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8日,苏州市年度教学研究重要舞台——苏州市初教课改展示活动(数学专场)正式拉开帷幕。本次课改展示活动正值2022年版新课标配套之下新教材使用的第一年,也是各版本新教材陆续发布的关键时期。因此,围绕新课标和新教材在新课堂的落地策略,成了本次研讨活动的主要看点。无痕团队以“结构化内容”达“整体性教学”进行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徐斌无痕研究”公号正式开启《又入“深坑”,再寻“富矿”》系列研究分享。
——观摩《分数的大小》一课有感
吴中区华中师范大学苏州湾实验小学 皋岭
2024年12月18日,苏州市教科院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课改展示年度盛典在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隆重举行。活动中,特级教师、名师骨干等教学精英纷纷登台,其课堂教学展示精彩纷呈。无痕教育团队精心打造了单元整体教学下的《分数初步认识》,并且以同一个班级连上三节关键课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展示。朱健老师执教了第二节课《分数的大小》。这堂课充分展现了朱健老师多年秉持的“数学慢课堂”教学主张,同时也为无痕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增添经典课例。
为了更好地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不急于快速展开问题的全部信息或呈现完整答案,而让学生在未知信息与探究进程的空间里主动猜想、积极尝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思维空间是“慢”出来的。
朱老师的课堂教学从孩子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吃巧克力的情境引入,提出问题:“大宝把这板巧克力平均分成了4份,吃了其中的一部分,大宝可能吃了几分之几板巧克力呢?”朱老师不急于出示大宝吃了几分之几板的分数信息,而是让学生猜一猜,并说一说他们的想法。巧妙地引出1/4 、2/4 、3/4这三个分数,并结合“分数墙”让学生直观表述理解,清晰地表达出每个分数所包含分数单位的个数,自然而然地展开对上一节学习的分数意义进行复习,同时也为分数的大小比较作好了铺垫。在揭示大宝吃了2/4板巧克力后,朱老师再一次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呈现问题:“二宝把同样大小的这板巧克力也平均分成了4份,吃了其中的一部分,那么大宝和二宝究竟谁吃的巧克力多呢?”朱老师同样不急于出示二宝吃的几分之几板巧克力,而让学生猜想二宝吃的几分之几与大宝相比较的三种可能,这样顺其自然地引入比较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学习资源,引领学生对分数的大小比较展开进一步探索。
“数学慢课堂”教学是对无痕教育在不知不觉中开始的生动演绎。“数学慢课堂”的教学就像描述故事一样娓娓道来,让学生置身其中徐徐展开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的关键处留足空白,让自己的教学“慢”下来,这样,学生的学习空间才会的“大”起来,他们的数学思维才会“热”起来。
无论是一节课堂教学,还是一个单元教学,都应暗含贯通核心的教学主线。正因为教学主线的存在,才会让分散的教学片断有了链接的灵魂。在大力倡导单元整体教学的今天,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对教学主线的把握,把自己的教学节奏“慢”下来,在课程内容贯通的主线上,舍得花时间与精力,让课程内容的实施连成紧密一片、结成协同一体。这样,学生才会牢牢抓住核心知识,融会贯通所学内容,全面发展核心素养。
从《分数初步认识》单元整体设计来看,学生对分数单位认识与运用是贯穿这个单元教学的主线,也是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核心内容。教学中,朱老师牢牢抓住“分数单位”及其“个数”这条主线,引领学生展开分数大小的学习探索。从开始的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到等值分数的认识,再到分数单位不同的几分之一的分数大小比较,三种不同内容与难度的分数大小判断,每次都能回归到比较的分数中含有相同分数单位个数的多少来深入理解,使学生对分数大小比较的认识层层递进、螺旋上升,他们也在每次的分数大小比较中触摸主线、领悟核心。同时,这样以计量相同计数单位个数多少的方式揭示数的大小比较,充分体现了整数、分数、小数等在数的认识方面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也让数的认识教学在更大范围内展现课程内容结构的整体性与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
“数学慢课堂”的教学实践是落实无痕教育理想的一种有效教学探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静下心来、潜下身子,放慢进行的脚步,让学生在课程内容的核心点细嚼慢咽,在探究方法的要领处深度领悟,从而实现对课程内容的通透把握与思想方法的底层贯通,以达到不露痕迹地理解与潜移默化地掌握的无痕教育境界。
数学课堂是学生集中开展数学思维活动的场所,学生课堂学习中体验的思维活动质量,直接影响着他们数学活动经验的生长。在学生思维探究活动的关键问题上,教师适度放慢节奏,让他们充分展示思维活动的过程,享受到数学思考的乐趣,对于他们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与形成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朱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大小》这节课时,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三个层次的数学活动中不断增进数学理解、积累活动经验。在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环节,学生先从动手操作涂分数中直观地“看”,再通过对相同分数单位个数进行抽象地“数”,活动经历了从直观具象的形式到内在抽象的实质的转变,从而让学生形成对相同分数单位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本质理解。在理解1/2 、2/4 、3/6 、4/8这些分数为什么等值的教学环节中,朱老师不仅让学生从一把直尺标量“分数墙”上表示这些分数块面的对齐情况进行直观理解,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从表示分数图形等分线的去掉与添加上,深入理解这些分数等值的实质。在学生探究分数单位不同的几分之一比较大小时,由于有着等值分数作为思维活动的中介,学生能自如地运用推理的方法获知它们的大小。朱老师善于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放慢教学节奏,用足时间去点燃、去激活学生的思维,所以学生们才获得了丰富而深入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在朱老师“数学慢课堂”的教学中,不仅形成对分数大小的本质理解,而且还受到数形结合、问题转化及逻辑推理等数学思想的启蒙,获得高阶数学思维的基本活动经验,这正是无痕教育所倡导的春风化雨般的提升。
慢步引发深思,大智展现无痕。欣赏了朱健老师的《分数的大小》课堂教学,我们不仅感受到“数学慢课堂”的教学魅力,更深刻理解了无痕教育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嬗变。在无痕教育的探索实践中,“数学慢课堂”教学主张无疑是一种适切的追求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