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师文旅故事|王弼墓与王弼故事

文摘   2024-11-22 18:09   河南  


  传承华夏文明 讲好偃师故事  
  《偃师文旅故事》  

王弼墓与王弼故事  

正始十年(249年)秋,年仅24岁的王弼死于时疫。王弼墓位于洛阳市偃师区山化镇东屯村。2020年山化镇东屯村委会对王弼墓进行重新修缮,并在墓园周边建立了文化广场,方便人们祭拜和瞻仰。

王弼(226年249年),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省焦作市)人,其继祖父王粲,是“建安七子”之一,文学成就很高,深受曹操等权贵器重,被推荐为侍郎等职。王弼从小受其家庭教养,雅好读书,学识渊博,少年即享高名,爵封偃师伯,这是历史上第一个以偃师为封地的爵位。王弼与何晏等人同开玄学清谈之风,世称“正始(曹魏齐王曹芳年号)之音”。他是三国曹魏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哲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为《道德经》与《周易》撰写注解。

王弼出生在世代书香之家,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纪未上20岁时,对哲学问题已有了相当深度的研究。对已成为时尚的玄学思想,也作过深刻的思考。所以,年轻的王弼在当时已小有名气。有一天,王弼去拜访他的父辈裴徽。裴徽当时虽然只是个吏部郎,但在思想界却享有盛名。裴徽一见王弼,就很惊异,竟至马上把当时哲学领域的尖端问题向王弼提出来,他说。“夫无者,诚万物之所资。圣人莫肯致言,而老予申之无己,何邪?”(《世说新语·文学》)这是关于有与无、儒与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看来,当时立学对贵无的理论已经确立,但对其中纷然杂陈的现象,它们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用学术界尚未解决的问题去问年轻的王弼,足见裴徽对王弼的看重了。

王弼则根据自己的研究和体会,明确而又简洁地回答说:“圣人体无,无又不可以为训,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于有,恒训其所不足。”(《世说新语·文学》)圣人指孔子。玄学家既尊孔,又崇老,可见当时儒道合流的事实。王弼的回答,就照顾到了当时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的价值观念,妥善地摆正了孔子与老子的地位,把儒道融为一体。他认为,无与有、本体与现象,结成了一对反复循环的关系。“无”不可以直接训说,必须通过“有”来阐明。孔子由于对“无”有了深刻的体验,尽管从不说“无”而只谈“有”,但处处都揭示了那隐蔽着的宇宙本体——无。而老子对“无”直接训说,却只停留在“有”的现象领域,而不能上升到高层次的体“无”的境界。这就把前辈学者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建立起以无为本,现象与本体相结合的哲学体系。从王弼胸有成竹的回答来看,他己对老子作了深入的研究。其实,此时,年轻的他曾对《老子》作了注。

这件事很快就在学术界传开了。不久,倡导玄学的首领、任吏部尚书的何晏,本来早已提出“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却未能解决现象与本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他本打算自己亲自注释完《老子》-书。一听到王弼为《老子》作注这消息,就迫不及待地亲自去见王弼。年轻的王弼面对有名的何晏,毫无忌讳地将自己注《老子》的主要思想讲给何晏听。这一讲,本是学术探讨、晚辈向长者讨教的意思,岂知王弼用那善辩的口才,滔滔不绝地讲出许多精辟的见解,这些问题又恰恰是何晏赶不上的地方。此时倒像是王弼在向何晏讲学了,把何晏听得哑口无言,无法辩驳,只能“诺诺”称是,更不能拿架子以长者的身份阐说自己的观点。

何晏回去后,不再作《老子》注,而把自己的思想写成了论文《道德论》。

《太平广记》载,三国归晋盾,20多岁的才子陆机从原来吴国的都城建康(今南京)去西晋的京城洛阳。千里迢迢,迤逦来到洛阳偃师城东。遥望偃师城尚远,但天色已经很黑了。陆机看见路边一片灯火,于是前去投宿。他看见一位少年,相貌俊秀,身边放着一本《周易》,正在玩投壶的游戏。魏晋时代玄谈风气极盛,看见《周易》,两人便热烈交谈起来,有相见恨晚之感。少年见解深邃旷远,“妙玄微得”,陆机自叹弗如,无言以对。

次日一大早,陆机便告辞向偃师进发,进入城中,投宿一家客栈。问旅店的老妇人,昨晚我在城东所宿何处?谁知老妇人竟对他说:偃师城东并没有村落,只有一座偃师伯王弼的孤冢。

陆机闻言大惊,赶紧返回原地查看,果然如老妇所言,但见王弼墓上大树蔽日。这才恍然大悟,昨夜遇到的“少年”是王弼的鬼魂。早逝的王弼化身“少年”与陆机相见,谈玄说道,上演了一幕青年才子惺惺相惜的传世佳话。

此后,陆机学问大进。

作者:王允飞



编辑|王   萍
审核|段松水
监制|任丽娟

偃师文旅
偃师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方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