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啥没有几个黑人?六十年前黑人在红场游行时就已有了答案

文摘   2024-12-28 08:44   山东  

在上世纪 60 年代,于美苏争霸的局势之中,这两个大国纷纷将视线聚焦于第三世界,展开对地缘政治影响力的争夺。

鉴于非洲大陆在联合国握有投票权,此种政治资本致使它们变成了美苏竭力拉拢的目标。于是,苏联规划出一项大胆的外交策略——借助教育来争取非洲国家的支持。

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觉得,文化交流不但能够加深与非洲国家的关系,而且能够在这些新独立国家的领导人和精英当中传播社会主义思想。

为达成这一目的,数千名非洲学生获邀前往苏联求学。苏联政府给这些非洲留学生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厚待遇:学费全额免除,往返机票予以报销,每个月还发放 90 卢布的生活补助。

在当时,90 卢布的补助差不多是普通苏联工人的三倍,这让非洲留学生在经济方面具备了令人羡慕的生活条件。

从 1960 年开始,苏联的高校向非洲敞开大门,特别是在莫斯科,帕特里斯·卢蒙巴人民友谊大学成为了这一教育政策的标志。不管是教室、宿舍,还是生活服务设施,苏联都为非洲留学生配备了顶级的设置。

非洲留学生原本以为,苏联会是一个包容并欢迎他们的国度。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文化冲突和社会矛盾逐渐频繁出现。

即便苏联政府为他们给予了优越的生活条件,但这一切都难以遮掩两国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在非洲,众多留学生源自具有开放、热情文化的家庭,他们习惯了热带地区的随性和自由,甚至在某些方面显得更为奔放。

可是,苏联的文化却全然不同。

苏联学生习惯了课堂上的秩序和严肃,而非洲留学生有时会显得过于放松,乃至在课堂上展现出与苏联人眼中“正统”学习态度不相符的举动。老师们对此感到困惑和不满,课堂上时常弥漫着一种无形的紧张氛围,双方的文化碰撞在这里清晰可见。

这种文化上的差别不只局限于课堂。

对于苏联民众而言,非洲学生带来的热情和奔放往往被视作过于张扬,甚至是无礼。很多黑人还十分没有素质,他们随地吐痰、乱扔烟头、嘴里时不时就会冒出来一句脏话,看到漂亮的苏联女生时,很多黑人还会用那种十分冒犯的眼神直勾勾地盯着看。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举止、言谈方式都在苏联社会中被贴上了“不合规矩”的标签。

苏联人的内敛和保守与非洲学生的外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双方之间的误解逐渐加深,许多非洲留学生因而感觉自己无法融入当地社会。

最引发社会矛盾的,要数两性关系的冲突。

苏联女性对外国男性,充满了好奇与兴趣。在苏联的街头、公园和校园中,常常能够看到非洲学生与苏联女孩并肩而行的情景。

然而这种现象引起了苏联男性的极大不满,苏联青年男子看到自己心仪的女孩被外来的黑人追求,心中的愤怒与嫉妒渐渐转化为敌视。他们觉得非洲留学生不但享受着远超本地人的待遇,还“抢走”了属于他们的爱情。在这些日益紧张的氛围当中,苏联人民和非洲留学生之间的矛盾随时可能爆发。

1963 年的冬天,莫斯科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正是在这个冬天,一起意外事件把非洲留学生与苏联社会的紧张关系推至顶点。一名来自加纳的留学生阿萨雷,被发现死在莫斯科郊区的雪地里。苏联警方的调查表明,他是在醉酒后迷失了方向,最终因体温过低而亡故。

然而,这个解释并没有平息留学生们的怒火,反倒点燃了他们的情绪。对于非洲留学生来说,阿萨雷的死不只是一起意外事故,他们将其看作苏联社会对黑人的冷漠和压迫的象征。谣言很快在留学生群体中流传开来,有人甚至怀疑阿萨雷是被苏联人谋害的,目的就是阻止黑人与苏联女性的交往。

这个怀疑引发了更为广泛的愤怒,非洲留学生们不再甘愿沉默,于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游行抗议在莫斯科爆发了。数百名非洲留学生举着写有“反对种族歧视”的标语,高喊着口号,一路从他们的宿舍走向莫斯科红场。这一幕让众多苏联人感到震惊和愤怒。

红场游行过后,苏联政府对待非洲留学生的态度发生了剧烈转变。曾经提供的优待政策被逐步撤销,许多非洲留学生被遣送回国,那些留下来的学生也再也无法享受曾经的“贵族”待遇。苏联社会对非洲留学生的敌意公开化,他们不再是受到尊重的外国友人,而是被认定是“忘恩负义的麻烦制造者”。

苏联政府为避免更多的外交风波,开始对外国的留学生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特别是针对来自非洲的学生。这场游行不但改变了苏联对待非洲留学生的政策,也在社会层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苏联人开始更加戒备外来者,尤其是非洲裔的群体。黑人在苏联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他们在公共场合遭遇更多的歧视与排斥。在街头、餐馆、商店里,黑人面临着不公正的对待,甚至有时还会受到身体上的威胁与暴力。

在这个时期,苏联的种族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尽管政府一直强调“国际主义”和“平等”,但种族隔阂已经无法再遮掩。直至苏联解体时,俄罗斯的黑人数量已经大幅削减,许多人选择回到自己的国家或者迁往其他更为开放的西方国家。

现今的俄罗斯,黑人群体依然是极少数,俄罗斯社会对黑人的态度也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好转。种族歧视仍然存在,黑人在俄罗斯的生活依旧艰难,他们不但要应对经济上的挑战,更要承受文化和社会上的排斥。

萤火虫的微光
萤火虫的光虽然微弱,但亮着便是向黑暗挑战。
 最新文章