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中校训:三育并重 文武合一
在《论语•子罕第九》中,孔子提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在《论语•宪问第十四》中,孔子又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两次提及“三达德”,内容一样,顺序却有所变化。
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也把“仁”放在前面来说。他解释道:
第一是“仁者不忧”。有仁德的人没有忧烦,只有快乐。大而言之,国家天下事,都做到无忧,都有办法解决,纵然没有办法解决,也能坦然处之。个人的事更多了,人生都在忧患中,人每天都在忧愁当中。而仁者的修养可以超越物质环境的拘绊,而达于“乐天知命”的不忧境界。
第二是“知者不惑”。真正有高度智慧,没有什么难题不得开解,没有迷惑怀疑之处,上自宇宙问题,下至个人问题,都了然于心。像我们没有真的智慧,明天的事,今天绝不知道。乃至此刻的事,也常自作聪明,自以为是。
最后是“勇者不惧”。只要公义之所在,心胸昭然坦荡,人生没有什么恐惧。
孔子把“仁、智、勇”作为君子的条件,并且谦虚地说自己还没有做到。而弟子们则认为孔子正是这样做的,所以子贡说,这三点正是“夫子自道也”。
关于“三达德”,一般提法都是“智仁勇”,如《礼记•中庸》:“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司马迁在《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也说:“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所以行之者也。”
为什么同样在《论语》一书中,孔子在《宪问》里却提“仁、知、勇”呢?这种次序的改变有什么用意呢?
在社会实践中,的确应该是“仁、智、勇”,“仁”在先,“仁”是其他美德的核心,故《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但是在教育中,应该是“智、仁、勇”,“智”在前,“智”是学习的开端,教育的发生是从认知开始的。程颐道:“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此德之序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此学之序也。”
“知”不只是学习的开端,智仁勇都离不开“知”。孔子认为在教育目标的层递中,“知”贯穿于全过程,他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朱熹也说:“圣人成德,以仁为先,此自诚而明也,性也;学者进德,以知为先,此自明而诚也,教也。”《中庸》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意思是说,如果是由本性真诚而达到明晓道理,就叫做天性,反之,如果是先明晓道理而后生发诚心,就叫做教化。天性不需要教育,而教化是需要的,教育要从“知”开始。
仁是礼之根,智是教之端。教育要从加强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入手,正如《朱子文集》所说:“知以明之,仁以守之,勇以行之,其要在致知。知之明,非仁以守之,则不可;以仁守之,非勇而行之,亦不可。三者不可阙一,而知为先。正吾人所当自力也。”现代应试教育把大量的学生学习时间耗在了刷题上,严重压缩了学生的“知”。知识不足,能力也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要改变学生知识不足的问题,我们要坚持智仁勇“三者不可阙一,而知为先”,而知为先的工作“正吾人所当自力也”。
智是仁的保障。明代儒学大师、蕺山学派创始人刘宗周说:“知仁勇,皆进学之力。不惑、不忧、不惧,体道之实功也。三者工夫一齐并进,然知仁有次第,即知及仁守之谓。”无智则难以守仁。
至于“勇”,无论“智”还是“仁”,都要凭借“勇”来实现。所以刘宗周说:“勇者,圣学之所以成始而成终者也。”
虽然提法有先后,实际上在教育中,“智、仁、勇”密不可分,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受教育者提出为人为学为事的要求。康有为说:“万物之事理错杂于前,而不知所从,则日在惑中;身家国天下苦恼相缠,而不能逃去,则日在忧中;身世言行危难相触,而不能胜之,则日在惧中。圣人先救惑者以穷理明物之知,则幽室皆见光明;施忧者以乐天知命之仁,则地狱皆成乐土;施惧者以浩气刚大之勇,则风雷亦能弗迷。故知仁勇为三达德,学者度世之妙方,不可不信受者也。”
撰稿:李霖涌
初审:曹 龙
复审:姜 艳
终审:马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