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先成为大人? —— 成长型父母,与子女赛跑

文摘   2024-08-04 20:54   四川  


家庭成员需要重新定位自己以适应婴儿的降临;他们既需要作为个体来独自成长,也需要作为一个群体来共同成长。
——【美】爱利克·埃里克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祖辈相传的养育模式已经不适用中产阶级家庭实际,同时,教育产业化加深了这些无助家庭的养育困境。
在焦虑氛围的逐渐扩散中,一些父母笃信要带领孩子一起成长,作为家庭主要成员,他们自认最大的成长任务就是在育儿中育己,不证自明的成长信念是“没有父母的成长,永远不可能有孩子的成长”,终极的成长成就是“等孩子长大成人,你才会有能力分享孩子的世界、走进孩子的世界,而不是落后于时代停留在原地,然后跟孩子成了两个世界的人。”
亲子关系是一场为了别离的相聚。孩子的到来给了家庭成员成长的机会,家庭成员的成长是以自我觉察、夫妻协调,以及许多情况下,祖辈与父母之间的互相理解为综合表现的。子女成为成人,意味着这个人终于要平等的与他的父母挥手告别,走上独立选择自身命运的道路


一些父母最初难以接受成为父母的事实,勉强进入父母角色后又出现严重的亲子共生情况。孩子的成长暴露了他们自身未完成的课题,引爆了家庭矛盾。“一想到为人父母不需要经过培训和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他们于是深陷“成长型父母”的迷思,把紧密的亲子关系作为自己的存在证明,失去了自己作为成年人的独立性,自己人格的发展受到父母角色的禁锢,无法进入成年晚期的整合阶段;他们的子女到了青春期后期乃至成年后,心中也往往持续被父母凝视着,无法创造自己的主体性,自己卡在“成为大人”的门槛上进退两难。

焦虑的成长型父母

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在对美国家庭的观察中发现,人类的未成年时期是漫长的,在这漫长的时间中,父母很难忍受住诱惑,即利用未成年人对父母的依赖,反过来将自己对自身或对社会的焦虑转移到孩子身上。当下社会,父母对于成长的焦虑主要有四个原因,在不同家庭中,这些原因可能是独立存在的,也可能是共同作用的。
面对“中年危机”的无力感。
父母对子女口口声声的“为你好”背后往往是步入中年期后的自我怀疑。在优绩主义社会中,一些人已经无法赋予自身价值感,只能依赖他人的不断认同才能存在。由于配偶对自己的足够了解和对自己的不够理解,当夫妻一方,看到自己在工作中事业的上限时,不是寻求配偶的安慰,而是寻求在家庭中作为父母“成长”,通过子女的认同维系自己的价值感。
他们有可能是年满35岁被大厂厌弃的父亲,也可能是产假后自己事业出现断层的母亲,当父母在家庭付出中短期取得的成就感仍无法支持自己自信心的修复时,就可能会变成一种长期行为,父母通过“终身学习”,让子女从8岁到58岁都能“欣赏”父母的成长。这些父母表面是在育儿中育己,实践是借育儿以育己,教育自己现实中的子女养育自己内心的孩子。


对青少年“失控”的恐惧。
父母“成长”的最大动机往往出现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对自我认同的尝试,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子女会出现明显的性格变化和情绪波动,让父母感觉陌生。这个混乱时期长达数年,一定会出现各种失序,绝大多数青少年会在成熟期到来后趋于稳定。极端功利化的个人评价标准和高度科层制的教育管理机制,让一些父母和老师们对青少年树立自我认同的容错率极低。
父母作为社会价值的末端体现者和教育管理的最终落实者,容易遗忘父母的本分,把自己当作教育产业优秀的付费员工。他们把培养出标准化子女视为中产阶级资格的结业证书,把父母能否及时有效规训,避免孩子成为规格外产品,作为自己“成长”的检验标准。当他们的成长可以成功保持孩子“情绪稳定”时,子女主动成为“大人”的尝试也就失败了。


养育者之间的权力争夺。

由于各地入学政策不同,祖辈年纪渐长,隔代养育往往在婴幼儿晚期或儿童期早期结束。这时将会出现实际养育者的权力交接。在这个过渡时期,孩子与父母的相处会有距离感,出现矛盾时经常会将父母与祖辈比较。父母如果缺乏对子女的耐心和对祖辈教育经验的虚心,为了早日让孩子信服自己,“听话”的服从自己安排,往往忽视甚至贬低祖辈在孩子养育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如果父母急于证明自己作为养育者的正统地位,会产生狂热而扭曲的成长动力,这时他们可能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去贬低祖辈的付出,以“巨大”的财力精力付出去消除祖辈的影响,一旦这种权力争夺让孩子对父母更加不信任时,病急乱投医的父母可能会把孩子,甚至自己和孩子一起,送到某种“成长”营中强行融合。


夫妻关系的调节需要。

夫妻双方对“父母成长”的需要很少有着同样的积极性,他们期待的“成长”内容也差异巨大。夫妻中常有一方极力掌控“成长”主导权,他或是觉察到养育过程中配偶与自己爱情上的疏离,以“父母成长”为理由,推动配偶共同育儿,以维系夫妻关系的密切接触;或是已经与配偶情感日益淡漠,即使子女已经成长,拥有一定独立能力,仍长期以孩子为核心议题,通过“父母成长”,让孩子夹在夫妻之间,使得配偶无法与自己作为夫妻之间有效沟通。
这时候,父母的成长效果检验标准是能否让孩子拉近或疏远夫妻关系。在单亲家庭,这种成长目的有时会更加急迫,父母或是以自己成长为示范逼迫子女早日独立,或是以自己成长为示范让子女无法表达独立意愿。


为了让父母的成长饥渴得快速得到缓解,某些缺乏科学素养和职业伦理的家庭教育“导师”趁虚而入,他们强调“家族业力”对一代代家族成员的影响,推动亲子之间“赎罪”“忏悔”仪式,狠狠收割了这些父母多年的积蓄,让家庭成员的共生关系更加紧密。

“成长”路上跑不赢父母的子女,不得不与自己的同龄人渐行渐远,他们停留在父母的世界里,成年后依然听任父母的安排,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被父母强行“陪跑”的道德罪恶感所束缚的子女,唱着“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咒语,把整个人生煮成了缺乏家庭边界的八宝粥,反哺退行的父母;害怕被父母的自我吞噬的子女,毅然断亲,但是这种生硬的关系切割如此痛苦,让他对建立和维持亲密关系无法产生信心,在流浪和加班中逃避接纳他人。
有很多子女最终有机缘或有决心以成年人的身份挣脱了爱的共生,也有一些人被成长型父母的阴影长期笼罩,无力走进自己的世界。

为了独立的成长

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认为人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四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持续时间约为六年,分别为婴幼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熟期。从发展心理学的视角来看,这四个时期,每个时期未成年人都要面临不同的人生课题,这种课题既来自于他内在的生命驱力,也来自于社会文化的塑造。
随着文明的进步,许多人把学习与工作作为人的核心功能,遗忘了家庭生活,远离了自我探索,丧失了自然本能。家庭成员的真正成长,就是在帮助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和丰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以此为基础,面对自身未完成的课题,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人格。

0-6岁为婴幼儿时期,家庭成员的主要任务是陪伴与觉察。
家庭成员要提供亲近的养育环境,尤其对于婴儿来说,养育者不宜频繁变化,以建立孩子对人的信任感。幼儿在奔跑与跳跃中逐渐探索周围环境,养育者也将会学会如何在陪伴中帮助孩子逐步发展自我控制等各种能力。这个时期很多家庭是以隔代养育为主的,由于婴幼儿的表达能力有限,在这个过程中,养育者还要唤起对孩子的表情、声音、肢体动作敏锐的觉察能力,以保证孩子在自身最脆弱的时期能够健康成长。新生儿的到来是一个契机,新手父母可以在陪伴中探索如何增进夫妻之间的默契,在觉察中探讨如何调整与其他家庭成员的关系。
7-12岁为儿童期,家庭成员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和看见。
儿童开始融入社会,在学习中发展自我,逐步建立个人与社会的道德边界。小学是儿童接触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小”社会,他开始尝试积极的自主做事,寻求自己的价值感,这时期需要父母的看见、欣赏和适当的鼓励,这样他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潜能,为树立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做好铺垫。这时期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关键时候,父母是可以保护自己的。那些婴幼儿时期隔代养育的家庭,父母尤其需要与孩子培养信任感。虽然校园欺凌的高峰是初中,但萌芽则往往会出现在小学。父母对孩子无言或者细微的求助声音听不见,往往背后是对自身保护能力缺乏信心。有些缺乏安全感的父母,对同学间打闹拌嘴过于敏感,也会让孩子羞于求助。看见自己的孩子,也是学会看见自己,能够稳定自身,才能够适度的给予孩子安全感。
12-18岁为青春期,这时期家庭成员的主要任务是接纳和倾听。
伴随着身体成熟,青少年在心理上也开始尝试不再依赖于父母的价值体系评价自己,他们会在他周围的世界寻找与家庭成员不同的群体的视角,参考来自于同学、网络、偶像乃至非主流群体的多元标准,在整合中初步建立自我认同。如果之前孩子对父母陪伴与保护的能力已经建立了信心,那么父母则也可对孩子自我认同的探索具备信心。这样孩子在重大决策之前会倾向于主动与父母讨论。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不仅会被动的保守秘密,还会主动的创造秘密。如果父母无法容纳孩子对成年人边界的一点点试探,那么孩子将会被迫隐瞒自己探索社会化的所有尝试,很可能最终会导致亲子关系的重大冲突。

18-24岁为成熟期,这个时期相当于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中的成年早期,家庭成员的主要任务是支持和放手。
之前时期的发展如果较为顺利,子女将会不仅在法律上成年,而且在心理上也能积极准备走入大人的世界,自发选择如何运用自己的能力特长与借助家庭的社会资源,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父母这个时期需要逐渐放开子女的手,支持他走出原生家庭的大门,迈向自己的人生道路;转变家庭的主要任务,支持与陪伴自己的爱人,并作为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成长了的独立个体,重温自己成年时的初心,延续自己的人生理想。

每个人都不是完善和完成的,如果父母在养育子女中能够陪伴与觉察,保护与看见,信任与倾听,支持与放手,并适时回归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子女方能安心的做为大人,独立远行。
真正的成长,是跨越代际的人们历尽千帆,归来时,能以平等的大人身份相聚。

类人描写
描写这个时代青年的心理困惑。我们是人却又不像真正的人,努力模仿活着,向成人世界要一朵小红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