事就是根据玄奘西行这一历史事件创作出来的,唐僧的原型就是大唐第一高僧玄奘大师,公元628年,26岁的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取经,一人一马经过5万里的长途跋涉,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历经17年玄奘终于取回真经返回大唐,回国以后他翻译了75部经书,超过二百万字,并口述了《大唐西域记》,记录了沿途100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社会习俗,成为研究中外交流的珍贵文献,《西游记》的取经故事也据此而来。
玄奘姓陈,名袆,乳名江流,法名玄奘,出生于公元602年,正处于隋朝末年,据《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的曾祖和高祖做过北魏的高官(太守),其父是县令,他是家中第四子,玄奘五岁时母亲去世,十岁时父亲也离世,13岁的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少年玄奘不仅悟性极高,过目不忘,而且十分努力,废寝忘食,不过一两年玄奘就能帮其师傅代课讲经,对佛学的理解也已经青出于蓝,他来到长安,找到两位大唐佛学最高深的大师,虚心向二人请教,几轮学习之后,二位大师心服口服,称玄奘为“佛门千里驹,重振佛法就靠你了!”26岁的玄奘便成为唐朝第一高僧,世称唐三藏,意谓其精于经、律、论三藏,熟知所有佛教圣典。
当时各种佛教学说分歧众多,玄奘也困扰于社论师和地论师两家关于阿赖耶识之说的矛盾,为求真理玄奘决心去天竺求学,看看原版经文;和《西游记》中唐僧是唐太宗钦定的取经人选不同,真实的玄奘西行还没出发就遭遇了巨大的困难,没有通关文牒,玄奘决定偷渡出境。
玄奘离开长安后的第一站是凉州,凉州当时正在被吐蕃和突厥夹击,没有通关文碟,任何人不准通过,于是他就在凉州城里开坛讲经,积攒盘缠,两个月后,商人们就把玄奘的故事带到了西域,同时还传说玄奘将在不久以后出关来到西域国家,凉州长官李大亮听说玄奘要偷渡出关,就下令抓捕玄奘遣返长安!玄奘闻汛后提前偷渡,成功逃离了凉州,准备前往玉门关,他一路昼伏夜行,顺利到达了玉门关外的瓜州城。
瓜州城的刺使信奉佛教,热情接待了玄奘,可是抓捕他的文书也很快到达,玄奘由坐上宾又变成了嫌疑犯,在官员李昌的帮助下,玄奘逃出了瓜州城,藏匿到了一个叫做塔尔寺的地方。
当时的高昌国是个西域大国,高昌王麴文泰野心勃勃,他想让玄奘留下来做高昌国师,百般无奈之下玄奘只能以绝食来应对这份盛情邀请,最终高昌王还是被玄奘的决心打动,深感惭愧的他与玄奘结拜为兄弟,放唐僧西行,并为玄奘配备了四个弟子、30套衣服、30匹马,还有24封国书,玄奘也答应从天竺求法归来,要在高昌讲经三年。
玄奘一行离开碎叶城来到了国际大都市撒马尔罕,当时叫做萨莫建国,史称康国,萨莫建国很可能就是西游记当中最强妖怪之国狮驼国的原型。在吴承写西游记的时候已是明朝,当时撒马尔罕以及广大的中亚地区已经彻底被伊斯兰同化,而且西域也正在被伊斯兰教同化,狮驼国妖怪众多,面积广大,那里的妖王更是唯一需要佛主亲自出面才能降服的存在,当时的伊斯兰汗国刚好也有两位大汗,狮子汗(阿尔斯兰汗)和公驼汗(布格拉汗),《西游记》中的狮驼岭很可能是一语双关。
公元631年,经过整整四年的长途跋涉,29岁的玄奘终于来到了西天取经的目的地那烂陀寺,寺院中有1万多名学生,能背诵、解读10部经文的僧人有1000人,能背诵、解读50部经文的僧人包括玄奘在内,只有十人,而了解一切经文的人只有戒贤法师,他是所有人的导师,于是玄奘拜其为师,研修佛法。
当时统治着北印度,中印度和部分西印度、南印度的是戒日王,他曾多次邀请玄奘前来见面,玄奘都以准备论战为由拒绝了,戒日王为此耿耿于怀。
戒日王听说玄奘去了那烂陀寺,一生气就直接大军压境,让东印度国王立刻带着玄奘来见他,接着,他又邀请了18位印度国王到场,各种佛教教派的僧人3000多人,婆罗门和各种外道僧人2000多人,纳兰陀寺僧人1000多人,召开法会。所有人来到恒河边的曲女城,玄奘登上讲台,在接下来的18天当中,任何人都能上台挑战玄奘,质疑玄奘的大乘教义,当众辩论,输者自裁!结果没有人敢上来迎战,因为他们都看过玄奘的《制恶见论》,找不出任何逻辑破绽,玄奘最终获胜。被尊称为“大圣天”和“解脱天”,玄奘骑上了那匹象征着古印度学术领袖的大象进行游行,戒日王亲自在前面开道,这是玄奘的人生顶点,也是佛教在印度最后的回光返照。
进入印度14年以后,玄奘决定返回大唐,从此以后佛教在印度也就慢慢消失了,由于玄奘和高昌王有讲法三年的约定,他还是选择陆路返回,再次踏上了遍布雪山和沙漠的旅途,回国的队伍中,玄奘带了567部梵文佛经,150颗佛舍利,七尊佛陀像等。
公元629年,玄奘回到大唐,唐太宗携文武百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玄奘回绝了太宗皇帝让他从政的邀请,他晚年来到了玉华寺专心翻译经文,考古专家们曾经在玉华寺的遗址上发现了带文字的基座,后来考证几行常见的文字,正是玄奘大师留在人间的唯一笔记。
玄奘用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不畏艰难、什么是矢志不渝!
完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悦读春秋 鉴往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