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啡小沫
和目前在德国工作、经济学博士毕业的姑姑(她妈妈跟我奶奶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从小楼上楼下,所以我喊她姑姑,比我只大6岁)聊天,聊到今年的就业难。
今年德国其实就业也非常难,欧洲整个经济就不太行,德国在欧洲的处境也非常艰难。这个以后文章再写。
我们聊了很多关于国内就业的问题。
因为欧洲的艰难,所以很多留学生,尤其她硕士的学弟学妹们,也会更多把目光投向回国就业。
她一位师妹,西部一座小县城的,执着于回当地端“铁饭碗”,要进当地一所核心的稳定企业。说没日没夜在网上投简历、刷题,但是没有一个通过的。
我一听就笑了。
我说她要进这种当地顶流稳定企业,端“铁饭碗”,还是西部、县城。这些关键词凑在一起,不应该先托关系吗?网上刷题有啥用……
姑姑说,对对对,可被你说着了。
她后来好不容易自己联系到人力为啥拒她,人力一句专业不对口就给她搪塞回去了,显然是借口。
无奈,她才想到找她当公务员的妈妈去托关系给问。
问到的结果是,如此僧多粥少的职位,早内定完了。
我对这个结果,没有任何意外。这就是县城、西部、“铁饭碗”,这些关键词凑一起的必然结果。
有句话:家贫走他乡,望族留原籍。
这句话,我在毕业2、3年内,30岁前,就深刻领悟了这个道理。
就说刚毕业进各个设计院的考试,我其实并没有想要回老家。
但是那时候看老家的设计院来我们学校招聘,我就傻乎乎想,考一下作为保底选项吧。
结果怎么着?直接就给刷掉了。
我不甘心啊。本来不那么想考的,但是被刷掉了不甘心啊。我觉得我无论能力还是学历,都牛逼啊。
建筑设计最好的学校就4所,我本科同济、硕士保送的天大,占据2所。人家说本地还看中你高中,我高中是我们省最好的高中。
咋就嗖一下被刷掉了?
然后就跟我老家搞人力资源的朋友聊起来,她说她给我问。她问了我要考的设计院的人力资源部刚好负责这次招聘的朋友,人家说,根本没名额,出来招聘前就内定完了。
敢情我们都是陪着“演戏”的。
我老家还不是县城,是省会城市。但是是西部的城市。
县城的裙带关系可想而知!!
在我毕业2、3年的时候,有一次中学的同学聚会。
我就发现啊,回老家的同学,出人头地的比例超级的高。摇身一变,投资大佬啊、创业新贵啊这些,特别多。
而我们去了一线城市的,都是基层搬砖人。
所以结论是要回老家才能事业蒸蒸日上吗?
错!
是“族旺”的都回了老家,都占据了优势坑位。我们这些“家贫”的,都出走了机会相对公平的超一线城市。
而毕业2、3年,底层搬砖,本来才是正常的啊!
而如果“家贫”(不一定是多贫困,更多指没当地关系)回原籍的呢?我身边反正没啥拿到特别大结果的,更多的是过的很不如意。
干脏活累活,还得有眼力见,俗称会来事。否则就经常的倒霉的那个。
我的老读者们,大多是想要靠自己奋斗的,有着一股子不甘心的。即使有个稳定工作,也想要有个副业、轻资产创业,去努力闯一闯的。
以我这些年跟读者们的交流,大多是这种情况。否则也不太会喜欢我文章的风格。
如果你当下很年轻,有的选,尽可能去长三角、珠三角,即使不在超一线城市,浸淫在民营经济发达的地区,3、5年后,你的思维跟在落后县城,会是完全不一样的配置。
如果你当下已经稳定下来,那一定要让自己在线上,靠近更先进的地区、更先进的模式。地理禁锢不住我们的思想。但是如果你自己走错了圈子,去强融不合适的圈子,你慢慢也就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
你想成为谁,就靠近谁。
所以,给大家推荐我今年全力以赴 all in 的,远方好物的圈子。
一个真诚、自由、利他的圈子;一个属于奋斗者的圈子;一个热爱生活、关注健康的人聚集的圈子;一个大家毫无保留切磋着最先进的商业模式、创业经验的圈子。
不卖课,不卖私董会,不卖各种合伙人。
你能在这里免费听到大咖们价值几千几万块的分享,能参加手把手创业陪跑,只因为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远方好物会员。
无论你有私域流量,想要复制我,构建自己的一个块被动收入水渠,还是在这个工作不那么稳定的年代,你想要尝试副业、轻资产创业,给自己多一种可能性。
这个项目,都是你当下可以说TOP1的选择。
如何加入这个项目、圈子?
而远方好物这个平台,未来定的是365年费,平均15%的返利。为啥说是“未来”?因为最近是限时0元终身会员窗口期!
再翻译一下,未来大家都要每年交365年费消费,而你享受了终身会员殊荣,0元进了一个长期超优质圈子。
远方地毯会传统
你永远不知道你旁边那个人
是一年利润几千万几亿的低调大佬
扫码注册终身会员
(记得文末加我微信,进会员群)
今天(周二,11.19),我们新一期陪跑又建群了,马上准备开营(会员免费参加),带你打造一个0投资、0囤货、0发货、24小时进账的线上有机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