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结构化内容”达“一致性目标”——“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百科   2025-02-03 06:06   山东  

以“结构化内容”达“一致性目标”


——“分数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2024年12月18日,苏州市一年一度的教学研究大舞台——苏州市初教课改展示活动(数学专场)将拉开帷幕。本次展示活动中,无痕教育研究所的三位老师将集中展示三节体现新课标与新教材结合的系列课《分数的认识》《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在苏州市教科院教研员刘晓萍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笔者领衔两位“徐斌无痕研究”公号管理员,针对三年级《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进行整体教学设计。从本周开始,将推出磨课进程中的系列思考。
其实三年前的冬天,笔者也领衔进行了2021年苏州市初教课改展示活动,当时详细记录了一节多单元整理复习课《小数四则运算》的磨课历程——从“深坑”到“富矿”。(如下推文供大家回忆和参考)
从“深坑” 到“富矿”——“小数四则运算(复习课)”系列研究之一
从“深坑”到“富矿” ——小数四则运算(复习课)系列研究之二
从“深坑”到“富矿”(三)——可评价的学习
从“深坑”到“富矿”(四)——听徐斌老师上《小数四则运算复习课》有感
从“深坑”到“富矿”(五)——“深坑”尽处有“富矿”
从“深坑”到“富矿”(六)——系统梳理  勾联内化
从“深坑”到“富矿”(七)——在本质上生发  在无痕中演进
从“深坑”到“富矿”(八)——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
从“深坑”到“富矿”(九)——求联求通,为更好地生长
从“深坑”到“富矿”(十)——好课慢炖  有无相生(全程围观名师磨课历程有感)
从“深坑”到“富矿”(外一篇)——吴敏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从“深坑”到“富矿”(外二篇)——施惠芳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从“深坑”到“富矿”(大结局)——徐斌的教学设计与思考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传统教材中的经典教学内容。2022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对此有了哪些新要求?新版教材的教学内容会有怎样的新变化?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新教学行为?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角度如何整体设计与分步实施?
2022年度苏州市初教课改展示活动中,无痕小分队成员朱勤老师也曾就《分数的意义》教学展开深入研究,并以《跳入“深坑”,喜获“富矿”》为题记录了磨课历程。
跳“坑”系列之一 ——《分数的意义》磨课历程系列之学理论
跳“坑”系列之二 ——《分数的意义》磨课历程系列之定课堂基调
跳“坑”系列之三 ——《分数的意义》磨课历程之教学逻辑胜过课堂环节
跳“坑”系列之四——《分数的意义》磨课历程之课堂把控依靠“融通”而非试上
跳“坑”系列之五——《分数的意义》磨课历程之分数的意义“深坑”总结篇

本文主要梳理一下新课标中与本次课堂研究与展示活动的相关要求。

1.课程理念

新课标“前言”中特别指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的课标修订新变化。

“课程理念”中全新提出“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并分别从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三个维度进行整体设计。

2.课程目标

首先,“三会”核心素养表现中,与本次展示课相关的主要有五个核心词: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推理意识和应用意识。

其次,在第二学段目标中提出“经历分数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分数”“能进行简单的分数的加减运算”的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首先,调整了“数与代数”领域的学习主题,将“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合并为“数与运算”主题。

其次,在“数与运算”学习主题的总体要求中指出:“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感悟数的概念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数感和符号意识”“感悟数的运算以及运算之间的关系,体会数的运算本质上的一致性,形成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新课标在课程内容部分,从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三个视角,分别对应阐述。第二学段关于分数知识的要求如下:

【内容要求】

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感悟分数单位(例9);会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和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学业要求】

能直观描述小数和分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

【教学提示】

通过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感悟分数单位。

新课标“数与代数”结构化分析及教学建议

4.学业质量

在第二学段的学业质量标准中提出如下三点相关要求: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能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形成数感、运算能力和初步的推理意识。”

结合现实生活,能尝试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描述、表达、分析、解释实际问题。”

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通过操作、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数学形成一定的求知欲,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课程实施

主要在“教学建议”部分指出如下新的要求和建议:

首先,关于教学目标的设计,指出“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体现整体性和阶段性”“要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和不同学段的主要表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全面分析主题、单元和课时的特征,基于主题、单元整体设计教学目标”。

其次,关于教学内容的设计,指出“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整体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并特别举例“在理解整数、小数、分数意义的同时,理解整数、小数、分数基于计数单位表达的一致性”。

再次,关于教学方式的设计,指出“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改变过于注重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的关联”。

此外,新课标附录部分,特别编写了“案例9——感悟分数单位”。

在以上对新课标研读与思考中,基本确立“分数的初步认识”系列课:

第一课时(知识种子课)——《分数的认识》;

第二课时(方法生长课)——《分数的大小》;

第三课时(思维拓展课)——《分数的加减》。

两年前,笔者曾经专门撰写过关于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性思考和实践路径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理性思考与实践途径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