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周年特辑|龙中校训之“智仁勇”的文化道德地位

文摘   2024-10-16 17:14   四川  



星奔川骛,日居月诸
栉风沐雨,筚路蓝缕
2024年是龙泉中学办学80周年
回顾最初的起点
展望更远的远方
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
重温那段流金岁月
回看龙中峥嵘历史
学校将陆续推出系列办学历程回顾展
敬请关注
今天
我们一起走进龙泉中学校训背景历史




龙中校训:三育并重  文武合一


智仁勇“三育”分别对应知、情、意三种心理活动形式,但是其内涵要丰富具体得多。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无常师”“不耻下问”的教育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理想。在教学中,他重视“启发式”,提倡“举一反三”,要求温故知新、学问结合、学思结合,主张“好学乐学”,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完整的学习过程。在教育中,孔子始终把思想道德放在第一位,他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等美德,提倡中庸思想,重视立志教育,要求持之以恒,提倡克己内省,主张迁善改过,推崇身体力行,强调经世致用,同时十分重视对民众的社会教化。孔子的教育思想,从教育实践中来,又用以指导教育实践,以其对教育的深刻理解而成为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教育法则,对于今天的中外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传统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礼记·学记》一文中,其中有完整的教育序列,如“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而孔子的教育思想,则散见于《论语》一书中。在《论语·子罕第九》中,孔子提出“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历代学者都十分重视孔子的这句话,历史上对“智仁勇”的含义有很多解释。由三国魏何晏注、南北朝梁代皇侃疏的《论语义疏》,成书于南朝梁武帝年间,南宋乾道、淳熙以后亡佚,清乾隆年间由日本传回。书中说:“智能辨物,故不惑也。安于仁,不改其乐,故无忧也。见义而为,不畏强御,故不惧也。”另一本三国魏何晏集解、北宋邢昺注疏的《论语注疏》说:“知者明于事,故不惑乱;仁者知命,故无忧患;勇者果敢,故不恐惧。”北宋经学家、思想家陈祥道说:“知者自知,不为物蔽,故不惑;仁者自得,不为物役,故不忧;勇者自强,不为物暴,故不惧。”北宋朱熹所著《日讲四书解义》,为康熙十六年清圣祖仁皇帝御定,书中评价智仁勇“是孔子指成德者之心体以示人也”,认为下至学生上至帝王都应该以智仁勇为做人行事的标准,“学者以之修己,帝王以之治天下国家,皆不外此”。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解释道:“明足以烛理,故不惑;理足以胜私,故不忧;气足以配道义,故不惧。此学之序也。”《朱子语类》认为,“真见得分晓,故不惑”,“仁者,天下之公。私欲不萌,而天下之公在我,何忧之有”,“气足以助道义,故不惧”。南宋学者、教育家张栻十分重视智仁勇,他说:“三者,天下之达德,君子之所以成身也。不惑者,见理明也;不忧者,其乐深也;不惧者,守己固也。然固有不惑不惧而其乐未充者,涵养其德行未至也,不忧其深矣乎?”清代经学家刘宝楠在《论语正义》中说:“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反过来,他认为,如果要忧惧惑,则应忧惧惑于自身在智仁勇方面的不完美,“若乃所忧惧则有之,忧己不能成天性也,惧己惑之,忧不能免天命无惑焉。”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解释道:“智者不惑,智者明道达义,故能不为事物所惑;仁者不忧,仁者悲天悯人,其心浑然与物同体,常能先天下之忧而忧;然其为忧,恻怛广大,无私虑私忧;勇者不惧,勇者见义勇为,志道直前。”


























智仁勇三者互相关联,代表一个君子完美的品质,无惑、无忧、无惧则是大智大仁大勇者的人生态度。





撰稿:李霖涌

初审:曹   龙

复审:姜    艳

终审:马景云




成都龙泉中学
本平台由四川省成都市龙泉中学校创建,内容包括学校动态、学校招生等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