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这么多期的文章,举了那么多的例子。但我深知:我依然无力改变当前的现状。那就是卖“差货”的忽悠越来越多,不,是这些骗子不够用了。这个直播里间里卖的,都是妥妥的人工处理翡翠,价格贵,还说不带证书,但人气很旺。我说:别买了,这些都是酸洗染色的……而且真的贵……好,卖家都不理我,而下面的消费者,一句一句的把我淹没在了口水里。
他们是托吗?我想不是。他们只是相信了谎言,尤其是收到处理手镯“惊艳”的效果后,觉得店主,真的是一线商家,去除了百倍千倍的暴利。自己以后有了危机还可以高价卖出。
当然了,虽然店主嘴上说是天然a货未处理,可他们其实也没骗人,毕竟这不是写着“翡翠(处理)”。你相信了他们,他们便赚取了你5~10倍的利润。况且真有这么好货的老板,压根不用直播,现金想买断的人多了去了。
同样是翡翠,这家到应该是a货了。不过这20元特效的美颜的效果,已经不能用魔法来形容了,简直逆天。您相信3600和2800能买到视频中的效果我也没有办法,但就算是有80%的退货率,他们一晚上的利润,也确实可以去提辆大G的。
翡翠的赌石就更不用说了,让你参与的,都是骗子……
回到和田玉上来,有些人可以300买了这串以后,编了故事3000卖给别人,别人买走了之后兴高采烈。怎么?您不信?
那些玩意您眼熟吧?出门左拐啥氏族名门来的?反正是一个大品牌,两三千的“米达”无结构,不就这样卖的挺好。
当然了他们还得说,线下难得一见,线上遍地开花,把“真品”做成了网红。为啥他们用“真品”二字呢?因为他们的爷爷08年就囤了料子,现在拿出来回馈年轻人了。
不管真实的消费评论如何,只要删的够快,就不会留下痕迹。况且,大家信啊,他们在北京的雍和宫畔有个二层的门店,寸土寸金,佛祖门前,怎么会骗人的呢?嗨,其实一年租金也没多少钱,况且他们割韭菜的方法,两三千万的房子还是轻轻松松的。
对,家里这个房子还没卖呢,那是不是我说话也有佛祖和孔子的双重背书?毕竟房本还在我手上呢……你们也信信我,少上点当,好吗?
看看别人对他们产品的真实测评吧,嗯,是靠骗取信任的人赚钱……造孽呀!!!
当然网上不乏这种,为了博取流量身份从某国家博物馆文物珠宝鉴定师(学个野鸡课程),变成了藏文化传播大使。每天都用毫无理论支持与现实逻辑的话语,说和田玉、翡翠、宝石是坑,没有任何的价值,博取一些有错误认知的人的信任,然后一步一步的给大家下套。每天都通过痛点词汇来套路大家,但他说的话却又总是东拼西凑,不过脑子。
前脚说不发了,后脚就发现“不骂街”就没有流量。那他就继续写:青海料清透是含水量大?原来青海料是海绵,更把“跑水”“变种”这种翡翠用语安在和田玉身上,开始造谣。
前后不能自圆其说。
料子又细又好也不行,反正在你嘴里,你认为有罪就真有罪。
接着又开始胡乱编造数据……原来昆仑山脉所产的和田玉成本非常的低……哈哈哈。他通过这种胡说八道,洗脑了数以千计的辛苦的人。那他要做什么呢?
卖藏传啊,先不说别的,熔炼和烧制都分不清,真的也别出来丢人了。
原来,宝石玉石都是假的,世界的财富格局,珠宝作为“老钱”的资产配置也是假的,和田玉文化更是假的……只有藏传三宝,还得是你确定的,才是真的财富。
毕竟,熔炼和烧制都分不清的人,敢于面对网络的确是一个战士。
能量是无法量化的,你只有信他,他才是真的问大家好。呵呵。
毕竟他赋予了不管“新”还是“老”的,所有类似的产品予价值。你就应该相信他,就像相信他之前的胡说八道一样。
因为你不收藏“天铁”,他前几个月的段子就白拍了。在石佛寺吃到的苦也白费了,因为他还是赚不到钱。何苦呢,藏传圈子也容不下你……但其实,真的会有很多人,铁杆的信他:捂住了想买和田玉的钱,如今把头伸出来等他割韭菜。
其实也有这样的,拿着道具,说是某网红地方买的。其密度不仅可以通过肉眼看“结构”(猫眼本身就有定向排列特征)看出来,还乱说产地,更重要的他不不教大家如何肉眼分辨好坏,反而教大家通过声音判断玉质。我之前也说过,但凡让你听声音的,都是骗子,这不他就来了。
通过不同的握法和手指与玉石的结合,得出不同的声音,反而告诉你这就是密度和玉质。甚至把“玉化”这个和和田玉基本不沾边的词汇也拿出来了,嗨,真不知道点赞说学习的朋友,是不是托。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各行各业都在发生。比如正在发生的,膝盖疼就想买个膏药,结果出现一大堆的“同仁堂”、一大堆的“香港药局”……全靠竞价上位……看看明细发现全都是贴牌的忽悠。更有甚者,仿造一些“日本药妆”,“德国原产”,编造各种故事和代言,实则产地是广州、南阳……你们是比“鬼子”还坏啊。都不说那什么酸辣粉的木薯还是明胶,先说说,你买的甘草片,它只是商品名称叫甘草片,实际配料表给你写一个,淀粉➕菊花,你能拿他怎么样?所以可怕的是,如果消费者真信了,白花钱是小事,耽误身体才是大。幸好我比较理智……
所以今天虽然套路众多,如上图那般胡扯,但这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我们相信了他们的谎言。而网络销售之所以可以有诸多套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抹除了消费者的实际感知,让大家失去了对比优品的能力。从而更易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