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澎湃新闻的报道《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引起了"青少年生命复元"的关注。这篇报道里,葛菲(化名)在接受了心理咨询师于天一的两次脱敏治疗和粟超的一次心理咨询后,最终从18楼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复元不仅心痛于葛菲的经历,更在意报道中提及的她与心理咨询师粟超、于天一的咨询过程中的细节。在复元伙伴们看来,心理咨询师在咨询过程中的一系列做法,有违心理咨询行业的基本准则,更对来访者造成了新的伤害。
青少年生命复元曾在公众号6月份发过访谈文章《鱼龙混杂的心理咨询行业,父母如何为孩子辨别咨询师好坏?》,在这篇访谈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隗知大致介绍了不靠谱的咨询师常见表现,以及来访者该怎么面对这些情况。
11月19日,复元再次采访了隗知,尝试点明这则报道中涉及心理咨询方面的关键问题,希望能帮朋友们擦亮双眼、敲响警钟,不要让深陷心理困境的来访者受到二次伤害。
心理咨询师不是万能的
保障生命安全需要更专业的力量
为了替女儿讨回公道,葛菲的母亲杨敏(化名)将粟超所在的心理咨询公司告上了法庭,杨敏认为,葛菲生前接受的“脱敏治疗”有问题,因为在接受脱敏治疗前,葛菲从未有过自杀行为。
报道中提到,从开始接受脱敏治疗到最终跳楼前的三个星期时间里,葛菲多次产生了绝望情绪,并且实施了跳楼的自杀行为,因为被人劝阻而未成功。
葛菲将这些情况反映给了粟超,且表达过“脱敏治疗不适合自己”“降低难度后仍然很难受”的感受。但脱敏治疗仍然进行了第二次。最终葛菲在第三次心理咨询的两天后从自家楼顶跳了下去。
复元伙伴:
当来访者在咨询的过程中出现了自杀倾向,甚至已经付诸行动,心理咨询师应该怎么做?
隗知:
当来访者出现明显的自杀倾向时,咨询师首要任务是告知来访者或家属寻求有专业能力的社会组织或精神卫生机构给予危机干预支持。此时来访者的生命安全是最重要的,心理咨询必须让位。
很明显这个案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及家属多次表达的自杀风险缺乏足够的警惕,也没有看到机构具备能落到实处的危机干预预案。
复元伙伴:
报道中多次提到了,葛菲有非常强烈的求生意识,然而两位心理咨询师完全没有把来访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也不关注来访者的状态,他们似乎更在意心理咨询这件事本身而不是来访者。
那么心理咨询师的责任范畴是什么?什么情况是已经超出心理咨询师的能力范围了?
隗知:
心理咨询师面对的是来访者一般意义上的心理困境,比如亲子关系、职业规划、情绪管理等;或者是来访者确有抑郁症等诊断,但已经较好地恢复了社会功能,在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前提下,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来调节负面情绪、改善人际关系、强化自我探索能力。
如果发现来访者有非常严重的社会功能受损表现,或出现明显自伤、伤人等倾向,此时已经超过心理咨询能够解决的范围了,咨询师不可耽误,应当建议来访者寻求精神科医生专业力量的支持。
复元伙伴:
“脱敏疗法”究竟应该如何应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严重的后果?
隗知:
系统脱敏疗法,是建立在条件反射理论之上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诱导来访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明显的焦虑或恐惧的“过敏”反应,保持身心的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
系统过敏疗法强调循序渐进,即使咨询师有过“系统脱敏疗法”的系统培训,直接用于葛菲这样缺乏足够心理能量的来访者,也是风险极大的。
“脱敏疗法”的使用,往往与具体的生活情境或行为模式有关。在这个案例里,我们很难判断来访者的社会功能受到影响,是不是有"卡住"她的特定行为模式,或是和与父亲有关的具体情境有明确联系,因而,采用“系统脱敏疗法”的依据可能是不充分的。
从报道中的心理咨询师的咨询过程来看,她自称采用“系统脱敏疗法”技术,但挖创伤又像是暴力的“精神分析”,而她扮演的角色又似乎在模仿 “家庭系统排列”,有种四不像的感觉,这样的“四不像”技术在应用中很容易出现严重问题。
运用脱敏疗法或其他技术前,心理咨询师要对来访者有心理技术的科普,来访者要有选择的余地。在咨询深入展开前,来访者要考察咨询师有没有与自己充分探讨咨询方案?这种技术来访者了不了解、能不能接受?来访者是不是被动接受?最后我们也看到了,咨询师的自以为是让来访者非常痛苦,甚至失去了生命。
倾听、抱持、尊重来访者
是咨询师的基本要求
从咨询室录音和母女的咨询笔记来看,粟超常常传授技巧和套路。葛菲曾倾诉自己感觉孤独无聊,尝试过和同事聊天,但还是害怕如果妈妈离开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办。
“你这不就(是)情绪上的孤独吗?”粟超说,“如果你现在有个男朋友,那就不存在了。”
“你没有行动来解决问题。”粟超说,当你产生情绪冲动,一定要在情绪出现前0.2秒阻止,“我们一定要不停地加强训练。”
“不能阻止。”葛菲难得坚决地表态,“我的性格就是压抑了太多情绪,所以在内部造成了破坏,我内心现在已经承受不了这种训练了。”
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人物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
复元伙伴:
在这个案例报道中,心理咨询师究竟有哪些不恰当的行为?
隗知:
最基本的问题是,咨询师并没有足够尊重来访者自身的意见,大部分时候都在单向输出。咨询师反而成了主角,而来访者变成了咨询师的配角。
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并没有形成稳定的咨询目标。咨询目标,就是来访者与咨询师在建立信赖的咨访关系基础上,充分讨论后共同想要达到的咨询效果。从报道来看,咨询缺乏与来访者的沟通,基本上是咨询师与来访者母亲在商讨,而且她们之间也没有达成一致。
在这样角色界限不明的咨询中,来访者被动"咨询"意见不被尊重,家属付费而且深入参与咨询过程,咨询师实际掌握了咨询方案主导权,这种咨询即使短期内达到了一定的具体的效果,长期也无助于来访者培养出自我赋能的力量。
第二个问题是,咨询师害怕失去对咨询过程的控制,因此教授了很多技巧,给出了很多建议。咨询师的过度输出,背后往往反映了自身的不自信,或可能是有功利的目的。殊不知,掌控局面之中蕴含着失控的危机。很多来访者恰恰因为家庭或者自我的过度掌控才出现了心理问题。
新手咨询师要先学会当“倾听师”——倾听来访者,是咨询师最基本的要求,体现了咨询师对来访者而不是教科书的积极关注。不能耐心倾听,咨询师很可能只是按照理论做工作。倾听不够,对来访者的感受就做不到真诚的反应。而咨询师如果无法深刻体会来访者的心理困境,咨询对来访者就起不到心理支持的意义。
第三个问题,咨询师抱持不住来访者,就是“hold不住”。心理咨询师的必备素质,是做一个柔软而坚韧的“心理容器”,接纳来访者的负面情绪、困难处境。咨询师做得了"垃圾桶",来访者的心理压力就会有所释放,当来访者相信咨询师"接得住"自己的时候,咨询方才真正开始产生效果。
然而在这个案例里,当来访者表达自己难过、怀疑时候,咨询师说的是:“加油哦,有很大进步。”咨询师缺乏装下这些问题的“肚量”,只好用这样正能量的话把对方的痛苦“怼回去”,咨询师的"鼓励"浮于表面,来访者的压抑在咨询室里无从表达,在心里越积越多,最后危险的爆发了。
咨询中,一些处于心理困境的来访者没办法坚决表达自己对咨询技术的不适应,也无法对咨询师表示明确拒绝,只能被动地接受咨询师的评价,这样的咨询实际是用自大的建议和“积极”的态度把来访者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咨访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
来访者不需要“传道”导师
粟超说,想获得美好爱情,来访者应该重视“长相吸引力规则”。他认为要娃娃脸和成熟脸相结合,他还总结出了公式:一个人的“综合吸引力=长相吸引力×伴侣接纳自己的可能性”。
葛菲不想上班的心理,被粟超解读为“自恋”。葛菲的工作单位四周是城墙,由于父亲的影响,她认为那里是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恐惧上班,每次走近单位都会干呕。粟超说,期待环境变成符合自己期待的最美好的状态,这是自恋。
澎湃新闻,公众号:澎湃人物走进心理咨询室后:一个女生的最后六年
复元伙伴:
我很在意文中的一些细节,首先是粟超除了是心理咨询师,还在网课上讲授“女性吸引力法则”,您对这个行为有什么看法?
隗知:
心理咨询师可能同时兼具很多身份,比如作为老师在课堂给人上课,讲“父母成长课程”“亲密关系课程”等等,这些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在咨询室里,心理咨询师只有唯一的身份。
心理咨询师绝不是老师,不需要跟来访者讲授知识、技巧,除非来访者自己提出这个需求,我们称之为心理教育。
而且即使有这个需求,也仅限于普及的工作。科普之后,咨询师与来访者更主要探讨的是,来访者这样的需求背后的驱动力。
这个案例里咨询师没有耐心等待来访者表达自己的需求,他把自己放在了主导地位,甚至输出了自己的价值观,比如来访者需要亲密关系的肢体接触以解决自己情绪上的孤独之类,来访者自身深处的需求,真实的态度有没有被关注、尊重呢?从咨询过程的互动中看,可能是很不够的。
这么多次输出这种“法则”,实际是咨询师用自己的需求,占用了来访者的时间,压制了来访者的课题。
复元伙伴:
第二个细节是,心理咨询师对葛菲的行为、想法有一些“解读”,在我看来是不恰当的,您怎么看?在咨询过程中,什么样的“解读”是合适的?
隗知:
心理咨询的基本技术分为支持性的和表达性的,所有的流派、技巧都在此之上,很多咨询师急于选择时髦的流派、光鲜的技巧,对基本技术是不够熟悉的。
人本主义态度是现代咨询师应有的基本素养。一个心理咨询师像一个评论员,在没有共情来访者人生经历的状态下就评判来访者本身“自恋”,可咨询师自己能不能经得住这样的审视?
咨询师的"解读"要建立平等和互信的咨访关系的基础上,这种"holding"的状态往往要四五次咨询才能初步建立,解读要以来访者为主体,在来访者有意的时候进行,并与来访者共同讨论,才能对咨询起到良性作用。
面对力量很弱的来访者,一个咨询师首先要在支持中给来访者赋能。尤其对于有重大创伤的来访者,更要在来访者感受到坐在咨询室的安全感之前慎用“解释”“质问”等技术。
咨询师不是心理医生,草率的给来访者分类下定义无助于咨访关系的建立。来访者需要的是人性的“理解”,而不是理性的“解释”。
咨询师的主动“解读”往往意味着咨访关系上的不平等,一旦咨询师在用心理学概念“解剖”来访者心理的时候,他就已经放弃“理解”来访者人生了。
咨询师是来访者的陪伴者,不要凌驾于来访者之上,这样很容易忽视来访者的心理变化,甚至像本次报道中,来访者及家属不断地发出危险信号,而咨询师视而不见,酿成悲剧。
结语
最后还是想提醒朋友们,没有一个医生可以包治百病,也没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可以解决所有来访者的精神困境。
在长达六年的咨询过程中,葛菲早已质疑过两位心理咨询师,但母亲杨敏完全没有察觉,直到与记者梳理过去的聊天记录,杨敏才发现了一切。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不要被对方的头衔、光环、经验和别人的称赞蒙蔽了双眼,无论何时,只要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产生了不舒服的感觉,都应该保持警惕。如果这种疑惑、担忧、不被接纳的感觉在表达后仍然迟迟没有被关注,没有去解决,那么请相信自己的感受,是时候离开这位咨询师了。
本文专业支持
隗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战略学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