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本来就不是一个完美之地,
当初被设计出来,
就是要“完美”无法立足。
正因为不完美,
才成就了我们生而为人的独特,
才有了这丰富的人间百态。
不完美,是另一种美!
别总说命运掌握在上天手里,
其实一出生,
上天就把一半的命运交给了我们。
还有一半让宿命来安排……
生命的旅程其实很有意思,
如果一生都是被宿命所裹挟,
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人生故事如何展开。
人的一生中,从婴儿到青少年时期都是宿命的安排,所有的一切你都在照着剧本演绎,别无选择。遗传基因、家族业力、原生家庭在后天的强化,社会文化的渲染……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塑造一个既定的,初始版本的你。所以幼年时期到青少年时期就是宿命的安排,你几乎无法改变,也没的选择,一切都是剧本,毫无偏差。所以,该认命的地方要学会认命,否则你将用一生去治愈自己的童年,或是卡在受害者模式里,无尽的自我折磨。不是你的命苦,这就是人生游戏的开场设置,这就是你的出场方式。宿命只是让你知道,你要以什么样的身份角色出场。同时,上天也赋予了你最珍贵的礼物——自由意志。自由意志不是决定自己遭遇什么,而是你选择记住什么,如何去解读这些遭遇。而自由意志发挥作用,是在你进去成年阶段,真正独立以后。然而,这个时期你依旧会被过去习性牵引,你的思维、行为模式,决定了你会做出一些必然的选择。因为那时的你,只能那么选择,因为心智的不成熟。这个时期,你还不是一个好的演员,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最初被塑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灵魂投生前计划的,灵魂自身携带的累世的一切,都会在这一世展现的淋漓尽致。(所谓的业)这就是人的劣根和宿命,还有业力和习性,就是这么顽强,顽强到难以摧毁!它对每个人的影响,就是价值观不一样,这也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也没有一种人生模式适合所有人。你来到这个世界,就是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生而为人
我们为什么要来到人世间历练?因为灵魂需要进化,所以灵魂的日子从来没有好过的。我们早已把灵魂遗忘,忘了它要通过你在人世间的体验而进化。这种体验,可以说总是要放下所长而专攻其所短,你说那日子能不苦不累吗?但话说回来,每天精益求精地只在自己擅长的方向上当着上师,又怎么可能达成无漏的智慧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个世界困难重重的原因。可以说越高维,人们越彼此真心关照、互助,灾难显化的越小,甚至小到可以忽略。而低维低频率的意识世界,小灾祸会被放大,人人自危,各个利己,让事情越发的不可收拾,每个经历者都会感受到极大的冲击。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剩的也会失去。这里的有余和贫瘠不是指物质和金钱,而是精神财富。世间所有的苦,都源于我们不停追逐那些灵魂带不走的东西。还记得上次讲的那个故事吗?有多少人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深意。中年是人生最关键的一个时期,在这个迷途知返的年纪,自由意识体现在主观能动性上,好恶的关注上。还有利他、利己、共赢的选择上,还有把生命放在对外的追逐,还是对内的探索上。而宿命的牵引从来没有停止过,它会把你带入相匹配的实相维度中,你的意识维度决定了你的体验,不同意识维度中的伴侣与子女,其品性是完全不同的,虽然皮囊姓名都是一样的。(很多人接受不了一个真相,就是,所有的人事物都是自心映射。用量子力学解释:被观察者以观察者的角度发生改变)在进入中年后,情感和事业的一次次的人际考验,会让你看清自己的短板所在。当然,你是把挫折归咎给命运或他人,还是自己明心见性做出修正,这还是个人自由意志的选择。很多人感受到自己的短板时会感到不适,要不尽量规避,不去触碰。要么督促他人作出调整来成全自己,好让自己感觉不到自己的不足。谁要是送出助缘,显化出了自己的人生功课,就跟谁闹脾气,甚至打离婚。中年后的十五年左右,是一生中最艰辛的时光,如果内在成长没有跟上。人生大事基本都被安排在这期间密集的展开。就像秋分时节,一生中落下的课业纷纷成熟显现了出来,人生规划中的重要任务也都到了展现的时机。自由意识在这十五年左右,主要负责面对和修改自己的成见、认知、放下高傲自大的心。静下来开始修正认知中的偏执,才能有效的让自我达成真实的融通,谅解伤害过我的,也知道曾经我尚未理解的。中年的宿命,负责把各种现世报轮番送到你的眼前,可谓应接不暇。这是人生期中考试的时候,在过去错过的,误解的扭曲的各种功课,在这时会放大了给你看。迫使你再次面对、尝试、达成、悔悟、反思、总结,会交替进行。我知道的和我能做到的,我想的和我能做的,我明白的和我所是的。这些差异都一次次的摆放出来,让你看清自己当下的斤两和能力。一个真正健康的人是身心平衡,内在完整的,他不会惧怕那些所谓的“阴影面”曝光于人前,他知道没有漆黑的暗夜,就不可能看见耀眼的繁星。而我等凡夫,最惧怕的就是接受和面对自己所谓的“阴影面”只求看上去很美。于是痛苦的挣扎,抑郁与狂躁,防卫与攻击……缠缚身心,许多人都在受苦,却无出期,无出路。活好了——通透,活不好——一地鸡毛。
而且对在日后进入中阴身,进行灵魂答辩时的主要认知素材,都来自于中年之后的自我修炼。(这是人生的期末考试)人生的后半场,年过半百中年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中,经常会送别很多亲朋,甚至同龄人。虽然人生刚过半场,但亲朋的离世,已然开始提醒自己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无常的牵绊。昨日嬉笑的声音,和今天黄土下的寂静太过反差,总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一次一次的离别侵袭,红了眼眶,酸了鼻子,湿了面颊。即便如此,也极少有人深入反思,这一生到底为何而来?都说活着就是存在的意义,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自然的往返,谁又真的能阻拦呢?日升月落,生日的蜡烛吹了又立,生我的老了,我生的大了,朝九晚五的为了钞票还在奔波着,自己曾经真正想做的,却都没来得及做。退休前的自由意识与宿命,主要展现在对已经成年儿女的沟通方式上,爱自己的孩子是肯定的,但这爱是助益了他们的成长,还是扭曲束缚了他们的天性呢?自己一生的“经验”由爱的名义传递给下一代时,是否会扪心自问:以长辈自居的自己,可是真的已经活明白了吗?有多少传承是智慧的领悟?又有多少是家族业力的拐带呢?宿命中的主题在这十几年中是儿女,而自由意志体现在:自己到底用什么方式去爱着他们?有多少儿女被父母爱成了仇人?或无奈的熄灭了自己的灵光,也成了世俗的傀儡,生蛋的母鸡!真正的爱是无条件的允许,不期待,不依赖。当你端着伸向对方的“爱”碗时,请看看清楚,那里盛放的是不是爱。用对方需要的方式去爱他,需要有智慧的觉知力和足够的洞察力,爱需要智慧。有智慧的去爱一个人,远比用“爱”这个词绑架一个生命要来的可爱。利己之爱,利他之爱,是这个年龄的人生主题,和要去感悟的核心功课。这个功课如果在更早的时期完成,会少受很多无妄之苦,但苦也有苦的道理,那些没完成的都是红尘里需要实修的素材。退休后的十几年,就是用来最大化的彰显自由意志的时刻,这时的宿命束缚是最小的时候,除非一心想要掺合到晚辈的人生中,当家做主,为来世造业。请珍惜自己的时光,趁身体还健康,把一生中的不平、不甘、如果都梳理一遍,找到自己的灵魂,直面灵魂,直面自我,融通生命,豁达心性。上了岁数后,八字真言就是:
不闻不问,装聋作哑 !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其单次的长度,而在于达成的深度和广度。不在于你经历了多少,而在于你领悟了多少。不在于你在哪里拍过照片,而在于你胸怀里能装下多大的天地。不在于你生养了几个儿女,而在于你引渡了几个觉悟的人。中国人是很忌讳谈论生死,搞得很多人死后觉得很冤很迷惑,留下了太多的不平、不甘与如果。使得自己无法脱离业的纠缠、习气的束缚,妄自多受了很多轮回之苦。灵魂来当人,就是为了参与经历。别让自己被困在俗事繁忙里,或是总窝在家里与手机为伴。去闯荡、去历练、去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成熟 ,更富有故事性,这样的一生才没白忙活。也别把自己关在山里庙里求永生极乐,这个世界没有所谓的苦,只有没活明白的人。你所拜求的泥胎铜像本就是你自己,你本就是神佛上帝,你就来自天国,源自圣灵,从未真的分开过。灵修不是为了升天国得永生,断轮回离八苦,求来生富贵名利。这不是灵魂来到这个娑婆世界的目的!留在上面不好吗,为何还要下凡呢?不就是为了历练吗。豁达融通,有弹性的看待世界万物,安然、智慧的活出生命的热忱。人生犹如白驹过隙,期间你可以有万种理由去不快乐,去与人交恶。但也可以全然的生活在觉悟的喜悦中,充满了爱与感恩的度过人生。人总觉得苦是常态,难是日常,其实细品这些苦难与欢乐的本质时,你可以发现,期间无不是隐藏着自我利益的得失心而已。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放不下苦。苦苦:就是我们生活中感受到的痛苦,这其中有生理上引起的出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由社会环境引起的爱别离苦,相爱的人不能厮守在一起,有求不得苦,所求不能如愿。有怨憎会苦,无法宽恕曾经伤害过你的人。还有五蕴带来的身心不平衡的痛苦……坏苦:是指我们看似快乐的感受,以佛法的智慧来看,我们所谓的快乐,并非真正的快乐。其实这也是痛苦。比如我们饥饿的时候想吃,吃饱了觉得快乐,但如果继续吃下去,你还会觉得快乐吗?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长时间在水里面泡着,还会觉得快乐吗?无聊的时候看电视刷手机觉得快乐,但是没日没夜的看下去,会觉得快乐吗?由此可见,我们所谓的快乐是因为我们有了某种欲望之后,通过外境的刺激得到满足,心理上出现暂时的平衡,于是我们觉得快乐。然而,吃饭的实质并非快乐,如果吃饭的实质是快乐的话,无论吃多少都应该觉得快乐。但事实不然,当我们带着欲望吃馒头时,这一个两个感到快乐,吃到五六个时你会发现,此时已由原来的快乐转变为痛苦,吃饭是这样,世界上一切通过欲望得到了快乐莫不如此,因为这种乐受能变坏,因此称为坏苦。行苦:行,是迁移变化的意思,世间一切都是无常变化,这是宇宙人生的规律,但是人往往不识这种规律,追求永恒,希望身体永恒、婚姻永恒、事业永恒、人际关系永恒、爱情永恒,事实上没有一样永恒的东西,美好的事物往往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由于我们的认识与世界的真实相违背,因而就有了行苦。
世间一切都是短暂的陪伴,那这到底是礼物还是惩罚?
纵观古今,所有圣贤无不是从不同的角度讲同一个真相,引导人们找到自己人生的真谛。
但这不是你的宿命,也不是袖手旁观、躺平和烂摆的理由。佛陀曾说过:我从未成就过什么,众生也从来没失去过什么,可是谁会相信呢?
人生短短几十年,还不就是为了体验更多不同寻常和“奇迹”吗,然后让灵魂带着这些资粮,更自由的穿梭于不同维度时空。而且真正的不同寻常和奇迹都不是外求来的,是内求以后外缘随之而来的改变。看到好多人外求很多东西,我知道他离那个信念是越来越远了,一辈子得不到安心,多蠢。而那个多蠢也只是曾经的自己!一切众生相只是无数个自己的不同面向。
我的喜马拉雅
伟大的古圣先贤发现了一个惊天的宇宙真相,即每个人的世界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而创造这个世界的源泉就是我们这颗心。
一切从未开始,一切早已结束……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