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还是写了这篇文章。和田玉的油性,它写进了国标里,毕竟和田玉的油脂光泽,是其它玉种所不能独享的。但偏偏就是这个写进国标里的字眼,却有非常大的主观性。尤其是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有可能每个人对油性的认知都是不一样的,且视频与图案和实物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一直都没写这篇文章。但是昨天的抛光的文章出来以后,我觉得还是可以同大家交流一下,说说我的观点。分享干货。
和田玉的油性,有时真的难以描述,白玉有白玉的状态。
碧玉有碧玉的样子,它们的表象是不同的。对于刚接触玉石的朋友来说,真的很难统一去界定出标准。
那如果我说,上图这只手镯没什么油性,大家会认可吗?先看看这种感觉,之后就知道为什么说它不油润了。
那么“油性”究竟是什么呢?有的人说是和田玉盘完之后的“包浆”;有的人说是和田玉抛光的效果;有的人说是浑厚不透的玉石状态……但我觉得这些说法都是有漏洞的,我并不赞同。我认为和田玉的“油性”是由透闪石的纤维交织状结构所带来的,通过雕刻与抛光来展现出的一种特殊的光感,即油脂光泽,而这也会掺杂主观因素。
我们先闭上眼,忘却和田玉。让我们想想曾经的老油瓶,内外皆是油的样子。
让我们想想羊的脂肪,被切开后,在阳光下的样子。请在心中记住这个状态。
回到现实,让我们看一下这张图片,是不是您就不会觉得它油润了?它只是玻璃光泽罢了。
这张就更不用说了,干涩死白。可偏偏这种东西,被多少商家当作羊脂白,当作山流水,当作米达料卖给大家?好了“油性”的概念理解没有,我不知道,反正上面这两张图,类似的不要去买总可以吧。
和田玉的油性,是与生俱来的,并不是所谓的盘玩“包浆”。
油性好的料子,就连皮壳处,都泛着油光。
不抬杠,山料的皮,依然会是如此。
让我们睁大眼睛,认真观察,认真发现,再联想刚才的羊油和油瓶。我们就会发现,和田玉的油润,不止浮于表面,它似乎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光感,也是一种综合的状态。
和田玉的油润,是沁到骨子里不会变化的。就好比这块子料玉佩,没有涂任何东西,也没喝过蜡,因自己喜欢也放了很久,如今拿出来擦擦灰,看看它的状态如何?
和田玉的油润,是内外兼顾的。虽然说抛光影响和田玉的“油性”表达,但实际上和田玉的油性是由内而外、有表及里相互作用的。光经过了在表面的反射,在内部的折射,最终到达我们的眼中,才让我们感受到玉的油润。因此想理解和田玉的油性,就要把这块玉石看透。
大家觉得这块料子油吗?
那这些抛光修形的手串油吗?不用怀疑自己的结论,大声的说出来,油。而这感觉不是抛光带来的。
对了,那我们再看看它?
还有它,我们感受到了什么?蜡,像蜡烛一样的状态和光泽,它并不油润。
所以和田玉的油性,需要多看、多对比与正确的引导,才可以得出客观正确的,符合自己主观印象的判断。
毕竟它真的太主观了,主观到容易被人所忽略,原来黑色的石头,也是非常的油润。
当然了,我老娘对于玉石“油性”的判断,有她自己“作弊”式的技巧,和她自己的手镯比一比就好了……
而不同的和田玉,也有不同的“油润”状态。
墨玉的油润也许来的直接,但其玉肉深处的细腻,一定会被我们所发现。
白玉的油润也容易被误判,有些人认为亮光是油润的,有些人则认为柔光才是油性好的体现。那就让我们抛开抛光,把视线移入到玉中,认真去感悟。
谁说冰透的青海料没有油性?
不论是柔光还是亮光,我觉得不能说油性不好吧,想想上面的油瓶子。
对这还有块烟紫,产地不用说大家也都清楚,那么它油吗?我可从来都没盘玩过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