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不知道用什么题目来表达我的心情了。写了这么多篇文章科普:和田玉虽然有产地之分,但到当我们花钱的时候,需要看的是它的玉质本身、雕刻题材及工艺,以及价格是否合理。而不应在乎他的故事、所谓的产地和是否捡漏占了便宜。
当下的“产地”不仅不能帮助消费者,去判断这块玉的好与坏,反而是在不懂玉石的消费者面前,明目张胆的提高了价格,用最简单的方法,获得了暴利。请不要质疑我的说法,如果说这是一块青海黄口,你们会有很多词汇等着我:干涩、不润、多棉、甚至垃圾……可是它的确是一块若羌黄口,我想你们的词语会不会变?色正?里面是满肉?僵皮出细肉?
除了之前说过的罗甸玉当新疆米达卖以外,这广西的铁阳起石玉串,充当新疆塔青或者新疆黑青子料卖,也是收割韭菜的好渠道。现在在市场上,一颗真正的新疆黑青子料,品质好的手掌大小,可能就要10多万了,那么一串所谓的高品质手串3000块钱,是怎么来的呢?因为他是用成本150块钱的广西铁阳起石玉,当作新疆和田玉卖给你的。而正经买玉的,去接受那青海一细,叶城青玉,反而不会上当。
所以说现在买“产地”,尤其是网红品种的和田玉,实在是不明智的。昆仑山脉的矗立已有亿万年之久,而我们的行政区划,不过百年而已。和田玉,不是五年十年就可以由大自然生产出来的东西。它同巍峨昆仑一样见证了沧海桑田,也见证了我们人类的历史与发展。而我们,却根据近现代的行政划分,去分辨一块料子的好坏与价值,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
以青海料为例,其实它与新疆料很大程度上,同宗同源。很多高白(梨花白)的新疆子料,若去掉皮壳,拿给所谓的“砖家”看,估计他们要说这是青海料……殊不知高品质的青海料,与某些传说中的新疆料非常接近。用青海料去装所谓的戚家坑95于田料,20年前就有人这么干了,而且非常成功。
而俄料真的不好吗?尤其是在俄罗斯碧玉大规模开采之前,市场上的高品质碧玉几乎没有。而随着俄罗斯碧原料涌入我国,我们才发现,原来碧玉也可以如此完美。当然换句话说,曾几何时,贝加尔湖同样也存在于华夏历史的版图中。那么是否就该称它为“漠北料”更贴切呢?
看看,看看,有了新名字,俄白手镯都跟着冒起了油光。要知道白玉主产区的布里亚特共和国,至今还有不少百姓信奉藏传佛教和萨满教。国别都没有改变人的信仰,那单单的行政区划又如何改变料子的品质呢?
一块玉,它的玉质够好,雕工细致,形状大小合适,价格合理,这就是我们可以购买它的理由。千万不要给我讲故事,讲了我也不信,因为我的钱挣的不容易,我是买东西的,不是听脱口秀的。
我在乎的是它有没有用心,这是我能看到的。我在乎的是它上手是不是好看。不论是几百元的平扣手绳,还是200元的修磨过的随形手串,只要带上手,它油润,它好看,就值得。没有那么多故事,有的只是我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