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只为消遣的AI时代,文学艺术有什么存在价值?

文摘   2024-07-26 21:06   四川  
主持人:罗迟迟,
创业者、半熟星球主理人
嘉宾:隗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迟迟:

本期世界读书日的专题节目,我邀请到了心理咨询师隗知老师。我们最初因读书相识结缘,今天想在这里聊一聊,在一个阅读只为消遣的年代,人文、艺术、文字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价值?



作为消遣的阅读



迟迟:

今天的话题来源于毛姆的一句话,一切文学的本质都是消遣,是寻求安慰或者刺激。到这个娱乐泛滥的时代,文字更是连消遣的作用都非常有限了。

以前我经常觉得,相比更年轻的一代,我们80/90后还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我们不是彻底的网生一代,童年还没有短视频、VR、播客、游戏,就只有书,各式各样的纸质书,所以我们这代很多人对文字还是有信仰。

现在,我自己内心会因为外界的这些变化有一些起伏动摇,在这种情况下,要如何找到和看待人文学科的存在价值,我想知道隗知老师对这个问题的思考。

隗知:

“一切文学的本质都是消遣”,这句话看起来简单,在今天还是蛮复杂的。在毛姆的时代或者比他更早的时代,消遣的状态和我们这个时代有着本质的不同。

文学的诞生,或者文学的起源,跟讲故事是密切相关的,包括以前的《十日谈》,都是民间艺人讲述的故事,经过了文人提炼,形成文字作品,长期流传,然后再变成了我们知道的小说以及其他文学,越来越丰富,逐渐能够长期的稳定留下来。从毛姆的视角来说,一切文学的本质都是消遣,似乎是没有错的。

但是时代在变化,过去大家在路上疲倦的时候可以中途休息时消遣,但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本身是不敢在路上停下的,所以我们的消遣都是在地铁里听书或者是看书,包括打游戏,实际上是只要有消遣就行(以前我玩单机游戏,现在网络游戏更加流行),我们被迫去用消遣去填满时间

文学跟其它一些消遣方式一样,不再是用来休息的产品,是短期的兴奋剂,是浓茶,或者是一罐"红牛"。

迟迟:

我可以理解为文学因为这些事物的出现,它的地位得到了一个拔高和提升吗?

隗知:

过去100年是上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文学的作用在改变,变得跟其他的很多娱乐产品一样。它已经变成了这样一种娱乐产品,为的就是让现代人在工作繁忙之余,打上一剂兴奋剂,而之前它是类似红茶的作用。文学的消遣作用变化了,所以现在大家没有办法去静下心来去品味文学,也包括其他很多的艺术。

迟迟:

我理解。我自己其实还有一个对这句话的感受,我前面也提到,我们这一代人,尤其是读纸质书长大的一代,对文字或者对艺术是心里有一些信仰的。那么到你长大以后会发现,如果只是一种消遣的话,你的那种建立在它之上的信仰会有一点分崩离析,就是你非常挚爱的一个东西,其实对这个世界来说它不是那么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怎么去构建自己的存在,和对人文或艺术存在价值进行一些思考呢?


隗知:

对人文或者说对艺术存在的思考,本来就属于少数人。并不是说这些少数人本身要抱着精英主义的态度去看待世界的芸芸众生,而是这种能力可以让我们在一个人在一个房间里仍然可以去忍受,甚至一定程度上去享受孤独。

当我们心态失衡的时候,是因为我们已经被卷入到"大众"之中,而这种"大众"又不是我们的朋友,可以交流的对象,我们感觉到在其中没有共同语言,但是同时我们又没有办法逃回自己的房间,然后静心再泡一杯茶慢慢喝,平息自己的焦虑。

迟迟:

我明白了,之前我提的问题更多是把人文爱好者放在了一个有一点精英主义思考的位置,其实它更多的应该是指向我们内心的。


AI对文学创作与阅读的"改变"

迟迟:
前段时间 ChatGPT出来,很多人就第一次感觉到那种震撼:我存在的价值还有什么必要。就是那种像三体里说的,“物理不存在了”的那种感觉。
隗知老师除了人文学科爱好者这重身份,还是一名内容的输出者、分享者,我看到你有给书店做一些心理学的讲座,包括今天你也会在一见·滨江馆给大家做分享。
我想知道,现在很多人说“这是AI都可以写作的时代”,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去追求这种成为一名创作者、内容输出者?因为很多人觉得AI已经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我们的一些创作了。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隗知:
荣格说过一句话,向外看的人在做梦,向内看的人醒来了。我们认为我们把AI变成了某种跟我们一样的东西,但实际上它仍然是过去工具的延伸。
比如说一个早期的古代人,他只能在泥板上写字,跟一个比如说在他之后1000年,可以在纸上写作的人比,效率肯定是更加低的,包括表达的词汇肯定也会少,但是他并不会放弃自己内心的表达。
当我们想到AI的时候,不如去想我们回归小学时代。因为我们是小学生,即使是一个天才的小学生,我们也没有办法比过一个比较优秀的中文系、或者其它一些专业的大学生,那个时候我们会放弃从小学生变成中学生,然后再变成大学生吗?
这种外界的干扰会永远存在,而我们内心世界的产生,是会不停出现的。 
我们内心的世界跟外部的世界不需要同步,因为它们根本是本质不一样的东西。
迟迟:
这个观点很新颖,我觉得可能是你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视角。因为我会发现,我们在探讨人文学科的那种存在价值,最终都会落到这个问题,我们“人”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刚才隗知老师提出,我们内心世界是可以平行独立于我们现在孜孜以求的这种外部世界的认可,不知我理解的对不对?!
我想知道你对这个问题还有什么别的思考?
隗知:
在文学创作的时候,我们跟我们心目中的读者,或者反过来讲,当我们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跟我们想象中的作者,是有一个主体间对话的意识的。有一个"猴子打字机"的思想实验,是说只要给无限长的时间,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打字也可以打出莎士比亚的全部作品,但是我们仍然不会对这只猴子感到恐惧。因为在AI的"创作"过程中,在猴子打字的过程中,我们没有办法想象,它除了"迎合"我们,或者说它除了偶然产生的作品,除了在大数据之外,它是不是还有一个独立的灵魂?

迟迟:
这个问题蛮深刻的,我自己需要先消化一下。因为在我看来,如果说这只猴子他创作出了莎士比亚的作品,那么他已经拥有了这个结果。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欣赏一个艺术家,并不是通过他作品的结果去反过去欣赏他,而是因为这个人的本身,是这样吗?
隗知:
通过阅读作品,我们可以去想象背后的作者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这样我们也可以去猜想他新的作品,我们也可以感觉到它背后的灵魂。但是如果我们通过AI"作品"的话,现在地铁站里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作品,我们很难去想象背后的"灵魂"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无法把它转换成一个有历史背景、时代背景,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一个人。
迟迟:
其实这个"东西"才是人,并不是作品去定义人,而是应该是由这个艺术家本身他去创造出这个作品,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隗知:
连通创作者和阅读者之间的桥梁是阅读,作品是架起这座桥的工具。
迟迟:
对我来说这也是蛮有启发的一个答案了。

为什么选择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


迟迟:
现在我还想把视角往回拉一点,聚焦更具体的生活。
我蛮好奇隗知老师你是为什么会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在此之前是怎么样的一些经历和契机,造就你现在这个选择?
隗知:
这个选择有一定的偶然性,小时候我基本只读传统意义的文学、哲学和历史,对于社会科学或者是广义的人文学科是不了解的。
我本科专业偏向理科,在研究生的时候,我选择了一个比较宏大的——男生很多闲时都会高谈阔论国际格局——与国际关系有关的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我对传播学,包括所谓的"软实力",有了些兴趣,于此开始了解了一点社会心理学。真正进入工作实践,也由于真正的投入了生活中,开始感受到不仅要了解这个时代,而且要了解这个时代里面每个人是怎么被这个时代影响的,我才能够真正把关于这个时代的知识和人连接在一起。
在别人的启发下,也是在对专业的逐渐了解过程中,我选择考取心理咨询师。
迟迟:
我懂了,不是说你从小就开始有这么一个决定,它肯定是通过你的人生经历不断的变化、孵化,慢慢形成的最终形态。那么我问一个功利一点的问题,就所有人文学科爱好者或者说学习者,包括我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生存的问题。
比如说在大学时候是不是要选它作为专业,我选了之后又怎么样凭借它去立足?就像我自己的话,我大学时候是学德语的,然后我们专业大部分人应该是到德国去读研究生,但因为德国它是不能换专业的,所以说你如果本科学的是语言的话,你研究生也是要选这种翻译系或者说跨文化交流,和它非常相关的专业。
当时我虽然非常喜欢这个专业,但是考虑到就业,所以跟隗知老师比其实是做了一个有点相反的决定。我知道你本科是学信息管理,它可能跟现在的就业会更加匹配,但是你反而在研究生去选了一个社会科学专业。而我是反过来,我开始本科读的是语言专业,然后研究生我去读的是数据分析,这样一个更加就业导向的这么一个专业。
当时你在选专业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就是你的决定,会不会有家人会跟你提出,你读了国际政治,只是你喜欢,那么你有考虑过后面的路吗?类似的一些问题?我想问问你。


隗知:
我可能跟很多人比想法是确实反过来的。对于本科来说,我是一个偏现实的考量,就是既考虑家里的意见,也要考虑自己的接受能力。
虽然我是理科生,但是假设我去读一个纯工科的专业,我可能会很不高兴,假设我去读中文系,作为一个中学生也没有其他的社会支撑,一方面不能说我将来一定会容易找到工作,另一方面家里亲友的压力会比较大,因此本科对我来说是现实主义的考虑。但这不是说我就要读当时比较热门的计算机,或者经济金融,或者类似什么的,而是说要取得两者的平衡。
而到考研究生时,既然本科专业我已经了解了,而且离开了家庭,离开自己出生的地方,对社会环境、就业市场有一定了解,那么我认为可以靠本科专业谋生的情况下,研究生可以考虑去做自己更加偏爱的事情,实际上我工作的时候也只是把研究生专业做为附加的支持,而不是主业。
迟迟:
我了解了,你在选择研究生专业的时候,并不是说完全出于兴趣,也考虑结合了自己本科时候的一些经历,在这个基础上,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
我觉得这个选择就比我成熟一些。因为我自己可能在高中选大学专业的时候,纯粹出于喜欢的一些考虑,就不会特别想到四年以后的一个选择,所以到研究生阶段,反而会要去做一些这种基于就业的调整。
隗知:
我们心里可能对于踏入社会的定义,以及在中学的时候的预期是有区别的。
对我来说,因为考大学很大程度已经离开家庭了,然后还有离开自己所居住的城市,那个时候意味着自己应该准备为自己将来的生存去考虑了。
迟迟:
我懂。其实应该是自己对独立这个事情年龄段考量的不一样,可能在我看来,大学时候我还是一个学生,然后在隗知老师看来,可能大学时候就已经是要去思考 To be or not to be这些问题。
我自己跟很多人聊天也会感受到,因为我自己从研究生开始才去思考很多的关于搞钱、关于独立这些东西,它会给我内心世界造成一个冲突。

如何平衡功利性阅读与兴趣型阅读

 迟迟:

我直到大学毕业22岁,一直是一个人文学科的爱好者,去创作一些东西,但我的视角其实没有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层面,而会比较聚焦内心,或者说自己的一个世界。这样我会发现到研究生以后面临一个问题:我怎么去平衡我的一个专业性的“功利性阅读”和我自己的一个“兴趣型阅读”——主要是人文方面的读物。

我发现,隗知老师也有这样一个转化的过程,我记得你提到过,你之前涉猎非常的广泛,不仅仅是心理学方面,在政治学、传播学还有就是历史学等方面,都会有一些学习涉猎。

当时你是怎样平衡自己的日常生活和阅读的,还有"功利性阅读"和"兴趣型阅读"的这么一个比例,可不可以分享一下你的经验。

隗知:

可以,我想“功利性阅读”和“兴趣型阅读”在我这里可能用词会稍微有点调整。对我来讲,功利性的阅读是基本不存在的,但是有一种阅读是“工具型阅读”。

我们把这个词做一个现实的解释,"功利性阅读"就是意味着我们拿这个书,读完之后或者读了几本这样的书,就可以比较安定的,或者说比较有方向、有能力去赚钱了,但实际上这样的书基本是用来骗人的。

迟迟:

成功学是吗?

隗知:

当然有一些书可能也有一些好处,但是这些好处基本上是把一篇8000字的文章可以说明白的东西给你注水到10万字,然后你要花很大的力气把水再挤掉,我觉得这样做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因为要花很多的时间。

迟迟:

就是根本不会去看这类。

隗知:

但是有的书,是需要做工具型的阅读的。比如说我读《王力古汉语字典》,或者是某一些专业性的、操作性的书,心理学专业也有这样的书,包括各个专业比如法律学,肯定会有一些书是很枯燥的。这些书虽然并不能够完全让你对这个专业认知有理论性的升华,但它可能对了解这个领域仍然是必须的,至少你对这些书的方法论和一些基本脉络要有掌握。

工具型的阅读是每一个领域入门开始需要读的一些东西,但兴趣型的阅读是在你把这些书读完之后,有很强的扩展性阅读需求。我的阅读主要就是兴趣型阅读,但是并不代表兴趣型阅读是非常孤独的、非常自我的、非常跟现实没有关系的。

实际上,兴趣型阅读如果是带着对现实的思考,或者反过来说,兴趣型阅读本身如果让你有能力去回应一些现实的问题,跟现实产生链接,那么它在阅读与现实的结合点一定会产生某种对你的思考、对你的人际关系有价值的地方。


迟迟:

我明白了,其实你的阅读更多是首先从兴趣出发,然后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你有一些地方缺失,然后再去寻找工具,向更专业的一些领域去深入,我理解的对吗?是这样的一个逻辑?

隗知:

是的,我非常重视“兴趣”这个词,假设一个人阅读的时候没有兴趣的话,他对这本书的思考、对阅读的思考很难有扩展性,有无意识的创造,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他得到的思考、能力、产出就不会超过其他人。如果你的思索不超过其他人,这本书的阅读就不能给你带来超过别人的能力,在现实中不会产生额外的价值。

迟迟:

这方面我跟你其实有一个蛮像的感受,(因为我自己写公众号)我比较喜欢去写(前面也提到了)更多是自己的内心或者自己世界的一些东西,我发现其实写作本质它是一种情绪工作。就是我首先要感觉到这种情绪,然后才能成文。就跟你说的,要先有兴趣再去阅读一样。而不是我去读了很多的书...我见过一些读过很多书的人,但是他写出来的东西只能说有一点像知识的堆砌,他的想象力还是非常贫瘠的。

我发现,刚才隗知老师强调我们的内心,有一点像回归本质,回归我们自己的本源。就是我们自己如何找到这个灵魂?更多不是说我们去看很多书,把阅读当成一个指标,而是我们自己人生当中经历的一些孤独,一些思考。


"空心病"与人文阅读

 迟迟:

现在网上有很多这种“xx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年轻人现在已经不需要去思考这种衣食住行方面的缺失。前段时间张家界有4个年轻人一跃而下,我发现,他们都不是因为生存这件事情本身活不下去了,而是很难找到内心有一个可以坚持,或者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一种可以去坚守的东西。

那么隗知老师,你肯定有关注到这些新闻,然后也会对这些事件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想听听你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面对现代人的"空心病",就是一种内在的缺失,会有怎么样的一些建议?

隗知:

当我们谈“空心”的时候,并不是直接去谈"虚无"。虚无,我们看过去的话好像一团空气,甚至可能是一处宇宙空间。说空心时,意味着我们看见一个人是有外在的,甚至"外在"里可能还会有我们以为他的那些情感、理智,他一个人给我们呈现的内在,但这个"内在"包裹的里面,是没有价值感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区别点。

为什么我们并不能一眼看出谁有"空心病"?是因为人还有东西包裹在外,就是外面的人给他的价值感,自己内在是没有自我的价值感的,他依靠别人给他的价值感去生活。但是为什么人不会在某个年龄,比如十岁,得"空心病"?是因为在八九岁、十五六岁的时候,他的老师、父母一直都推动他去做一个最优秀的学生,比如说班里的第一名,甚至年级的第一名,只要外界持续给他价值感,他内部的空心对他来说,他既感知不到,也没有必要去感知。外部的压力很大,同时外部给他的价值感也很大。

但是,一旦他真正主动或者被迫地离开了父母,高中考了大学,或者是初中毕业出去留学,离开了这样一种非常有规律的,而且评价标准非常刻板的机制之后,如果他需要自己给自己赋予价值,给自己寻找方向的时候,假设他的父母给他设计的轨道,不能再支持他走出大学进入社会,那么原来的这种自我价值赋能方式的缺陷就会暴露,这个时候,"空心病"就发作了,因为他没有办法去按照之前的轨道运行,他内部没有什么东西,无法自己产生价值。


迟迟:

所以很多人都是来自于童年或者说原生家庭的影响,造成成年之后的这种"空心病"。

隗知:

我觉得过于强调了原生家庭的影响,因为原生家庭也是社会的产物,它本身也是社会价值的承载,比如说教育体制要求现在的家庭把孩子的成绩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甚至远远超过其他价值的,包括健康在内的评价标准。

一个一岁的孩子,我们不会说这孩子有空心病,因为那个时候他内在的东西都没有发育出来,但是现在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接触外部的,比如学习能力、甚至社交能力在成长,他内部自我的兴趣追求、人生思索却一直没有时间,也不被允许成长。

迟迟:

那么如果这个人已经到了成年阶段,走进社会,还能怎么办?如果他前面这么多年的人生都没有发现这个问题的话,现在是很难搞吗?

隗知:

(叹气)肯定是的。他会呈现一个很不平衡的状态。这个人是一个成年人,其他的、社会化的方面,他可以很理性的跟我们谈拉康,然后也可以跟我们谈社交上的一些"潜规则",这都是可能的。

迟迟:

有时候你会觉得,世俗评价里他是个很优秀的人。

隗知:

对。他已经习惯了如何按照外面的人的评价标准去"拓展"自己,但是相对来说,他无法忍耐一个人在房间里独处,甚至他无法忍受一个人去独立面对人生。

迟迟:

我明白,这就回到了我们刚才聊的人文学科价值问题上。这个价值,并不是我们世俗意义上定义的“你能赚多少钱”,而是隗知老师提到的,你能不能在一个房间里,跟自己独处,然后你觉得自我内心的感觉是非常平静的、非常认可自己的。

我还想知道,如果一个人他到了成人年纪有了“空心病”,他能不能通过阅读去某种程度上改善这种情况,通过跟先哲的对话、跟智者的对话这样子。

隗知:

我觉得不是一定"成功",但是是可能的。

迟迟:

很有效的一个方法。

隗知:

我不能说它是“很”有效,但我认为是有效的。

迟迟:

你作为心理咨询师的话,如果说有人来找你咨询这一类的问题,你会给他推荐一些书籍吗?

隗知:

在早期的话,我不太支持——尤其如果他心理的困扰比较严重——直接去推荐他读哲学或者是文学的书。这方面我可能一开始先从艺术类入手,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慢慢可以有一些文学,其次是哲学的阅读。

我个人认为,我们通过了解绘画、雕塑这些造型艺术,或者是音乐这些使用视觉外其它感官的艺术,可以激发自己的本能,但是如何让这种本能转向人类的社会化呢?我觉得文学是最主要的一个链接方式,或者说文学是一个做为前导的方式,之后才是哲学。

因为文学会把我们从自然中感官感受的东西,转化成作为人去感受到的东西,比如我们对自然的感叹,我们本身在音乐中感觉到的震撼,通过文字链接起人类社会以及自己的内心,然后再作为哲学思考的动力。

迟迟:

我明白,所以说一个心理咨询师,需要涉猎的方面是非常广泛的,不仅仅是心理学领域,刚才提到的文学、哲学等等,都要去看。


文学对人生的影响


迟迟:

那么今天,也就是世界读书日之前一天,隗知老师能不能给我们推荐一些你比较喜欢的书籍,可以是专业领域的,也可以是你认为对于现代人来说非常有帮助的一些书。

隗知:

好的,我想既可以有文学的,也可以有一些心理学的作品。有一些作者,实际上是跨界的,比如说欧文·亚隆的《当尼采哭泣》,是可以参考的一本书。

《当尼采哭泣》

(美)欧文·亚隆/著‍‍‍‍‍‍‍‍‍‍‍


迟迟:

我没有看过《当尼采哭泣》,它是就尼采的思想做一些论述,还是说这是他的一个相对虚构的创作?

隗知:

它是一本虚构的作品,一部小说,后来改编成电影。尼采既是哲学家,也是文学家,同时他也自认是心理学家。他在他的作品里有多次谈到心理学。

迟迟:

我还是第一次知道他还涉猎心理学,蛮有意思。

老师推荐的第二本书是什么?

隗知:

可以看一下贾雷德·戴蒙德第一本比较有名的作品,叫做《第三种黑猩猩》,"第三种黑猩猩"指的就是智人。

《第三种黑猩猩:人类的身世与未来》
(美)  贾雷德·戴蒙德/著  

迟迟:
这个书名很有意思,书的画风是不是跟《人类简史》系列会有一些像。
隗知:
区别很大。我们智人是第三种黑猩猩,第一种是黑猩猩,第二种是倭黑猩猩,可以说是进化树上三兄弟。
包括黑猩猩的社群里面权力的分配,倭黑猩猩的性行为,都会有很多和智人比较,在文化形态上接近的地方。
我们本身的文化实际上是猿类社会行为的一种抽象表达。
迟迟:
很有意思,有一点像是从生物学领域衍生出来到人类社会学——这样一个风格的作品。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本书叫《它们的性》,是一位生物学博士写的。它也是通过很多动物性关系的观察研究,延伸到人类,发现了很多相通的地方。
它的文笔非常诙谐,我觉得这本书也可以看一下。
前面推荐的一个是虚构文学,一个是有一点跟生物学相关的,那么在隗知老师自己的主战场,心理学方面有什么推荐的书籍吗?
隗知:
我推荐找本荣格《心理学与文学》看看。
迟迟:
今天老师给了我很多启发,从你自己一开始是一个学习者,然后后面你慢慢的成为一个心理咨询师,以及现在的一个内容输出者,包括对这个时代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我感觉从你的回答中就能够感受到,阅读这件事情并不是说只是一个消遣,它真的是帮助我们成为自己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最后,可不可以再谈一谈文学给你人生带来的影响。
隗知:
文学对我人生开始起作用其实是比较晚的。
本科时候我读的是偏计算机的专业,大学之前喜欢自己闷头去翻百科全书、看点漫画,其他比如经典名著、科幻小说也都读,但是我跟小伙伴们一直是不太接触的,到大学快毕业,也就是大三后期,才逐渐开始社会化。
当我进入社会后,阅读给了我很大帮助,让我能相对比较快的共情跟我不同群体的人的处境。虽然我跟现实生活接触比较晚,一开始会让人觉得很书生气——现在其实也会有一点——但是一段时间后,对其他人我会有更多了解,这是文学带给阅读爱好者的捕捉情绪的能力。你去读陀思妥耶夫斯基、读托尔斯泰,他们确实能够观察到同一个人的不同状态,不同人的不同状态。
阅读也有助于让我从历史、或者社会制度角度接纳不同的人,为什么他们处于这样一种情绪中,陷入这样一种认知里,为什么他们的行为会被影响,也同时在影响着别人?
阅读给我带来内心成长的能力,它不是机械化的,是自然性的。
阅读后再走进外部世界的话,我觉得自己可能会更加走向完善。
迟迟:
它慢慢的会化成你的那种呼吸、你的那种骨肉一样,伴随着你,成为你的一部分,这种感觉真的非常好。今天这期节目对我自己来说,也有很多启发收获,我希望后面有机会可以到现场听隗知老师的讲座。今天谢谢你,很感谢你在今天,这样一个周六的上午起来,跟我们做这期节目,希望你下午的讲座顺利。
隗知:
谢谢迟迟。

类人描写
描写这个时代青年的心理困惑。我们是人却又不像真正的人,努力模仿活着,向成人世界要一朵小红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