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喀什河里的,究竟是“子料”还是“籽料”?一篇文章说明白。

文摘   2024-11-18 13:18   重庆  


这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上面盘中的那些玉料,如果让人写出来,有人会写作“子料”亦有人写作“籽料”。先说“籽料”,其实这是很多玉石老玩家都会认同的一个词,包括我的做玉的师父都是写籽料的。籽,很形象的说明了它的一种状态,形如籽粒一样,饱满而自然。



不过我要问了,那如果看见这样的呢,形状不规则的,该怎么称呼呢?虽然大家还是叫做“籽料”。但是如此这般,称呼它为“块儿”不是更好?



当然还有更大的……虽然形状饱满,如籽状,但是这个比大西瓜还大的料子,再称籽是不是不太合适了?没错。其实这个“籽”,虽然描述了大多数料子的外形,但这么写却并不对。因为这种料子,不是因为外形而单独划分的,它是因为产状而划分。



这里的产状是指和田玉料,在开采获得时的状态。和田玉的两大产状包括了:山料以及子料。(所谓山流水、戈壁料也是一种产状我们暂不做讨论)顾名思义,山料就是在山上,从原生母矿玉脉上直接开采出来的大块玉料。而子料指的是,从母矿玉脉上自然崩落,掉落在山间,由经流水搬运与侵蚀的过程后,形成的鹅卵石状态的玉石料子,它是一种次生矿产。(上面的配图是玉龙喀什河源头河段)所以“子料”的这个“子”代表了它的次生状态,是由母矿剥落脱离而来,可以作为母矿的孩子。而这个“子”也说明了一种状态,像“石子”一样。



所以,在国家与地方标准中,这种料子都被称之为“子料”,而在古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子玉”这个词的描述,其实也是非常准确的。因此正确的来说,只有和田玉“子料”,而没有和田玉“籽料”。



看一下火热的NGTC的鉴定证书。



也看一下国内玉石类检测样本量最大的,GTC的鉴定证书。他们都是将这种料子与其雕刻的作品标注为“子料”的。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家机构权威性都很高,而且也都具有司法鉴定的资质……



也许大家会有疑惑:不就一个字吗?你这写文章错别字这么多,你也会在乎?嗯!我真在乎,因为这一个字,关乎了太多。相对而言,高品质的子料比较稀少,所以价格非常昂贵,而和田玉的“造假”集中区,便是用价格相对便宜的山料去仿造价格昂贵的子料而这种造假,是可以根据现有标准去判定出来的,也是可以求偿索赔的,甚至也有按诈骗处理的成功案例。(而另一个“造假”集中区,乱说产地,目前则很难去界定求偿)但,求偿的前提,是你得证明商家卖的时候说的是天然的“子料”。



很多商家便因此钻了空子,在自己印制的产品说明上,继续用“籽料”代替“子料”,把机器雕刻的山料,卖出了手工雕刻子料的价格。而即便消费者知道自己上当了,想去维权,才发现自己很可能证据不足,因为商家可以有各种辩解。差就差在了写一个字上面。



同样也让我们看一下,在购物平台上,二者有什么不同。对于前者,其实他卖的产品只要是和田玉,其实原则上就不涉及欺骗,若是有问题,真想维权,证据链需要相当充分,拉锯时间很长,且成本很高。而后者,若是有问题,仅凭这一个购买时的商品详情页面,即可作为主要证据之一,当然一般敢这么标的,基本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了。



因为有标准可依,所以子料证书是可信的。也是我们在购买子料产品时可以要求的。同时也是维权时所需要的。关于子料证书,公正地说,我更推介GTC的,除了GTC“胆子小”更谨慎一些以外,他们对于大面积皮色染色的料子都不出具子料证书。因为在日常销售中,有些子料玉质不好,价格便宜。但是通过染色,把它们变成“沁子”或者“红皮料”而价格倍增,这可能就是500变5万的区别。如果商家只说是子料,不说处理,那么吃亏的也只有消费者。而正因如此,GTC把这种料子直接定义为染色,因为这样得子料,不要也罢。



子料并不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完美,虽然它也许滚去了糟头,也许它在内行人看来“油性”很好。但是也许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也许它并不美,毕竟极少数,美好的子料,价格可一点都不美好!



甚至可能丢在路边,都没什么人去留意它。因此我们在选购和田玉产品的时候,如果您对和田玉不太了解,其实可以避开这个词,拒绝商家的忽悠和套路。你要相信,真的好子料,是一手加工商拿钱抢着买都买不来的,而这种料子加工好的产品,谁又会便宜卖呢?况且,而现在采矿能力的提高,雪线以上的很多优质玉矿都得以开采,山料的品质也很好!



再补充两个小知识,子料的皮壳不光是撞击坑,而也有风化与溶蚀剥落的痕迹的,这是仿制品做不出来的。



放大观察子料的皮色,会发现子料的水草沁由皮裂而入,非常的小,肉眼其实难以观察。而这也是人工目前仿不出来的。



最后看一下傍晚的玉龙喀什河,现在的样子。

珍石百科资讯
分享最实用的珠宝玉石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