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简称《规程》)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标准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年检的检验标准。
《规程》不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也将适用插电式混合动力(包含增程式)汽车,预计会对全国2472万辆新能源车车主产生影响。
根据现行的汽车年检标准《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对包含新能源汽车在内的载客汽车年检,主要检验内容包含了车辆外观、安全装置、底盘和制动等部分。
对于传统燃油车,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是否能够安全上路行驶;
但对于新能源车辆,影响车辆安全核心的三电系统并未得到有效排查。
新增的检验项目如下图:
图源:《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
按照新《规程》要求,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将成为必检项目。
对于营运新能源汽车而言,充电和放电时动力电池的温度和电压都将成为检测项目。
在以往新能源汽车事故中,“热失控”往往是车辆自燃的主要原因。
其中,充电期间的动力电池“热失控”尤为频发。
这是由于车辆电池管理系统(BMS)不够精准,导致车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过充”,进而可能引发车辆电池发生热失控而导致。
在《规程》中,对于搭载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的车型,明确要求充电最高温度分别不超过65℃和60℃。
该温度限值符合动力电池工作温度合理区间,也远低于电池系统“热失控”的临界温度。
此外,在《规程》中,还将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温度、电机控制器温度和DC/DC变换器温度列为可选检验项目。
这对于车主了解车辆健康状况,引导车检企业储备相关检验设备,降低车辆自燃风险有重要意义。
二、检测成本可能增加:
新规增加了新能源车的检测项目,可能会增加车主相关检测和维护成本及时间成本。
三、推动新能源汽车保价合理化:
许多新能源汽车车主反映,新能源车保费不仅高于传统燃油车,甚至在没有出险的情况下也出现大幅上涨。
许多保险行业内人士认为,新能源汽车年检对三电系统的故障排查不到位,可能导致新能源车赔付率上升。
此外,风险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也是保险价格不够合理的重要原因。
在《规程》实施后,对于海量车型和不同使用场景的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都将进行完善的检测和故障数据收集。
写到最后
《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的实施,为新能源汽车年检带来新标准。
新规强化了对动力电池和电气系统的检测,旨在提升车辆安全性,预防电池热失控等事故。
这将有助于降低风险,推动保险费用合理化,为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