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文旅故事|中原第一制鼓村马屯
文摘
2024-12-17 16:38
河南
✨
中原第一制鼓村马屯
在缑氏白云岭东四公里许的地方,有一个回民聚居村,就是远近闻名的中原第一制鼓村——马屯村。这里制作的大鼓,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央视春晚等重要场合多次亮相。如今珍藏在湖南省衡阳市直径3. 84米,高1.89米的“天下第一大鼓”,就是从这里产出的,其各类大小不一的鼓也曾远销日本、朝鲜、韩国、法国、俄罗斯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马屯村位于偃师区缑氏镇与巩义的交界处,是豫西地区最大的回族聚居村。她东邻巩义市鲁庄镇,西连缑氏镇柏谷坞村,南接巩义鲁庄镇桑家沟村,北邻缑氏镇姚洼村。滑城河、偃登公路穿村而过。马屯村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共有10个居民组,滑城河东三个,河西七个,全村3000多口人,总耕地面积近2000亩。相传唐朝时,波斯人阿拉伯来洛阳经商,部分商人聚居在缑氏县一带。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元朝形成了回族,来偃师经商的马姓回族人,初居姚洼村,后因人口逐渐增多及躲避战乱,迁至滑城河东西两岸,凿洞而居,这就是初期的马屯村。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中原连年战乱,人烟稀少。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移来的鲁庄姚姓姚永旗和马屯马姓马小合在红土沟种地,休息时间经常坐在一起闲谈,成力至交,二人商定要做一门亲戚。此时两家夫人都有身孕,二人指腹为媒,若都生男孩结为异姓兄弟,若都生女孩,可成异姓姐妹,若生一男一女可结为儿女亲家,以交换麻钱为凭。结果鲁庄姚姓生一男,马屯马姓生一女,两家就成为亲戚。因此红土沟遂改名为麻钱沟。时值朝代更替的战乱时期,鲁庄姚永旗之子姚文业就和马小合之女居住娘家马屯,从此姚姓就在马屯定居立祖繁衍。有碑为记:一不忘鲁庄祖亲万载,二不忘马屯养育之恩。这就是马屯姚姓的祖先。马屯村随着姚姓的定居人口大增,以后又有李姓、杨姓、张姓、王姓等多姓氏或结亲或迁徙来此定居,这样就形成一个多姓氏繁荣聚居的马屯村。马屯村现有马姓300户,姚姓230户,其他杂姓180户。马屯村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浓郁的民族风情。譬如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结婚、订婚时男方给女方送聘礼。结婚时新娘与新郎及女方家长都在场,请阿訇念伊扎布,意为三人作证即为合法婚姻,念后宴席开始。结婚当天男方给女方送些米、肉,叫辞娘米、隔娘肉。过去是送一条牛腿,含义是有来有还,接着是三天夫妻双双回门,此后就开始了正常生活。谁家若有人生病,就有很多人掂礼探望(探望多者达一二百户)。若病人病亡,先由阿訇带领念经人去探望遗体。遗体不能超过三天必须埋葬,这叫入土为安。下葬前用清水洗,白布包。墓坑为子午向——正南正北。打墓人都是村民组年轻人自发组织帮忙,不计任何报酬。在埋葬前全村人送汤、馍礼,远一点的送馍送面,近一点的就送汤送饭。总之,在这三天之内主家是不动烟火的。到下葬那一天全村青壮年(老年人也去)都去参加送殡,每人最少拿五元钱给转经,这些钱叫助丧礼。收入的钱除少数主家用外,其他多数都几乎散给穷苦人。马屯自古有宰杀牛羊的传统,皮革产业也兴起很早,制作大鼓是保留下来最为完善的技艺。2009年,马屯村被评为洛阳市十大文化产业示范村。制鼓工艺十分复杂,经过剪鼓皮、刷胶、磨鼓、刷漆等二十多道工序。虽然现在己经有相关的机械能够替代部分人工劳动,但直到今天,大部分马屯人,依然坚持手工制作大鼓。他们相信,只有手工做出的鼓,才有“人味”,才能传递劳动人民的质朴情感。年过花甲的姚顺通祖辈都生活在马屯村,家里四代人都从事与制鼓相关的职业。姚顺通的爷爷和父亲主要靠制作鼓皮为生,到了他这一代,不满足于传统与现状,开始尝试制作大鼓。靠着邻里的帮助和自身的不懈努力,他很快就掌握了制鼓的技巧,在他手下,堂鼓、大堂鼓、小堂鼓、排鼓、大排鼓、小排鼓、军鼓、水鼓、河洛鼓、书鼓样样都会做,成为远近闻名的制鼓能手。在上个世纪80年代那个信息较为闭塞的时代,光有手艺并不足以发家致富,最重要的,是如何打通销售渠道。马屯村村民姚克涛抱着试试的想法在淘宝上开了个店铺,上传了几张图片,后来感觉效果不错,慢慢发展的越来越多。和姚家一样,马屯村的很多村民相继都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过上了小康生活。2018年,马屯淘宝村正式挂牌,2019年,马屯生产的大鼓线上销售额达到1.5亿元左右,2020年达到2亿元。当夜幕降临时,马屯村民族大鼓队在家门口敲起了大鼓。这两年,看着自己越来越鼓的钱包,马屯人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亲手敲响自己精心制作的大鼓。该村村民激动地说:“大鼓队也不纯是为了比赛,更是为了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通过它敲出村民们的幸福心声”。传统与现代,在这个有着百年制鼓历史的村庄中碰撞出了新的火花。在这越敲越响的鼓声中,听到不仅是延续百年的匠人精神,还有人民物质精神双丰收的美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