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传出,近日,监管部门就加强非车险“报行合一”监管等有关事项向业内征求意见。
非车险指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除车险之外的业务,且不含农险和短期健康险,意外险业务参照执行。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在财产险公司总保费占比已近50%。非车险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恶性竞争问题日益凸显。为更好地加强非车险业务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监管加快推进非车险“报行合一”新规落地。
据悉,这一新规要求严禁以下行为——
未经报备,擅自修改或变相修改条款、费率;
通过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变相突破报备费率;
支付中介机构或个人代理人的手续费突破报备手续费率;
通过虚列其他费用套取手续费变相突破报备手续费率;
与非持牌第三方机构的合作中,通过支付与保费收入挂钩的宣传费、技术支持费等变相突破报备的手续费率等。
新规还要求各财产保险公司加强非车险的业务财务数据真实性管理,各项经营成本费用应真实并及时入账,严禁以直接业务虚挂中介业务等方式套取手续费;以虚列业务及管理费等方式套取费用;通过违规计提责任准备金调整经营结果;通过人为延迟费用入账调整经营结果。
“报行合一”政策最初在车险领域实施,旨在解决保险公司在费用管理上的粗放现象,确保报备的费用与实际支出一致。
随着政策的成功推行,监管部门决定将这一模式扩展至非车险领域。
这样做一是更好地规范市场行为,通过要求保险公司明确费用结构和佣金上限,减少市场乱象和不正当竞争;二是降低经营成本,通过精细化管理,压缩不必要的费用支出,从而提升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三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确保消费者能够获得真实、透明的保险服务,提升行业整体信任度。
而需要看到的是,非车险业务相对复杂,实施“报行合一”面临不少难题。据悉,非车险“报行合一”可能分步骤、分区域逐步开展。
同时,随着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全面落地,中小险企将面临更多挑战,行业集中度也将不断提高,那些大型保险公司将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
从消费者角度看则有更多利好,如产品多样化创新发展带来更多选择;管理优化,人工智能赋能,服务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更加便捷高效。
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是监管部门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该政策,非车险市场将更加健康、有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保险服务。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保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