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周年特辑|龙中校训之智仁勇的教化意义

文摘   2024-10-18 17:41   四川  



星奔川骛,日居月诸

栉风沐雨,筚路蓝缕
2024年是龙泉中学办学80周年
回顾最初的起点
展望更远的远方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重温那段流金岁月
回看龙中峥嵘历史
学校将陆续推出系列办学历程回顾展
敬请关注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龙泉中学校训之智仁勇


龙中校训:三育并重  文武合一


《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达德”是通达普遍之德,人人应有之德,各行各业应有之德,相当于并高于今天说的普世价值观,或可谓“元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王义桅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倡导包容西方普世价值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司马迁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说:“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通德”义同“达德”。“达德”侧重于个人和社会道德,但是对国家政治也有很大的影响。“智、仁、勇”是道德修养中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只有三者兼具,才是一个精神完整的人。而追求人类个体的精神完整,正是教育的任务,因此,很多有识之士都把用智仁勇推进教育视为一种共识,很多教育机构都把“智仁勇”作为校训。

孙中山先生要求用“智仁勇”治军。1921年12月,孙中山在桂林对滇赣粤军演讲,一共讲了五课,论述革命军人之精神在于智仁勇。他指出,智在于别是非、明利害、识时势、知彼已,如是方能左右逢源,无不如志。他把仁分为救世之仁、救人之仁、救国之仁,而所以行仁之方法则在实行三民主义。勇在于长技能、明生死,“军人须有技能,始足应敌,而又须明于生死之辨,乃不至临事依违,有所顾忌”。孙中山高度重视对军人的教育,他用“智仁勇”作为对军人精神的要求,鼓励革命军人立下决心建造新中国。

受到孙中山“智仁勇”军训要求的影响,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山大学全体师生曾经捐资建造了一个孝经鼎,在鼎的腹部刻有“智仁勇”三个字,“智仁勇”也因此曾经是中山大学的校训,后改为“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出自《中庸》。孝经鼎现矗立于南京中山陵景区。

自贡市旭川中学前身为旭川书院,创建于1817年,1938年由余述怀、张泽敷等人创立旭川中学,其时旭川中学比照孙中山的“军训”,以“智仁勇”为校训,要求学生通过修身而治人,进而治天下国家。学校培养了辛亥革命先驱谢奉琦,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等。

北京汇文中学前身是美国基督教会“美以美会”设立的蒙学馆。1927年,北京汇文中学把“智仁勇”作为校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释训并书赠学校。其首任校长高凤山,北京汇文大学文科学士、美国西北大学文科硕士、美国波士顿大学哲学博士,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及哈佛大学做研究工作,回国任北京汇文中学校长达26年。1929年贾兰坡从汇文中学初中毕业,从此未再读书,却成为中国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巨匠、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无独有偶,因为家贫,启功的汇文高中肄业竟然是其一生最高学历,后来却成为中国当代书画家、古典文献学家、文物鉴定家、教育家、诗人、国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是汇文中学智仁勇“三育并重”的教育为他们打下了坚实的为人为学为事的基础,让他们终身受用。

太原市进山中学创建于1922年,由当时的山西省长阎锡山亲自选址筹建,并担任校长。“进山”二字取自《论语•子罕篇》。学校以“智仁勇”为校训,突出“全人教育”,德艺并重,202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原山西省省长裴丽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于润沧、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程子华等为其校友。

江苏省黄桥中学始创于1924年,以“智仁勇”为校训,并写入校歌。学校将校训释义为“三善三爱三有”,也就是智——善学习、善自省、善创新,仁——爱他人、爱自然、爱国家,勇——有勇气、有担当、有意志。黄桥中学没有仅仅把“智仁勇”当成一种口号,而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了完整的“智仁勇”教育系列,并以此开发和实施各种课程。

“智”者有“三善”:善学习、善自省、善创新。

“善学习”,善学习者尽其理,要深入思考,理解透彻;

“善自省”,善自省者常进取,常三省吾身,保持清醒;

“善创新”,善创新者成大事,应打破禁锢,开拓思维。

“仁”者讲“三爱”:爱他人、爱自然、爱国家。

爱他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学生要有推己及人之心;

爱自然,“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学生要有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之心;

爱国家,“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学生要有人尽其责之心。

“勇”者涵“三有”:有勇气、有担当、有意志。

有勇气,青年要有直面挫折和变革的勇气;

有担当,青年要有承接责任与义务的担当;

有意志,青年要有不改初心及理想的意志。

黄桥中学把“创新”视为“智”的一部分,而四川省三台县第一中学则为了突出创新而单列出“新”。三台一中建于1930年,长期以“智仁勇”为校训,办学历史悠久。2004年,学校在对“智仁勇”校训解读中,特别加入“新”的内涵,赋予“智仁勇”在新时代的新内涵,超前践行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重庆彭水是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彭水中学是近百年的老校。学校创办于1925年,以“智仁勇善”为校训,九十九年来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民族地区教育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30年,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北碚之父”卢作孚在推进北碚乡村运动建设中创办了重庆市兼善中学。校名出自《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而“兼善天下”也是卢作孚先生一生的写照。学校以“智仁勇恒”为校训,以“兼善教育,兼善天下”为办学理念,以“行在独善,志在兼善”为指针,培育学生“独善其身”的修为和心怀“兼善天下”的思想,形成“大气、大爱、大同、大成”的和谐文化氛围,铸就兼善教育的经典。

“新”“善”“恒”恰恰对应着“智仁勇”,因此无论“智仁勇新”“智仁勇善”还是“智仁勇恒”,本质上仍然是“智仁勇”,单列出来只是为了强调其中某一方面。

贯彻智仁勇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教育,是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国家督学、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希望广大教师做智仁勇兼备的好老师,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认为,老师们应该按照智仁勇的要求进行教育,“让孩子有聪明的脑、温暖的心、勇敢的心”,“聪明的脑,就是要有创新思维,有思辨精神”,“温暖的心,就是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够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勇敢的心,就是要有面对生活中艰难困苦的勇气”。

钱穆说:“知仁勇三德,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皆达德。学者能以此自反而加体验,则此心广大高明,希圣希贤,自能循序日进矣。”龙泉中学创办人田颂尧将军就经常教育子女以“智仁勇”“希圣希贤”为学习目标。

用智仁勇引领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用智仁勇循序达德地实现受教育者的精神完整是历史赋予中国教育者的神圣使命。




撰稿:李霖涌

初审:曹   龙

复审:姜    艳

终审:马景云






成都龙泉中学
本平台由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创建,内容包括学校动态、学校招生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