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自由一些底层逻辑思考
1、自由分三个层次: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心灵自由
3、想达到财务自由的关键一定不是拼命搞钱。搞钱的时候如果带着底层的恐惧感和匮乏感,整个人状态很紧绷,越挣越绝望,很容易出现很多错误操作,还会把当下的生活挤压的没有任何快乐的空间。
4、财务自由也不是坐在原地自我催眠——“我是丰盛无限的”就足够了。用吸引力法则来搞钱,本质不还是匮乏和恐惧吗?如果真的相信内在是丰盛无限的,还要用匮乏来吸引吗?别糊弄自己,不要用身心灵来追求财富“显化”,那样既没有诚实面对金钱恐惧,也浪费了内在修行的精力。
5、靠谱的方式是先去面对自己的金钱恐惧,先搞清楚自己的生活到底需要多少钱。如果你问一些人需要多少钱才能财富自由,大部分人都会给一个高的吓人的数字(比如说一个亿)。这是因为很多人对数字根本没有概念,都只是用恐惧和欲望在说话……
6、试着去记账。记账当然可能带着恐惧去记,但不记账的话,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多少钱,就永远无法真正面对金钱恐惧。可以先看看自己过去一年的花销,然后给出三个数字档位:
基础安全——衣食住行
舒适满足——加上旅游购物文化生活
奢侈生活——不要脸的满足欲望需要多少钱
看看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算一算你有多少钱是用来真正提升和完善自己的。
7、理清一个底层信念:【财务自由并不是人生终极幸福的模样】。对大部分人来说都不是的。挣了足够多的钱可以退休,但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还是想参与到社会中来的大有人在。
有了这种信念,人生就会在痛苦里反复循环,当一个人认为钱能解决一切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问题,也就没有改变自己的动力,也不可能为自己创造任何幸福。
9、钱不能解决一切,但一定程度上的财务自由可以给心灵和生活都制造喘息的空间,所以还是要谈论钱。但是得靠谱的谈论钱。不是吸引力法则的自我催眠,也不是成功学大师的拼命搞钱,而是一条中间道路。什么叫中间道路?就是【摆正钱在生命中的位置】。
除了钱,我们还需要好的人际关系,一定程度的文化精神享受,和持续的自我成长。其实这背后就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基础需求都是缺失性的需求基于对生存的恐惧,越往上越是成长性的需求。
11、更多的钱没有办法直接把你变成更好的人,更多的钱只能放大你原有的一面。可以仔细品一品。
12、所以不要去将“财务自由“和“攒钱退休“当成一个终点来追求。除了死亡,人生任何时候都不是终点。任何外在条件和目标的达到都不会带来绝对的幸福。先理解幸福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哪些是需要钱来实现的,就明白了眼前可以去努力和优化的方向!!!
13、对于一些已经在拼命搞钱的状态里挣扎了相当久的朋友,底层逻辑是恐惧未来——其实基础安全的生活并不需要那么多钱。
财务自由不是终点,如今的时代变化很快,人类都会更长寿,退休年龄可能大幅退后,三四十年后可能人跟社会的整套价值交换体系都会发生变化,你不可能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上,把这辈子的现金流都预测出来。(也可能在拼命赚钱的路上过劳死,彻底自由解脱)
这种创造其实本质上又只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破除旧习惯和旧信念,一个是建立新习惯和新信念。纵向上可以再分为消费、收入和储蓄三个方向,用立体象限的方式来全方位盘自己跟钱的关系。这就得需要设计专门的沙盘游戏来帮大家练习了。不过基本思路是这样的——
15、从消费、储蓄和收入三个维度看,有哪些旧习惯和旧信念,是增加我的金钱恐惧的?自己去记录评估:
收入结构过于单一,不敢自由职业,习惯了稳定工作?
等等等……
16、那建立新习惯和新信念,就是从自己【当下】的生活出发,从消费、储蓄和收入三个维度去改善自己和钱的关系。当然很可能走到这一步,有些人最合理的操作依然是开启副业,想办法去搞钱,但心态不一样了——不是带着匮乏和恐惧去想“钱越多越好”
而是带着【打开人生可能性】的心态去尝试。比如说副业能够锻炼自己不敢社交的一面,能够倒逼自己额外发展一些职业技能,能够增加收入结构的多样性等等。但这些也绝对不是金科玉律和一定要实现的目标,只是当下生活里各方面看起来很合理的一种尝试而已。
我的喜马拉雅
伟大的古圣先贤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宇宙真相,即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创造这个世界的源泉就是我们这颗心。
伟大的古圣先贤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宇宙真相,即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创造这个世界的源泉就是我们这颗心。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你在寻找的东西
也一直在找寻你
星尘同学
感恩与祝福
种植生活|疗愈静心|唤醒灵魂
释放我的灵魂
你在寻找的东西
也一直在找寻你
星尘同学
感恩与祝福
种植生活|疗愈静心|唤醒灵魂
释放我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