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偃师文旅公众号连续刊载有关山化的古迹文章,与以前的我游记重叠极多,但比我叙述要丰富、真实许多,明显感觉人家是下了大功夫,仔细算来,与我的游记正好相隔十年,顿时激起了我的极大兴趣。作者|高宏斌周末,晴微风稍寒
重邀老弟儿们 ,开启了重游古龙泉寺之旅
古龙泉寺位于山化寺沟村,距离县城也就11公里左右。十年前,我骑车独行,十年后,我们驱车群游,感觉尤为明显的便是道路更加平坦、宽阔、洁净。这次下了点功夫,事先查阅到寺沟村内的古龙泉寺叫做“龙泉后寺”或“后寺”,位于寺沟温泉池畔(俗名大池,据说在修建了小浪底水库后温泉水彻底消失了), 临水,坐北向南。《偃师县志》记载,系明太祖洪武年间(公元1380年左右)由释元长老创建,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僧本成重修。现有一块清康熙癸末年的“古龙泉寺”石额,镶嵌在临大池一排房屋的东山墙上,证明在清朝也作过修葺。“寺沟”村名,也由此而来。
一入二道山门,便传来了木鱼儿和低沉、温和的诵经之声,循声而至,乃是一众信徒居士在室内诵经,抑扬顿挫,袅袅不绝,然终是抑制住自己的好奇之心,没有进门打扰。
上网搜索方知,龙泉寺共有两处菩提道场,分为龙泉前寺和龙泉后寺。龙泉前寺俗称前寺,位于寺沟村口。据有关资料记载,前寺始建年月不详,其单体建筑数量众多。由于前寺规模和名气都很大,故而当地居民把寺院以东统称为前寺沟。如今,由于人为及自然灾害,除4孔窑洞尚存外,前寺其他建筑已毁灭殆尽(探索未果)。寺内现存明代重修龙泉寺碑,该碑通高约3米,基座已不知去向。碑额雕刻有祥云图案,正中竖题“重修龙泉寺”字样。碑身残为两截,碑文系行楷字体,很多字迹已模糊不清,依稀可辨寺院的渊源、修建、重修情况。距此不远处有一通刻立于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的重修山门碑,首身一体,圆首,额题“流芳百代”,碑身正中竖刻“重修山门碑”字样。 此外,寺内还有康熙年间古龙泉寺石刻,以及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刻立的修缮龙泉寺碑。由此可以想见,龙泉古寺当初名气不小,影响深远,规模较大,建筑也甚可观。世事沧桑,十年了,后院的老屋已坍塌不见,变成了绿油油的菜田,供奉着寺内的居士信徒。民国时期,龙泉寺或改建或拆除,至20世纪50年代,古寺旧貌几近全无,仅存藏经阁。最近十几年,来自东北的刘居士合众居士之力建起了天王殿和大殿。如今的龙泉寺规模虽不如古龙泉寺,但寺内僧人依然晨昏礼佛诵经,焚香拜佛,严守戒律,广交善缘,逐渐恢复这座古寺固有的佛家底蕴。关于龙泉寺,还有一个传说:据传,龙泉寺东侧有眼山泉,昔日曾有九龙在此作恶,后被文殊菩萨施法压在山下,故得此名。寺门西侧,有一条蜿蜒荒凉的小道,远远的看见还有不少废弃的宅院,徐步而上,站在最高处远望,一片繁荣喧嚣,与眼前这荒芜的住宅相比,不免让人观今伤古。玉帝阁始建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重修,原为北宋行宫会圣宫的一部分,后成为供游息眺望远处景色的人文景观,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玉帝阁外部通体朱红,当地百姓都称它为“红庙”。通往红庙台阶一侧的鄩溪人家。鄩溪人家简介:(郭氏老宅) “鄩溪人家”代表的是居住在以古下鄂区域内的老居民住宅区。“鄩溪人家”系郭氏先辈留下的原始窑洞,最长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几经修饰和改造,现存砖土窑是在老土窑的基础上加固而成。现有的砖土窑,始建于八十年代初,距今也有近四十年的历史西边空闲的院子里面的土窑,始建于辛亥革命前期,听老年人讲,距今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甚至于更长,瓦房子已有七十年的历史。“鄩溪人家”郭氏老宅,坐落在周。邑城,座落在鄩水与洛水构成的大弯偏东地域内,是周大夫𬩽肸之采邑。上鄩在罗庄, 以鄩肸之子罗而得名,下鄩在孙湾即湾(现在的寺沟/忠义/ 台沟等区域)。南北夹岸,实为一地。今上鄩隶属巩县,下𬩽隶属偃师。从上述“南北夹岸实为一地”来看,可知𬩽之地域在巩县西部和偃师东部范围之内,在周代也算是个较大的县域。当时,诸侯国很多。如缑氏县现属偃师县的一个镇,就有滑国、刘国等。在一些史志的记载中有"𬩽中”、"北鄩"、"下鄩”、‘南鄩"、"上"实指为今偃师寺沟和巩县罗庄两地区。古今地域区划不断变更为了说明溪的方位往往以巩、 偃、缑(氏)三个县邑城的方向、距离去说明其位置。“鄂溪”之名,来源自周大夫𬩽肸(xi音溪)之名字,人名、水名的同一可谓永垂不朽的口碑。起名"鄩溪人家"意在记忆历史追忆历史,留住现有的建筑,更要提醒人们保护好已有的古建筑之意。老建筑/老遗迹就是活化的历史见证。 玉帝阁为两层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0.2米、进深一间5.45米、走廊2.35米。底层高3米,二层为木制楼板。
玉帝阁屋面为歇山顶,灰色小瓦覆顶,硬山式。也有说法称,玉帝阁使用筒瓦覆顶,房脊上装饰有精美的砖雕荷花、荷叶图案。外观装饰:有方木柱八根,莲花复盆柱础,房檐高4.7米。底层正面做出装饰性屋檐及六组砖雕五踩斗拱(其中四组保存完好,两组有破损),南边正中有一拱形门。南边正中也开一门,门框上部两侧雕龙形饰,门上方有一青石质明代石匾,上书楷体“玉帝阁”三字。阁内部有木制楼梯通往上层,上层墙壁四周均彩绘有明代人物肖像画,神态饱满,颜色鲜明(但部分有脱落)。室内四面墙壁绘有道教人物壁画,面部神态饱满,颜色鲜明,栩栩如生,线条流畅,服饰华丽。阁内顶部檩、梁结构复杂,四角斜梁上皆彩绘。梁下有一高约3米的木制屏风帘支撑,帘之正中一木制匾额,上书“天心金关”四字,系大清康熙年间修建。在玉帝阁东200米的田野里,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号称“中州第一碑”的会圣宫碑。该碑通高9.2米,立于宋景祐元年(1034年),是为了纪念北宋皇陵行宫会圣宫的落成而立。
由于会圣宫碑已成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大门紧闭,我们不得入内,只能在外一番探测,好在回来后找到了十年前的照片,再次一睹芳容。下山途中,发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就是通往红庙的这条台阶上的门楼有“二不照”,一是门楼整体方向与台阶不照;二是门楼台阁与门楼主体不照,或许这就是这次重游的最大发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