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甘肃境内现有的各少数民族大部分形成于元明之际,故此处的甘肃古代少数民族是指元代以前曾在甘肃境内生息过的民族。
我国文献记载,历史上曾在甘肃境内活动的少数民族主要有西戎、月氏、乌孙、匈奴、氐、羌、鲜卑、吐谷浑、吐蕃、回鹘以及杂胡、西域胡人等。
一、先秦的西戎
西戎亦称“戎”,是中国古代对西部各族的泛称。关于“戎”是不是单独存在的古代民族,学术界的观点不一,至今仍然没有定论。
据《竹书纪年》《左传》等史书记载,早在商末,甘肃东部就居住着许多戎族部落,在今泾水、洛水(西洛水)之间,分布着西落鬼戎、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义渠戎、乌氏之戎、朐衍之戎等部落,在今渭水上游陇坂以西分布着绵诸戎、绲戎、翟戎等。瓜州地区,分布着被称作瓜州之戎或允姓之戎的戎族部落。甘肃东部的戎族,早在夏商时代就与夏朝、商朝有各种交往,与周族、秦族因为近邻关系密切。
建立了周朝的秦人,其最初活动地区在西陲,即今甘肃天水西南一带,当时是戎族居住地域,就秦人最初发展及其活动地域分析,秦人应是活动于甘肃境内戎族的一支。
周代时,甘肃境内的戎族不断地向东迁徙,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东迁,大约在周穆王时期。因周穆王西征犬戎获胜,穆王把甘肃一带的戎族部落迁到晋、陕交界一带,使戎族活动范围大为扩展。
第二次东迁,在西周末,是随平王的东迁而发生的。
第三次东迁,晋惠公时期,引诱瓜州地区的允姓之戎东迁晋国境内,这些戎又被称为“姜戎”“陆浑之戎”“阴戎”等。
经过三次大的东迁,大部分戎族部落离开甘肃境内,进入中原地区,但仍还有不少戎族部落留在本地,其中有两支比较大的部落,一支留居今天水、陇西一带,留居此地的戎族部落,又分西部的翟戎和豲戎,东部的邽戎和冀戎两部分;另一支留居今平凉、庆阳一带。随着秦国势力的发展,其与戎的矛盾日益尖锐,之后秦国吞并了天水、陇西一带的戎族部落,但仍有被称为“义渠戎”的部落活动于今平凉、庆阳一带。秦昭王之后,甘肃境内的戎族遂不见于史书记载。
戎族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据《左传》记载:“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语言不达。”从相关史料记载分析早期戎族过着一种农牧兼营、以农为主的经济生活。戎族最早活动的泾洛之间、陇右山区、渭河流域,都是适宜于农牧兼营的地区,义渠戎境内有众多的城堡,形成了以城堡为中心的农业区和居民区,同时从事手工业生产。
两周时期,甘肃境内戎族的社会性质,很可能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时期。戎族首领已成为高居于民众之上的“王”,城市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为戎族社会阶级分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戎族社会仍保留着浓厚的原始宗法制度。《史记》载,由余至秦,秦穆公向他夸示秦朝的富强,由余不以为然,认为秦朝劳民伤财而国家也不得安宁,不如戎。秦穆公听了很奇怪,说,中原诸国对老百姓教之以礼,施之以法,尚且不断发生祸乱,戎族社会无中原制度,何以为治?由余回答说,中原的礼义法度正是中原经常发生祸乱的原因。戎族社会是“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治所以治”。由余所描述的社会情况,很可能是一种以氏族部落组织为社会基层组织,宗法关系是维系社会的主要纽带,由原始社会末期的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的一种社会情况。
二、两汉时期的月氏、乌孙、匈奴和羌族
两汉时期,甘肃河西一带的古代民族,不断地向西迁徙,据史料记载,最早活动在河西一带的主要是乌孙、月氏等族。
(一)月氏族
月氏最早活动在甘肃地区,后西迁到中亚、南亚次大陆的西部和西南亚的东部。
月氏族最迟在战国后期,就活动在甘肃河西地区。战国后期,月氏是我国西部和北部各民族中比较强大的一个民族,其活动地区,一般认为在河西地区,由于月氏与乌孙族共居于河西,对月氏和乌孙各居于河西的什么地方,国内外学者对此观点不一致。
周秦之际,匈奴臣属于月氏,匈奴单于头曼曾派长子冒顿到月氏为人质。秦汉之际,月氏与乌孙发生冲突,月氏发兵击溃乌孙,使乌孙各部北逃至匈奴,成为匈奴的属部。
匈奴冒顿弑父自立为单于后,约在汉朝初年,冒顿西击月氏,月氏败溃,其中大部分远徙到伊犁河流域,史称“大月氏”,另一部分南迁祁连山进入羌人之地,史称“小月氏”。此后,月氏族迁出甘肃境内。
(二)乌孙
战国末期,乌孙就驻牧于河西张掖至敦煌一带,与月氏杂居。汉初,月氏袭击乌孙,杀其首领难兜靡,乌孙部落投奔匈奴,难兜靡的儿子昆莫由其叔父布就翎侯携至匈奴,冒顿遂把昆莫留下派人抚养。待昆莫长大,匈奴单于将乌孙旧都拨归他统领,令他带领部众驻守今居延一带,月氏被匈奴击败西迁伊犁河流域后,匈奴单于允许昆莫率乌孙各部返回河西。大约在汉文帝时期,在匈奴老上单于(前174—161年在位)的支持下,昆莫率领乌孙全族,西袭月氏,迫使月氏南下,乌孙占领伊犁河流域及天山以北广大地区,并留居下来,成为当时天山南北各国中人口最多、地域最广、势力最大的集团。乌孙与西汉政府建立了密切的关系,汉武帝时曾两次嫁宗室女给乌孙王。
(三)匈奴
月氏西迁以后,河西成为匈奴的属地;乌孙西迁以后,整个河西走廊成为匈奴的领地。匈奴早期的主要活动地区在大漠南北,但自战国末期就同游牧于河西的月氏有密切关系,西汉初年,匈奴击败月氏,从而进入河西地区。
匈奴占据河西后,在此设立了统治机构。按匈奴的社会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为单于,其下为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等二十四长,他们都各有领地,各王下面也设有管理机构和官员。按当时匈奴单于庭所在地的方位看,河西一带在其西部,属右方王将的领地。据《史记》《汉书》有关记载,匈奴右方王将居于河西地区的有浑邪王、休屠王、折兰王、卢侯王、酋涂王等七八个王。其具体领地的位置:今武威一带,大约是休屠王的领地,张掖一带,大约是昆邪王的领地,其他诸王领地的具体地点,史书均无记载。
匈奴占据河西后不久便控制了西域诸国,于是从大漠南北,沿黄河向南延伸,包括河西、青海,向西直至中亚地区,全在匈奴的势力范围之内。
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侵袭汉朝北部和西部边境。汉朝初年,为保持边境的相对安定,从高祖到文帝、景帝,对匈奴都采取和亲、纳币、互市的政策,但扰边事件时有发生。到汉武帝时,开始对匈奴采取反击政策,先后派兵攻打匈奴,尤其是霍去病率大军征服匈奴的两次战役,使得匈奴在河西地区的势力遭到重创,后来匈奴的浑邪王率领河西匈奴部众归降汉朝,整个河西为汉朝所辖。
匈奴族从公元前2世纪初进入甘肃河西,到东汉中期,逐渐淡出甘肃,但仍有少量匈奴部落在甘肃境内活动,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重现甘肃大地。
(四)羌族
羌族是最早活动于甘肃境内的古代民族之一。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羌出自三苗,即苗民,他们原在今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江西鄱阳一带,后迁至三危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羌族”。关于“三危”地界,众说纷纭,认为在甘肃敦煌县东南,即今敦煌三危山一带;或认为三危在甘肃渭源西南鸟鼠山的西南;再或认为三危是指康藏卫三地,即西藏中部、东部及四川西部;据最新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在今青海。
大约到春秋时期,羌族迁徙到西北。约在战国初秦厉公时,进入三河间,即甘青交界的黄河、湟水和赐支河(今黄河河曲)一带,其中包括今甘南藏族自治州和临夏回族自治州西部。
大约到战国秦献公时期(前384—前362),一部分羌族从今青海往东进入甘肃陇南山区,被称为“武都羌”“白马羌”。汉景帝时,居于三河地区的羌族,再次向甘肃其他地区迁徙,逐步集聚在陇右地区。两汉时期,甘肃从陇东、陇南到河西,都有羌族居住,他们保持着自己的部落组织,聚族而居;有的分散与汉族和其他民族杂居。迁入甘肃后,羌族大部分从事农业,称为“屯羌”,或被改编为军队,驻扎于边荒实行军屯,称“守塞羌”。汉元鼎五年(前112);西汉政府设置护羌校尉,管理羌族事务,一直延续到东汉。
东汉时,甘肃境内曾发生三次大规模羌族起义:第一次发生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东汉政府强征金城、陇西、汉阳三郡数千羌人往西域作战,行至酒泉,羌人纷纷逃亡,东汉政府命各郡发兵堵截,导致各地羌族起义,前后持续11年。第二次发生于东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历时6年。第三次发生于东汉桓帝延熹二年(159),前后延续10年。羌族三次大规模起义失败后,仅存一小部分羌族居住在甘肃境内,自此甘肃境内羌族逐步走向衰亡。
三、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氐、鲜卑、杂胡
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我国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呈现民族迁徙频繁,民族关系复杂,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此时的甘肃,因地理位置之故,诸多南来北往的民族都在甘肃留下他们的足迹,其中在甘肃有过重大活动的有氐、羌、鲜卑、匈奴、杂胡等。
(一)氐族
氐是中国古代民族之一,氐族自称“盍稚”,“氐”可能是汉族或其他民族对他们的称谓。氐族自殷周至南北朝时期,大约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境,从事畜牧和农业。
甘肃地区的氐族,最早活动地区在陇南的武都及其相邻的川陕地区,即涪江、白龙江、西汉水流域。聚居于白龙江、西汉水流域的氐族,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大量向西北方向迁徙。到东汉、三国时期,甘肃境内形成了四大氐族聚居地,一是以兴国氐王阿贵为首的氐族聚居地,以兴国城(今甘肃静宁县南部葫芦河、南河、水洛河交汇处一带)为中心;二是以百顷氐王杨千万为首的氐族聚居区,以仇池山(今甘肃西和县洛峪西北,西和、礼县交界处)为中心;三是以雷定等为首的七部氐族,以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部)为中心;四是以氐王窦茂为首,以河池(今甘肃徽县西银杏镇)为中心,他们各自为政,后来多数归属于魏,部分降蜀。西晋时期,在关中平原和陇右略阳(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南)、天水二郡形成了两个氐族聚居中心,居住于天水地区的氐族,多称为“清水氐”“略阳氐”和“临渭(今天水与清水交界处)氐”。
十六国时期,氐族的苻坚建立了前秦政权,因其祖先来自于甘肃临渭,故被称为“临渭氐人”。386年临渭氐人吕光宇在河西建立了后凉政权。同时,以杨氏为首的清水氐在陇南地区曾先后建立了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等政权。到南北朝后期,随着氐族在甘肃境内建立各政权的先后灭亡,氐族因长期与其他民族杂居而逐步融入其中。
(二)鲜卑族
十六国南北朝时期,鲜卑族大量南下进入甘肃河西、陇右地区,成为此时期活动于甘肃境内的主要民族。大约在3世纪中叶,乞伏部鲜卑在其首领结权带领下,南迁牵屯山(又称鸡头山,在今平凉崆峒山西),以后逐渐西迁,到了今甘肃靖远一带,史称“陇西鲜卑”。前秦兴起,臣属于前秦。淝水之战前秦战败后,乞伏鲜卑部首领乞伏国仁,率10万鲜卑族脱离前秦,于385年,自立为大单于,领秦、河二州牧,在苑川筑勇士城(今甘肃榆中县东北大营川)为都,史称“西秦”。431年为夏国所灭,乞伏鲜卑部遂分散于今兰州、临夏一带。
鲜卑秃发部历史上曾在今兰州一带活动过,秃发鲜卑约在3世纪时,就迁到了河西东部和浇河(今青海河曲)一带,从事农业,后逐渐融合于该地区的其他民族中,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其统治范围包括了整个甘肃,其对甘肃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三)吐谷浑
吐谷浑是慕容鲜卑中的一支,后逐渐融合形成了以吐谷浑为首的部落。该部落大约在4世纪时,迁至“上陇”,上陇大约在今六盘山北端,然后南下,进入枹罕(今临夏)以及赤水(今青海共和县恰卜恰河)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政权疆域范围,东自洮河,东南包括甘松(今白龙江上游),西至黄河河曲,北自今刘家峡,南达昂城(今四川阿坝)、龙涸(今四川松潘),包括了今甘肃临夏地区大部、甘南藏族自治州、武都西部及四川西南部分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步与周围各民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共同体,东晋咸和四年(329),吐谷浑之孙叶延继承首领,正式以吐谷浑作为其统领各部的名称,自此吐谷浑由人名转变为族名,同时也成为政权名称。
5世纪初,吐谷浑族逐渐强大起来,其首领阿柴时(约417—426)自称威王,北部与其相邻的西秦,封他为白兰王,东南部与其相邻的南朝宋,封他为浇河公。阿柴在位不及10年即逝,由其弟慕璝继为吐谷浑可汗。慕璝在位时于431年,曾出兵灭了夏国。
5世纪40年代,各地割据政权逐渐被北魏统一,吐谷浑势力在北魏迫使下,逐渐南缩,退入青海。7世纪50年代,吐谷浑王诺曷钵,为逃避吐蕃的攻击,率数千帐北上,唐朝政府安排他们居住于凉州(今武威地区一带)。十几年后,唐朝政府将诺曷钵及其所率吐谷浑部落北迁至灵州(今宁夏银川南北地区),专设安乐州安置他们,以诺曷钵为安乐州刺史。至此大部分吐谷浑退出了其在甘肃境内原来所据之地,但仍有少部分吐谷浑部落留居甘肃河西地区。
在经济生活方面,吐谷浑族在进入甘肃、青海一带后,一直保持着游牧式的畜牧业生产和经济生活,逐水草,居庐帐,以肉为粮,以酪为浆,尤其善养马。
(四)卢水胡
卢水胡是魏晋十六国时期,在甘肃境内活动的胡族之一。卢水胡自西汉以来就活动于甘肃河西地区,经三国发展,到十六国时,河西卢水胡的沮渠蒙逊于397年建立了北凉政权,曾一度占领整个河西,439年被北魏所灭。
此外,西晋末年到十六国时期,匈奴先后在甘肃省境内建立了前赵(304—329)和夏(407—431),其辖地主要在甘肃省境内,这两个政权灭亡后,匈奴在甘肃活动的足迹也随之消失。
南北朝时期,在今陇南地区宕昌至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及四川若尔盖以北地区,羌人建立部落政权“宕昌”,这部分羌人史称“宕昌羌”。十六国时期其附属于吐谷浑。
羌族政权“邓至”。邓至羌人居住的地区在宕昌羌之南的白水(今白水江)流域,其中心地区包括今甘肃文县、舟曲及四川南坪等地。因其活动于白水流域,故又称白水羌,其自称为“邓至”。南北朝初,其酋帅自称持节平北将军、西凉州刺史、邓至王。邓至国自像舒彭到檐桁共传十一王,历时一百余年。
四、隋唐五代及宋代的党项、吐蕃和回鹘
隋、唐,特别是唐代甘肃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重新活跃于历史舞台,其中主要有党项、吐蕃和回鹘。
(一)党项
党项族是隋唐时期,活动于甘肃境内的主要民族之一。党项大约在南北朝末、隋初出现于历史舞台,最初聚居在析支地区,即今黄河在甘青地区形成的大湾曲处,包括今甘肃甘南的西部。
贞观三年,其首领细封步赖到长安觐见唐太宗,唐政府以其地为轨州。后来,唐朝政府赐其首领拓拔赤辞“李”姓。高宗时党项为吐蕃所控制。安史之乱后,迫于吐蕃侵凌,唐朝政府将党项各部落迁到庆州(今甘肃庆阳地区);没有迁徙的部落,仍为吐蕃所控制,被称为“弭药”。唐肃宗时,内迁到泾、陇一带的党项族部落有10万众,庆州逐渐成为党项族主要居住区。北宋景佑五年(1038)建立了以党项族为主的西夏国,其疆域最大时,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大部分地区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1227年为蒙古所灭。
(二)吐蕃
吐蕃人是成长于青藏高原的古代民族。唐贞观十二年(638),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求嫁公主,遭到唐朝拒绝后,遂发兵北上侵入吐谷浑及党项境内,其兵锋曾到达今甘肃甘南南部。仪凤元年(676)吐蕃军进入鄯(湟水流域)、廓(今青海同仁北)、河(今甘肃临夏)、芳(今甘肃甘南迭部一带)诸州,统治了这里的羌、党项等族,同时也迁来了一部分吐蕃部落,此地遂成为在政治上以吐蕃人为主的多民族地区。吐蕃部落随着其军事力量的推进,逐渐向今甘肃临夏、甘南一带迁徙。武则天在位时,吐蕃已占有洮河以西,与唐军隔洮河相对峙。开元初,吐蕃将坌达延、乞力徐率众10万抵临洮,曾进军到兰州。广德元年(763)整个甘肃,包括河西和陇右,都被吐蕃控制。大中三年(849)后,唐朝逐步收复了陇右地区,吐蕃设于甘肃境内的各级官兵,纷纷归唐,没有迁走的吐蕃部落,遂留居于甘肃各地。留居的大部分吐蕃南迁宕、叠及其以西,少部分没有迁走的逐渐或逐步融合于汉族和其他民族,或迁徙到较为偏僻远离政治地区,而迁到今甘南、临夏一带的吐蕃部落仍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俗、社会组织,在与党项、羌、吐谷浑等长期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甘肃境内的藏族。
(三)回鹘
回鹘是由漠北迁入甘肃境内河西地区的中国古代民族,其先民是我国北方铁勒部落联盟中的一支,到六七世纪时,兼并铁勒部落联盟中的一些部落,逐渐形成了回鹘,建立了回鹘汗国。
7世纪80年代时,就有回鹘部落进入河西。840年,回鹘发生内乱,回鹘汗国相馺职和庞特勤率15部西奔,其中一部分进入甘肃河西地区,史称“河西回鹘”,因其政权建立在甘州,故称“甘州回鹘”,主要居于甘州地区。
来源:甘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