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ar Energy: 基于TiN 超表面的太阳能热光伏

文摘   2024-11-20 09:06   山东  

论文信息:

Mohammad Ashraful Haque, Abu S.M. Mohsin, Mohammed Belal Hossain Bhuian, Md Mosaddequr Rahman,Analysis of an ultra-broadband TiN-based metasurface absorber for solar thermophotovoltaic cell in the visible to near infrared region,Solar Energy,Volume 284,1130642024.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olener.2024.113064


研究背景



现代社会严重依赖能源,我们的技术进步需要持续的供应。我们主要从不可再生和可再生资源中获取能源。太阳能是全球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光伏(STPV)系统是捕获和利用太阳能的有效方法。在这个系统中,辐射被捕获到吸收器中。这些吸收器将辐射转化为热能。选择性发射器放置在吸收器的背面,它在非常高的温度下向 PV 电池发射所需波长的热辐射。随后,光伏电池接收高能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产生电能。STPV 系统由于其卓越的转换效率和光谱选择性能力,可以超过 Shockley-Queisser 极限。光热转换主要取决于吸收器和发射器的性能。因此,研究人员专注于开发更高效的吸收器和发射器。

天然材料通常表现出宽带热辐射,并且与黑体相比,其发射率要低得多,这使得它们对 TPV 系统效率低下。但超表面可以克服这些限制,因为它们表现出非常规的光-物质相互作用。超表面是一种人工结构,由亚波长结构组成,旨在操纵电磁波。它们表现出特殊现象,如负指数、零指数等。它们用于波前调制、偏振转换、和能量集中。利用这些功能,超表面可用于各种设备,如吸收器、超透镜、隐形隐身、发射器等。超表面吸收剂(MA)由于其高光热转换效率,可以大大提高 STPV 系统的性能。MA 可以利用表面等离激元极化激元(SPP)的物理机制来优化发射器的性能。


研究内容


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探索了氮化钛(TiN)作为吸收材料,并开发了高性能MA。我们的设计利用 TiN 的独特特性来克服制造复杂性和高温降解,使其成为 MA 的高度创新解决方案。使用有限差分时域(FDTD)仿真,我们证明设计的MA 吸收了可见光和近红外(NIR)区域 90% 以上的太阳辐射。我们还通过电场和磁场分布研究了 MA 内的光-物质相互作用。此外,我们还检查了单个元晶胞的行为,并推导出了整个结构的光学特性。该吸收器还可以用作ME,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转换效率。
MA 吸收太阳辐射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然后将其发射到光伏电池,如图1(a)所示。MA 由周期性结构组成,每个结构称为一个晶胞。MA 的晶胞等轴测视图如图 1(b) 所示。几何参数也如图 1(b)所示,在1中详细说明了尺寸。

如图1(b)所示,单元格的组成部分是相互放置在一起的氮化钛和二氧化硅的薄膜层。然后,放置两个十二角形的氮化钛棱镜,它被二氧化硅覆盖。这种二氧化硅棱镜可以防止氮化钛棱镜被氧化和颗粒生长。这种结构利用了金属-绝缘层来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极化激元(SPP)

1a).SPTV系统的一般概述,(b) MA 的等轴测视图,显示电场方向(E)和传播矢量(K)

 1.MA 的几何参数


为了确定S参数和其他性能指标,我们对金属材料吸收器(MA)进行了数值研究。我们采用有限差分时域(FDTD)方法来求解麦克斯韦方程以分析结构中的光物质相互作用,并使用Lumerical FDTD软件。我们模拟了一个元胞以复制整个金属材料吸收器(MA)结构的响应。采用横电(TE)极化周期性平面波以斜入射方式从Z方向照射到MA上。观察波长范围为200纳米至4000纳米,完全覆盖AM1.5光谱。该结构由二氧化硅和氮化钛的多边形棱柱组成,放置在二氧化硅和氮化钛的矩形层上。二氧化硅棱镜的网格顺序设置为3,氮化钛棱镜设置为2。沿X轴应用反对称边界条件,沿Y轴应用对称边界条件,并在两个Z方向设置完全匹配层(PML)。在光源上方放置反射率监测器,在MA下方放置透射率监测器以记录MA的反射率(R)和透射率(T)

2. a.第一个氮化钛棱镜(r1)的边心距对MA吸光度的影响。当r1 =为40 nm时,MA具有最大的吸光度。 b.第二个氮化钛棱镜(r2)的边心距对MA吸光度的影响。最大吸光度随着r2的增加而增加。 c.棱镜的边数(n)对MA的吸光度的影响。最大吸光度BW随n的增加而增加,但也使η. d降低。第二个氮化钛棱镜的高度(h2)对MA的吸光度的影响。增加h2可增加最大吸光度带宽,但降低η. e。第一二氧化硅层高度(h4)对MA吸光度的影响。最大吸光度随着h4的增加而减小,当h4 =为10 nm时吸光度最大。 f.第二层高度(h6)对MA吸光度的影响。增加h6可增加最大带宽,但降低η

由于设计的 MA 基于 SPP 原理工作,因此 MA 的性能取决于材料和几何形状的选择。因此,对几何参数进行更改和分析以获得最佳性能。在这方面,我们的目标函数是吸光度 (α).我们对 MA 进行了微调,使其能够吸收AM1.5 光谱的最大辐射量。此外,理想的发射器应在光伏电池的带隙范围内表现出最大的发射率,并且在截止波长之外表现出最小的发射率考虑到这两个条件,我们研究了 MA 性能的变化并优化了其几何参数。MA各组分的影响如图3所示,显示了各组分自下到上对吸光度的累积效应。

3所有MA组分对吸光度的累计效应
s参数(S11)和(S21)通过FDTD分析得到。采用光栅S参数分析对象来确定S参数。通过公式确定了neffzeffɛɛeffμeff,它们如图4(c-f)所示。在200-1733.5nm的波长范围内,Rezeff)和Imzeff)分别接近为10,与MA的高吸光度一致。在这里,该结构明显表现出负折射率、阻抗、介电常数和渗透率,这是超材料的标志性行为。这些特性表明了超材料的电磁行为。

4.a.反射系数(S11)b.传输系数(S21)c.有效RI(neff)d.有效阻抗(zeff)e.有效介电常数(ɛɛeff)f.有效渗透率(μeff)Gan.这些参数的交替性质表明了超材料的特征。

MA的电场分布如图5a-f)所示,说明了在1371 nm2500 nm波长下的场谱图。从所得到的场分布可以看出,1371 nm处的电场强度明显强于2500 nm处。这种差异突出了SPPs的影响,它以其出色的电磁场限制而闻名。位于金属-绝缘体界面的场分布图中的红色区域证实了spp的存在。此外,这些区域显示出增强的场强度,进一步支持了spp是驱动超表面吸收体高吸光度的关键机制的结论

5.a 的电场分布。Z 30 nm 处的 XY 平面=λ =1371 nmb. Z 100 nm 处的 XY 平面=λ =1371 nmc. Y 值为0 nm 时,XZ 平面为=λ =1371 nmd. Z 30 nm 处的 XY 平面=λ =2500 nme. Z 100 nm 处的 XY 平面=λ =2500 nmf. Y 值为 0 nm 时,XZ 平面为 0 nm=λ =2500 纳米。

6显示了MA的吸光度、反射率和透射率。很明显,MA的透射率为零,证实了其前面讨论发射极操作.MA200-1733.5nm的波长范围内表现出大于0.9的吸光度,在719.7-1371nm范围内表现出近乎完美的吸光度(大于0.995)。这意味着所提出的MA能够非常有效地吸收太阳辐射。

图6.拟议MA 的吸光度、反射率和透射率

7显示了MA在不同太阳辐射的入射角(θ)下的吸光度,入射角变化可达30∘,超过这一点,数值分析由于全内反射而发散。横向电波(TE)和横向磁波(TM)偏振波的吸光度.

图7.不同入射角的 MA 吸光度。

如图8所示,因为无论偏振角度如何,吸光度都保持不变。只有TETM模式响应显示,因为其他偏振角显示出完全相同的吸光度。可以看出,MA的吸光度在不同的入射角上几乎保持相同,并且不受极化变化的影响。这表明,MA是偏振和入射角无关的,使它成为一个优秀的候选STPV应用。

图 8.TE 和 TM 偏振波的吸光度。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超材料吸收体(MA),并分析了其在太阳辐射吸收和发射方面的性能。MA由棱镜和氮化钛和二氧化硅层组成,并使用FDTD方法对其行为进行了数值研究。我们还研究了MA的几何形状对其吸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MA200-1733.5nm范围内能吸收90%以上的辐射,覆盖太阳辐射光谱,在719.7-1371nm范围内吸收近乎完美。此外,MA还表现出了偏振和角度不敏感的特性,在不同的入射角和偏振状态下保持了较高的吸收性能。它还作为一个超表面发射器(ME),能够在1900 K时发射光谱转换效率为80%的辐射。这种被提出的MA非常适用于STPV系统中的硅基光伏电池。在未来,我们计划在实验室中制造该结构,并对其性能和性能进行实验评价。






-END-


热辐射与微纳光子学

热辐射与微纳光子学
热辐射与微纳光子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