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备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整体教学一

百科   2025-02-02 06:00   山东  
一起备课
黄冈市明珠学校

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简单应用,共3小节 8 个课时。具体如下:

二、学业要求

对于第二学段(3~4年级)学生的学业要求为:“学生能直观描述小数和分数,能比较简单的小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大小;会进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形成数感、符号意识和运算能力。”数与运算的教学,在认识整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和分数。通过数的认识和数的运算有机结合,感悟计数单位的意义,了解运算的一致性。在教学中,通过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进行简单的分数大小比较,感悟分数单位,进而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其已有认知经验主要是“平均分物”,当整数不够用时可以用另一种形式去表示,便有了分数的产生。这一单元的知识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有了整数计算的基础,学生能够迁移整数计算的方法来计算分数的加减法,体会本质上两者相同,都是计数单位的相加减。从整数到现在的分数,对学生来说不仅是知识面的扩展,更是对于数概念的一次拓展。学生初次学习分数会感到困难,特别是对分数的含义的理解和掌握,特别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本单元的学主要是创设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并通过动手操作,逐步引导,帮助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为后面的深入学习做铺垫。

四、设计思路

结合新课程标准和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数感、几何直观和数学运算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我们将“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个单元进行课时重组,分为5个课时,具体内容如下:

(一)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观察、图示表达,在整体与部分中认识几分之一、几分之几,了解分数的含义,知道分数的名称,会读、写分数。

核心素养: 数感、推理意识、抽象能力、符号意识、几何直观。

2.在直观观察、简单说理中理解同分母分数或分子为1的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分子为1的分数的大小。

核心素养:数感、推理意识、几何直观。

3.学会分数简单的计算,在直观操作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算法,加深分数含义理解。

核心素养:数感、应用意识 、运算能力、类比迁移思想、推理意识。

4.能解决与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1”是群体时分数的含义,会解决已知“1”,求“1”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核心素养:运算能力、 应用意识、模型意识。 

(二)单元整合思路:

分数的意义与内涵是丰富且多元的,“部分/整体”是分数发展的基础,分数概念应该用五种形式表达:①部分/整体;②子集/集合;③在数轴上两个整数间的一段;④除法运算的结果;⑤两个量的比。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深刻体会“分数的意义”,进而依托分数的意义进行后续内容的学习。

(三)各课时核心任务与驱动问题

第1课时:分数的认识

【核心任务】

1.认识几分之一。 

2.通过折纸、涂色等活动认识几分之几。

3.会读、写分数的名称。

【驱动问题】

1.把1个月饼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别得多少?

2.为什么不用3,1这样的数,而用半块来表示分得的结果?

3.你是怎么得到1/2块月饼的?还可以说成是这个月饼的1/2。 

4.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这个圆的几分之几?

5.分得的物品不同,为何都能用分数来表示?

6.仔细观察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7.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和它被平均分的份数,你觉得分子、分母、分数线各代表什么意义呢?

8.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了4份,这几位同学的涂色分别是它的几分之几?

第2课时:大小比较

【核心任务】

1.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驱动问题】

1.一个月饼,哥哥1/4个西瓜,悟空分到了1/2个西瓜,谁分到的月饼多?为什么呢?

2.分子都是1的分数,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呢?为什么?

3.分母相同时,我们又应该怎样去比较它的大小呢?为什么?

第3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核心任务】

1.画图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1减去几分之几的活动。 

3.解释算理,归纳算法。

【驱动问题】

1.哥哥吃了一个西瓜的2/8,弟弟吃了这个西瓜的1/8,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2.哥哥比弟弟多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3.剩下的西瓜留给妈妈吃,妈妈能吃到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4.你认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应该如何计算?

5.为何计算时分母是不变的,只需要分子相加减?这与之前学习的整数加减法有何异同?

第4课时:分数的简单应用

【核心任务】

1.分数意义的简单应用。

2.体会群体作为“单位1”时几分之一的变化。

【驱动问题】

1.把1个正方形剪成4份,每人分得多少?每人分得的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2.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发现了什么?

3.1份是总数的几分之几?2份呢?分别是几个?你怎么知道的?

第5课时:解决问题

【核心任务】

1.分数意义的简单应用。

2.已知“1”,求“1”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驱动问题】

1.从题中知道了什么?其中1/3是女生是什么意思?2/3是男生又是什么意思?

2.请你用图表示出信息和问题,你能结合图说说分别是什么意思吗?

3.能用算式表示出自己的方法吗?这个算式告诉了我们什么?

4.解答正确吗?怎么检验?

5.回顾刚刚做题的过程,有哪些重要的步骤?什么地方需要特别注意呢?

未完待续......

END
BREAK AWAY
往期推荐
01
用新课标理念教学旧教材的探索——口算除法教学
02
从课标教材变化视角来看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学习
03
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过程的教育意义
04
单元整体教学口算乘法


撰稿 | 龙   湘

编辑 | 张群芳

初审 | 陈锦玉

终审 | 马   丽



追寻数学本质
数学教育教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