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啡小沫
最近听了一个金融人的吐槽。
金融是传统高薪行业了。她进单位进的早,工作经验有十多年了,所以是凭本科学历进的单位。
这些年,新人都要求硕士学历了。她有压力,三年前去报考了个在职研究生。
考上了,跨省的学校。非常辛苦。投入更不必说了,高铁上学啊!因为觉得这所学校竞争力强,自己拿到的文凭可能会更有竞争力,基础薪资也更有机会涨一涨。
今年文凭拿到了,评上了个啥(我没听清),基础薪资确实涨了500块。
但是今年的市场,她发现她绩效,从以前月均2万,掉到了月均2000块,甚至还有负的。因为降本增效,业绩指标定得也高,完成不了就是负的。
所以,辛辛苦苦投入几年读了个在职硕士,为了稳定薪资能高点儿。结果发现确实稳定高了500块,浮动部分少了2万。
刚好最近有读者也问我,自己要不要去读个非全日制研究生的事儿。
这类问题,在我这里还蛮多的。想起上面这件事儿,也就一并分享了。
洗猫也要带着我大爱的椰子水,一盒还不到3块
读者提问:
小沫姐姐好,我最近有些困扰,想请教一下。
我本职工作是稳定型,空余时间较多,一直想发展个人的副业。
但对自己的优势长处不够了解,对不同的副业了解也不多,一直没有找到很合适的方向。
并且,我的工作性质,有一部分对于自媒体工作的限制,比如说不方便露脸,不方便朋友圈带货等等,所以副业一直还停留在想的阶段。
今年我是打算考一个非全日制研究生。
因为考虑到空闲时间多也未婚未育精力比较充沛,非全日制研究生可以丰富个人的知识,提升个人的学习能力,顺利拿到双证可以提升一点工资。
但是学费比较贵,自己本职工作的工资除去必要的开支可能支付学费有些吃力,对于研究副业增加收入的需求更加迫切。
所以想请教一下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是有哪些副业比较适合我们不方便露脸的人来做,同时变现能力比较好?
另一方面是自己在负担非全日制研究生学费比较吃力的情况下,虽然说不至于贷款读书,但确实是能感受到缺钱的压力,还有必要就读非全研究生吗?
小沫回答:
想要解决问题,要有定义清楚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问题迎面而上的勇气。
这位朋友,一开始的问题是,想要有一份副业,增加一些收入。而限制他找到副业的障碍,对自己是优势不明确。
那是不是应该先解决优势问题?
无论是去做一些科学的优势分析测试,辅助自己认识自己,还是在过往以及当下的实战中,去发现、探索自己的优势。
在优势问题并没有被认真去解决的时候,他提出了另外一件事,自己的身份,不方便做副业。
如果自己判断,限制自己做副业的,主要不是优势问题,是身份问题,那就看看,这个问题是否可以被解决。
其他同样不能露脸的人,是怎么做副业的?是怎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变通的?
其实我当下在做的副业,我今年 all in 的开一家大健康食品店的业务,就带了很多普通人在做。短短4个月时间,我们团队已经都2000多人了。
其中很多人,都是不方便露脸,也不方便直接发朋友圈的。
那这是一个可被解决的问题吗?当然!
有人利用好了朋友圈分组的功能,不让同事发现自己做副业,但是其他朋友圈好友就无所谓;
有人去主攻地推拓客,我们的玉米,很多人说是此生吃过最好吃的玉米,所以一根玉米煮熟了掰成4段,晚上小区里摆摆,一个玉米都能带来4个客户,获客成本极低;
一粒甜三粒糯的玉米,好吃到停不下来
有人擅长谈大资源,把娃的舞蹈老师、书法老师甚至幼儿园园长,都聊城了合作伙伴,毕竟越是多接触孩子的职业,越知道有一盘安全的食物,是多么难得!
所以,这个不能在朋友圈露脸的问题,不就克服了吗?
方法千千万。底层是,我们要敢于面对真问题。盯着它看,也许会发现,它并没有那么可怕。
而不是去绕着走……遇到一个问题A,绕开去想着因为问题B我做不成,然后再绕开去解决问题C……
阻碍你前进的真问题,究竟是什么?
大多数人的内耗、行动力差,也来源于此。不能清晰定义问题。
很多人说自己想要做副业,想要轻资产创业,一晃十年过去了,还在原地。
很多人把这个叫“拖延症”,其实我觉得之所有拖延,就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清晰定义以及面对过真问题。
马斯克在演讲中,发表过一个观点:“我不相信世界上存在行动力不足的问题。所有的行动力问题,都是源自于精确性的不足。”
他说:“你的恐惧源于任务的模糊性。”
如果你想着,我要看一本书,可能你一年过去了,前言都没看完。但是如果你把任务变成,30天看一本300业的书,所以一天看10页,那你这个月大概率可以看完它。
这种精确性,就来自于敢于直面真问题,进而能步步深入,精确解决问题。
而不是纠结于“可能我不喜欢这本书”“我是不是不适合看适合听书”“工作太忙了我想学习的话可能得换个轻松的工作”,啥也没干光内耗了。
所以回到提问者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
不露脸的副业很多。比如他提到的自媒体和带货,都是可以不露脸做的,因为不露脸而不能做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但是如果想做自媒体,最好找好后端项目,我今年在做的会员制私域电商,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放弃幻想,自媒体红利结束了。 》
问题二,
为了丰富个人知识、提升个人学习能力而读研,我没有看出必要性。丰富知识、提升学习能力,都有更简单直接的方式,比如直接去读书,比如直接去实战项目。
为了提升工资,那就是简单的数学题。
能提升多少工资?有多少确定性能提升这个工资?考研花费是多少?算算等式平衡不平衡。
如果提升的工资十年都赚不回学费,那可能这个选项就有待商榷了。
而考在职研究生,据我所知是很忙的,主业+考研+副业还有巨大赚钱压力的情况下,我不觉得这件事可以同时做好。最后可能哪个都没结果。
建议更清晰定义自己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投入全部精力,这是普通人更容易有更大赢面的方式。
我是不断探索商业、充满勇气和力量的啡小沫。
我从北京央企裸辞,互联网创业8年,抓住2次风口,成功打造了月入5万被动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